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帶來的這四種機會,你一定要抓住!

早些年間,我很不喜歡“危機”這個詞。因為它意味著危險來臨,讓人面臨阻礙、困難、失敗,甚至是死亡,令人痛苦、沮喪、焦慮,甚至崩潰。

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一點閱歷後,才知道,原來自己以為“危機”是一個詞、一個意,自己只看到“危”,而沒有著到“機”。

權威解釋為:危機是有危險又有機會的時刻,是給測試決策和問題解決能力的一刻,是人生、團體、社會發展的轉折點,生死攸關、利益轉移,有如分叉路。

儘管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平平安安,萬事如意,但這只是美好的願望。任何事物都是在解決矛盾和矛盾轉化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發展的,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坎坷,甚至危機四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與自己喜不喜歡毫無關係。

關鍵的問題是,每當危機來臨,有的人痛失機會,只能遭受損失;而有的人不僅能轉危為安,而且能化危為機,這才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危機中的機會來自哪裡?都有哪些機會?有幾個事例讓我感觸頗深,與大家分享,以拋磚引玉。


危機帶來的這四種機會,你一定要抓住!


01.危機中有自我成長的機會

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被分配到一所剛剛成立的中學。場地、人員配置、職能劃分都不齊備,只設一個教導處,按學科分了幾個教研組便招生開課了。領導身兼數職,其餘工作由老師們臨時擔任。

有幾件事情至今令我記憶深刻,實際上幾件事都能算得上是一回事,那就是一一丟材料。

第一次,是積極要求進步的我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交給了組織。過了一段時間,領導告訴我,要討論培養我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事,可申請書找不到了,讓我重寫一份。好吧,領導工作多,單位新成立,人員配備也不齊,這也是難免的事,補就補吧。

第二次,一學期結束時,我被安排寫一個學校開展第二課堂的總結材料。得到任務的我,利用課餘時間、犧牲休息時間,立馬對各班進行調研、訪談,掌握第一手材料。幾天後,感觸良多的我,趁著靈感噴發,草草列個提綱,將材料一氣呵成,自我感覺良好。

材料寫在幾張白紙上,因為幾乎沒做多少修改,所以我想先交給直管領導看一下,聽聽意見後,我再做修改,然後謄寫。要知道,80年代,當初辦公沒有電腦,也沒有複印機,幾千字的材料全靠一字字地手寫,謄一遍也不是容易的事。

第二天,校長見了我,說材料寫得不錯,沒想到你還有點才氣,準備將材料上報教育局,作為典型經驗材料在全縣交流。我一聽,校長這麼肯定我,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心想,趕快問直管領導要回底稿,謄寫清楚,好正式上交。

得到的答覆是:不好意思,材料找不見了,你重寫一份吧。

什麼?天哪!怎麼又丟了?!糟糕的是我就那麼一份底稿,這一丟,意味著我要重新來寫。可我當時是憑著靈感一氣呵成,留下的那個粗略提綱,在寫的時候也早已改變,這重寫的難度也太大了,好幾千字哪!

我央求領導再找找,領導肯定地說:肯定找不到了,要不我也不會讓你重寫,我也知道你不容易。後來,我才知道,有一天領導蹲廁所忘帶手紙,周圍無人幫忙,一掏口袋正好摸著我的稿子,於是就……

再也找不到靈感的我,只好憑大概的記憶又寫下一篇生硬的稿子,但早已失去原先的風彩,我自己都不滿意。

校長又見了我說:怎麼改得不像第一稿好了?

結果是,我的材料沒有上報,換了另一位老師在全縣交流大會上做了經驗交流。

這件事讓我沮喪了好長一段時間,深受剌激的我從此也養成了一個習慣:任何材料都要備份,以防不測。

正是自己對危機沒有防範意識,在危機來臨時,才束手無策,以致失去機會。

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吃一塹,長一智吧。

第三次,領導要我跟他去市裡開會,材料是我寫的,早已交給了領導。

這一次,我早有準備,抄了一份隨身帶著,以防領導又丟了,可不是要人命嗎?唉,領導事太多了,難免。

事就這麼巧!長途公交剛出縣城,領導就說:呀,材料還在辦公桌上,忘帶了。在通訊和交通都很不發達的年代,手機電話沒有,從山裡的縣城到市裡,坐公交要走一天,而且一天只一趟,這就相當於又一次面臨“絕境”,好在我多了一個心眼,才“化險為夷”。

我想,這就是我從危機的教訓中得到的成長吧。

從此以後,每當期末年終,我便主動將同事們寫的總結、材料等,收集起來,用蠟板刻好,油印成冊,分發於領導和各位同事,自己也留存入檔。

不久後,在直管領導的建議下,學校設立了辦公室,由我擔任辦公室主任。

危機不僅讓我學會了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獲得了更多的機會。

當然,我的這些小事根本算不上什麼聰明之舉,一般人都能做的到。


危機帶來的這四種機會,你一定要抓住!


