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為了用科學的方式解釋“普洱茶越陳越香”傷透了腦筋

普洱茶越陳越香,這個問題乍一看很簡單!畢竟這是一個現在眾所周知的一句話嘛。但假如要認真面對起來卻貌似又十分複雜。

隨著普洱茶產業的發展,“越陳越香”成為普洱茶交易環節的重要動因,普洱茶產業也因為這個詞塑造的邏輯嚐到了甜頭。在這樣的背景下,茶商、消費者以及茶學實驗室很容易形成一種默契,大家為了守住這句話為大家繼續創造的效益,一致認同將“越陳越香”從經驗感知階段推入科學認知階段。可是真的做起來,可難壞了科學家們!

“越陳越越”在語法結構上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陳是前提,香是結果。

科學家們為了用科學的方式解釋“普洱茶越陳越香”傷透了腦筋

在“越陳越香”的科學研究裡,把“香”作為一個量化過程比對,“越香”這個詞,很容易讓研究者覺得物質的含量越多就是“越香”,可研究數據呈現的結果是:“芳香類物質和呈味物質進行檢測之後,普洱茶在陳化後的這兩類物質明顯比新的普洱生茶要少。”

這個讓科學家們犯難了,普洱茶並不是內含物質含量越高便越香?至此,有關“越陳越香”的科學研究似乎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前不久雲南省農業廳在一個官方回覆函裡說“越陳越香還缺乏科學依據”。

普洱茶香,是數以萬計的物質相互反應的所產生的。

科學家們為了用科學的方式解釋“普洱茶越陳越香”傷透了腦筋

根據相關文獻顯示,我們在茶葉中分離鑑定出來的芳香類物質大約有700多種,再加上目前我們已認識的500多種呈味物質。一盞茶湯裡,溶解著影響我們各個感覺器官的內含物質,物質之間會生物化學反應,已經不是1200種物質(700多種芳香類物質+500多種呈味物質)的事兒了,而有可能是數以萬計的物質交互反應。

我在第一次獲取這些信息的時候是非常震驚的,腦子裡延伸出了一幅動態畫面,各類內含物形成了一種排列組合的關係,反應這種關係的終端數據在閃躍式增長,緊接著像引發了一次鏈式核反應。在茶湯的微觀世界裡,向我們“引爆”了一盞茶湯所擁有的色、香、味。

很顯然,我們要理清楚這些內含物質還需要費些時日。很多人一開始雄心勃勃,畢竟這是一個結論已知,原理細節還未釐清,大家又很關注的問題,有很強的動力讓人來選擇這個研究課題。但當我們用儀器打開茶葉的微觀世界之後,才發現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也許,眼下流行的“大數據算法”思維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把鑰匙,但基礎工作的龐雜始終還是難免讓人望而卻步。

看來普洱茶說“人話”很容易解釋,不說“人話”來解釋看樣子還是是任重道遠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