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從反潛戰開始

歡迎大家閱讀“小明翻廣州”頭條號,如果你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戰戰場遍及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當大西洋的上空還飄浮著戰爭的煙塵時,位於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的太平洋氣氛也緊張起來,早已對豐富的海洋資源覬覦已久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夢想通過軍事擴張瓜分世界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在一番密謀後,日本軍國主義終於不宣而戰,太平洋戰爭隨即拉開序幕。

不宣而戰

這場給亞洲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戰爭始於一次反潛戰。1941年12月7日(當地時間),當日軍南雲中將的飛機還在偷襲珍珠港的途中時, 美國驅逐艦"沃德"號就在靠近珍珠港入口處偵測到一艘日本袖珍潛艇,並隨即將其擊沉。但戰報卻沒能傳遞到美國海軍上將金梅爾手中。 這艘袖珍潛艇是由日本大型潛艇攜帶進入這一海域的,是用以增援航母艦載機攻擊的5艘袖珍潛艇之一,最後在戰火中化為烏有。

日軍最初有60艘潛艇,即46艘"I"級潛艇和14艘"RO"級潛 艇。"I"級潛艇是一種大型潛艇,"RO"級潛艇是中型潛艇,戰爭後期發展起來的"HA"級潛艇是一種小型潛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軍還在戰爭中使用了一些袖珍潛艇。由於日軍的魚雷比較可靠,速度快、航程遠、彈頭威力大,所以給同盟國帶來很大麻煩。但是,他們的潛艇也有缺憾,那就是潛艇直到戰爭後期還一直缺乏雷達。

太平洋戰爭——從反潛戰開始

被日本海軍稱為"特殊潛航艇"的"甲標的"袖珍潛艇

"海豚"式的海軍

由於在珍珠港事件中,美軍損失了太多的戰艦,所以,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只剩下潛艇可以參與對日戰爭。美軍正式對日宣戰後, 海軍作戰部長便堅決打破美國的慣例,下令組建一支潛艇部隊對日本實施無限制的潛艇戰。這支"海豚"式的海軍使用破舊落後的裝備,在數月中進行了鮮為人知的消耗戰,對於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最終取得勝利,美軍潛艇功不可沒。

在美國太平洋艦隊中,第一艘進行戰鬥巡航的潛艇是"鮈魚"號, 它於1941年12月11日離開珍珠港前往日本附近海域,隨後幾天,美軍潛艇"綠鱈"號和"潛水者"號也隨之出發,並於1942年1月初到達日本附近海域。在巡航過程中,"綠鱈"號擊沉了2艘日軍貨船,"潛水者"號擊沉1艘。"鮈魚"號在返航途中擊毀了1艘日軍戰艦,這也是美國潛艇擊沉的第一艘日本戰船。

由於日本聯合艦隊對美軍的推進一直按兵不動,美軍潛艇在配合艦隊活動中只做出了有限的貢獻。因此,在1944年上半年,大部分被擊沉的日艦都是單獨活動的美軍潛艇的戰績。然而,到了6月份,日軍開始反攻了。這時在北马里亞納群島海戰和菲律賓海海戰的戰鬥中,美軍潛艇成了真正的主角。在進攻塞班島以前,按照斯普魯恩斯將軍的要求, 洛克伍德將軍和克里斯蒂將軍重新部署了潛艇部隊。當日本艦隊在塔威塔威群島集結時,美軍的3艘潛艇就開始在這一海域偵察了,其餘的潛艇在菲律賓的主要海峽附近活動,因為通過這些海峽可以駛往塞班島。 另外,還有4艘潛艇在北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菲律賓海巡邏。每艘潛艇分別以一個假想的60平方海里水域的4個角為中心進行獨立活動,其他 潛艇有的從基地前來替換巡邏,有的被替換下來後行駛在返回基地的途中。在戰鬥發展過程中,這兩種短暫的活動起了主要作用。還有一個"狼群"潛艇大隊進行定期巡邏,大隊的指揮是布萊爾上校,為此, 人們把這個"狼群"潛艇大隊稱為"布萊爾爆破隊"。