02.危機中有“逼”你創新的機會

我曾經在過一所企業的職工學校。這個學校的基本職能就是開展中專學歷教育,為本企業培養中等專業人才。

當我進入這所學校的時候,因為需求狀況逐漸出現飽和,求學人員已寥寥無幾。沒有業務,學校面臨解散的風險。企業領導已經決定,這所學校人員企業逐步消化,重新安置,意味著幾年內這所學校將不復存在。

正在這時,學校老校長已到退休年齡,新來的校長,一上任就面臨解散危機。

新校長30多歲,懷揣夢想,正當奮發有為之時。用他的話說,當時他就一個想法:不能讓這所學校在他的手裡解散。

學校發展的新路在哪裡?這成了他心中時刻琢磨的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份雜誌上看到了一所中專學校與電大合作的報道,這讓他眼前一亮,無疑,這則消息為他指明瞭一條新的道路。

經過連續三個月的奮戰,通過與當地電大聯繫,向企業要政策,這所學校很快實現了轉型升級,由原來的中專學歷教育轉變為大專學歷教育,生源迅速增長,使學校得到了起死回生的機會。

後來這所學校越辦越大,成為省內電大系統知名的行業分校。

是危機“逼”出了新的思路,不逼一逼,怎麼會闖出一條發展的新路?

人常說: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不只“門”是出路,一直沒被發現的那扇“窗”也是一條出路。

危機帶來的這四種機會,你一定要抓住!


03.危機中有檢驗你智慧的機會

南宋時期,杭州城有一位裴姓的富商,在杭州最繁華的街區開了數家當鋪和珠寶店。

一日,街區不幸失火,火勢迅猛蔓延,街上的商鋪、房屋置於一片火海當中,眼看商人大半生的心血就要毀於一旦。

在這關鍵時刻,此富商並沒有命令夥計們衝進火海,搶出財物,而是命令大夥兒撤離。

大火燒了數十日,曾經被譽為人間天堂杭州城變得一片狼藉。可想而知,富商的商鋪財產也統統化為烏有。

但見富商不急不慌,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令眾人大惑不解。

在火災期間,富商早已胸有成竹。他不動聲色地組織人馬沿長江兩岸平價採購大量木材、毛竹、磚瓦、石灰等建築材料。當裴老闆用僅存的錢財,採集完成這些材料後,他又歸於沉寂,整天品茶飲酒,逍遙自在,失火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

幾日後,朝廷頒旨:要重建杭州城,凡生產和銷售建築用材者一律免稅。於是杭州城內頓時大興土木,建築用材供不應求,價格直線飆升。裴老闆趁機拋售自己所有的建材存貨,獲得豐厚利潤,數額遠大於被火焚燬原有財產。

這雖然只是一個古時特例,但裴老闆的眼光和精明不得不令人折服。

他不僅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而且以他的獨到的眼光和超人的智慧發現了更大的、新的商機。

危機帶來的這四種機會,你一定要抓住!


04.危機中有考驗你能力的機會

本次新冠病毒來襲,對武漢、對國家不可不說是重大危機。不僅是生命健康的危機,有許多行業都會造受影響和衝擊。

前日,新東方俞敏洪先生就發文稱,這場疫情,也給新東方帶來了嚴峻考驗,新東方地面課堂全面停課。上百萬寒假班的學生面臨不能上課的局面。如果新東方全部停課退費,新東方就只能關門大吉,七八萬老師員工的生計,立刻就成了問題。

好在新東方立即做出決策,將課堂由“線下”搬到“線上”。但師生都沒有線上教學和體驗的機會,效果如何,學生能否認可,還都是未知數,況且新東方線上教育手段尚不完備。

新東方面臨如此生死考驗,積極應對,銳意創新,團隊夜以繼日,奮鬥不止,終於為寒假班學生在線學習做好了準備。正是這次突如其來的危機,“逼”出了新東方速度,“逼”出了新東方模式。

正如俞敏洪先生所說:所謂的生死考驗,常常是突如其來的,既沒有預兆,也不可能讓你做好充分準備。

而每一次危機的出現,你能否度過,能否把危機轉化成機遇,正是對你應對能力的考驗。

當俞敏洪先生含著熱淚對他的團隊真誠表示感謝的時候,衷心祝願新東方能夠平穩度過這一危機,更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


危機帶來的這四種機會,你一定要抓住!


05.結語

不管你願不願意,喜不喜歡,危機總會與我們不期而遇。

危機的來臨,並非一件絕對的壞事。“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克服了危即是機,失去了機即是危。換句話說,如果決策正確,“危”便會轉化為“機”,如果決策錯誤,將會失去機會,只有危險伴隨。

危機是讓我們吸取教訓,獲得成長的機會;危機是讓我們開闊思路,“逼”出創新的機會;危機是讓我們集中生智,檢驗智慧的機會;危機是讓我們得到錘鍊,考驗能力的機會。

如果能居安思危,提前預判,早做應對,謀定後動,我們總會在危機中發現機遇。

化危為機,這便是危機送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