兩個洞裡競自由,孰優孰劣?

兩個洞裡競自由,孰優孰劣?

王陽明悟道之洞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十一月,王陽明因寫摺子,得罪當時把持朝政的宦官劉瑾,結果被身殘志堅的劉瑾矯旨將他棒子揍了一頓後下大獄,十二月謫為貴州龍場驛丞。

這是一次人生的劫難。

當時的貴州龍場,“少數民族多,生態環境很好,生存環境很差”。

在貴州的三個年頭裡,王陽明遍歷種種苦難,受到無盡的折磨環境艱險,居無定所,生活無著,窮途潦倒,使陽明多次舊病復發。

官場大小官員的“過度問候”。先是在赴謫途中被劉瑾的刺客追殺;再者,貴州地方官府,也經常來龍場凌侮陽明,後被當地少數民族百姓揍了一頓。被揍的政府官員要陽明認錯謝罪,陽明不從。後被其他官員調節方罷。

王陽明居無定所,剛開始在小孤山一巖洞中讀書,其後到改善型住房——龍場境內龍岡山(又名棲霞山)的“東洞”中,改其名為“陽明小洞天”。

陽明常居於陰溼幽暗的山洞中,其艱難可想而知。也是促成他悟入聖人之道的大事因緣。

龍場悟道,使王陽明把孔孟儒學經過1500年所積累的形上智慧在明代中葉發揚光大,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事上磨鍊”、“萬物一體”的理論,構築了他博大精深的心學體系。

這一刻,王陽明是自由的、舒暢的。王先生在洞中找到了人生的快樂,在洞中找到了靈魂的自由。

自由不盡然在於外面,更在於內心!

受苦再多,王先生並沒有想離開自己的體制——後來官越做越大,成就在職場之中。王先生儘管沒有官場上的自由——王先生最後被迫做官去平叛打仗,身體不行了,此時大小官員們卻不來問候了,死在最後一戰的不久之後。

王陽明的自由之洞,入口和出口都是一回事,無法逃避現實,唯有修身養性,“心學”才會誕生。

心靈自由,在規矩多多的封建時代,也因為沒人能夠約束你。


《肖申克的救贖》男主人翁安迪,被人陷害,法官判了他兩個無期徒刑,一輩子在監獄裡服役。自此,人生沒有任何希望。對比幾百年前中國的王陽明,先生還能做個小官,有充分的人身自由,安迪真是倒黴透頂了。

許多監犯在監獄裡待久了,原先恨它,後來習慣了,竟然離不開它。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被體制化,教育上的,行政上的,思想意識上的……一開始你會反抗,會感受到憤憤不平,會嘗試著衝出去,可是慢慢地,連自己都相信,那是不可能的,你只能順從這個體制或法則,才能苟活。

絕望的人只有兩個選擇:接受現實,成為逃不掉的體制內的人,儘管它是一座牢籠。要麼,想辦法離開。

很多人渴望自由,卻不敢逃離監獄,是因為心若是牢籠,處處為牢籠。自由不盡然在於外面,更在於內心!

安迪選擇了“不自由,就打洞”,開始了越獄工作,堅持了19年,終於穿過大糞管道成功逃脫,併發了一筆財,帶上獄中黑人好友一起過上好日子。

安迪的自由之洞,入口是監獄,出口是自由世界,與中國王先生的大大不同。

安迪得到的自由,是身體和靈魂的雙自由,來之不易。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指望別人施捨的自由,多麼地不可靠。

偉大的馬克思說,未來我們的社會,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身體的、靈魂的……全部的。

兩個洞裡競自由,孰優孰劣?

監獄待久了,接受體制化,離不開了

兩個洞裡競自由,孰優孰劣?

安迪挖了十九年的越獄之洞

兩個洞裡競自由,孰優孰劣?

安迪自由了,觀眾感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