太平洋戰爭——從反潛戰開始

美國"大頭魚"號潛艇

1944年6月13日,美軍"小銀魚"號潛艇發現日本小澤治三郎將軍的一支航母編隊從塔威塔威群島出航,馬上發出警報。15日黃昏,美 軍"飛魚"號和"海馬"號潛艇在菲律賓海也發現了日本機動艦隊的兩路編隊。此時兩支艦隊相距300海里。17日清晨,美軍潛艇"棘鰭"號 與一支日軍油輪護航隊相遇,洛克伍德將軍命令它尾隨其後,希望油輪能把它帶到日軍作戰艦隊所在地。雖然"棘鰭"號沒有跟住油輪,可是在傍晚,它卻發現了日軍機動艦隊。此時,兩路艦隊已會合,正駛往北马里亞納群島。於是,"棘鰭"號向斯普魯恩斯將軍進行了報告。根據發現的各種情況,斯普魯恩斯決定在菲律賓海打一場大仗。他命令洛克伍德把4艘潛艇巡邏的"正方形"區域向西南方向移動250海里,命令各潛艇可以先向敵艦攻擊,然後再報告。正在"正方形"區域西南角 的"大青花魚"號,在最有利的時機和地點發現了日軍"大鳳"號航空母艦,隨即將它擊沉。"大鳳"號傾覆3小時後,神出鬼沒的"棘鰭"號又發射3枚魚雷,全都命中日軍航母"翔鶴"號,把它送入海 底。僅1944年一年中,美軍潛艇就擊沉了1艘戰列艦、7艘航空母艦、2 艘重型巡洋艦、8艘輕型巡洋艦、31艘驅逐艦和7艘潛艇,還重創了一艘航空母艦和4艘重型巡洋艦。


太平洋戰爭——從反潛戰開始

美國"鯔魚"號潛艇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讓日軍為之驕傲的"金剛"號戰列艦和"信 濃"號航空母艦都是被潛艇擊沉的。那是1944年的11月21日,午夜剛過,天空雖然濃雲密佈,但能見度很好。美軍艇長埃利賴克指揮的"海獅"號潛艇正在中國臺灣以北40海里處巡邏,突然,他發現有一 支艦隊正匆匆駛向日本。這支艦隊至少由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組成。膽大心細的賴克艇長決定將潛艇浮出水面,依靠雷達向敵人接近。待他到達理想的攻擊位置後,海上颳起了大風,抽打著海水, 掀起層層大浪。2時56分,雙方相距只有2700米時,賴克瞄準領頭的一艘戰列艦,從艇艏發射管發射了6枚魚雷。然後,他迅速向右轉舵,將艉部發射管瞄準第二艘戰列艦。2時59分,"海獅"號又從艇艉發射3枚魚雷,然後全速撤離。但是讓他失望的是,敵艦隊仍以18節的速度繼續 前進,顯然未受任何影響。賴克不甘心無功而返,開始用半潛狀態追擊 敵艦隊。4時50分,被前發射管魚雷擊中的"金剛"號戰列艦速度減到了12節,落到艦隊後面,由2艘驅逐艦為之護航。不久,這艘老牌戰列艦就停在了大海上。"海獅"號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有利時機,它迅速進 入攻擊位置,將幾枚魚雷發射過去。瞬間,一團閃電般的火光照亮了夜 空,接著便是震耳欲聾的巨響,"金剛"號的彈藥艙爆炸了。狂妄自大的日本人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它沉入海底。


1944年11月28日,日軍航空母艦"信濃"號駛離東京灣,趕往瀨戶內海尋找比較安全的港口,因為此時美國的B-29轟炸機已開始對日本城市進行空襲。20時48分,美軍潛艇"射水魚"號在東京以南150海里處發現了日軍"信濃"號和另外4艘護航艦隻。於是美軍潛艇開始了一場小船追大艦的追逐戰,面對美軍潛艇的追擊,日軍戰艦採取了"Z"字 形航線落荒而逃,沒想到正是這種愚蠢的路線葬送了他們自己。29日3時,"信濃"號在主航向上的一個關鍵的轉向使"射水魚"號衝到了前 面。3時17分,恩賴特中校在距敵1300米的位置分別從前、後發射管向"信濃"號發射了6枚魚雷,且全部擊中目標。

太平洋戰爭——從反潛戰開始

日軍航空母艦"信濃"號

如果"信濃"號上的水兵經驗豐富,航母做好充分準備,也許它還不致傾覆。但是,航母上本應關閉的水密門由於沒安密封墊圈,致使海水從門縫和未封閉的水管中湧入艙內。艦上的汽動水泵還沒安裝,排水管也沒有配齊,而手動水泵又太少。10時18分,艦長下令棄艦。半個小時後,"信濃"號在艦長及500名水兵的陪葬下,沉入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