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Windows用戶眼中的MacBook Pro 16


這篇文章是我剛發佈的視頻,這邊再補充一個文章,差不多都是照搬文案,建議觀看視頻。


嚴格來說,這期視頻並不算是測評,而是從一個Windows用戶/視頻創作者的角度來講我這段時間MacBook Pro 16寸的使用體驗。
我的上一臺筆記本電腦是一個小米的遊戲本,之前幾乎所有的視頻都是由這臺電腦剪輯完成,但由於工作了增加,這檯筆記本就不堪使用了。
於是,我購入了一臺MacBook Pro 16 乞丐版本,i7/16GB/512G/5300M。
到現在已經使用了有一段時間,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這段時間的使用體驗。
為啥要買MacBook Pro?理由跟其他Mac用戶差不多,受夠了Windows的彈窗、崩潰,再加上老是有人在身邊天天安利說蘋果系統有多麼省心,生產力有多強,加上自己沒有體驗過Mac系統,就買了MacBook Pro 16。
從外觀說起,因為之前的一臺筆記本是傻大黑粗的遊戲本,所以上手MacBook Pro 16的第一感覺就是精緻。做工材質方面可以吊打我之前的小米遊戲本,賣到快2萬元的電腦,這點要是做不好可不應該。
MacBook Pro 16寸正面配備了一塊16英寸的屏幕,這塊屏幕的各項參數都算得上頂級。3k的分辨率,500尼特的最大亮度,P3廣色域配合極高的色準,基本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只不過屏幕上下黑邊沒有做到等寬對於我來說還是有點不爽的。

一個Windows用戶眼中的MacBook Pro 16

在筆記本電腦上的編程代碼


C面最上方是一條touchbar觸控條,這代是將ESC鍵和電源鍵是獨立出來的。下方的鍵盤又迴歸了經典的剪刀腳結構,手感對比過朋友的蝶式鍵盤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再一個就是底下這個觸控板了,對比我之前使用的筆記本電腦,這個觸控板簡直可以用巨大這個詞來形容了。

一個Windows用戶眼中的MacBook Pro 16


macOS上手難嗎?
作為一個用慣了Windows的用戶,剛上手macOS系統時還是有點懵的。
比如說他這個關閉按鈕怎麼在左邊?怎麼沒有alt鍵和win鍵?
不過這些問題都不大,上手兩三天就能熟悉基本操作了。
對於我來說是一些系統邏輯比較難懂,比如說安裝軟件時,為什麼要拖入這個文件夾?
移動硬盤為啥只能讀取,不能寫入?等等問題
後來在網上花了點時間看了一些教程才基本瞭解了該怎樣使用macOS。
所以對於想那些想要上手Mac的新手來說,macOS還是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的。

一個Windows用戶眼中的MacBook Pro 16


生產力
macOS的生產力體現在哪方面呢?
我先說我自己的一些需求:
我最主要的需求就是視頻剪輯,圖像處理加一些文字工作.
當然這些工作在Windows平臺上也能完成,只是MacBook Pro 16強大的硬件吸引了我;
優質的屏幕、音響、麥克風陣列都是我購買MacBook Pro16寸的理由。
先說視頻剪輯,我以前用Windows的時候使用的剪輯軟件是Pr,換成macOS自然是要體驗一下大名鼎鼎的final cut pro了。
因為剪輯軟件的工作流程都差不多,所以在熟悉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後就很快上手了。
使用體驗的話個人覺得比Pr要更簡單易用一些,而且不像以前在Windows 上用Pr會隨時擔心軟件會崩潰。
因為系統機制的不同,在macOS下的剪輯工程文件是會自動保存的。
所以你不用再一直Ctrl+S了,你懂得。
即使是突然斷電,你的工程進度也不會丟失,讓你更專注於生產。

一個Windows用戶眼中的MacBook Pro 16


麥克風收音效果對比
看過我以前視頻的朋友都知道,我的視頻大多都以配音為主;
所以我對麥克風的要求還是挺高的
這次的MacBook Pro 16配備的麥克風陣列按官網的說法是達到了錄音棚的級別,那麼它的效果能不能媲美一些電容麥呢?
我們這邊分別用iPhoneSE 、iPhone原裝耳機以及電容麥風來對比一下他們之間的差距
對比結果是iPhone SE和EarPods的效果好的有點出人意料,MacBook Pro 16的收音效果也十分不錯,只不過在房間錄音會有回聲,還有就是不能像電容麥那樣可以調節拾音範圍,錄製聲音的時候還得以一個儘量靠近筆記本的姿勢才能獲得一個較為滿意的收音效果。
視頻渲染
我這邊是準備了兩個4k的視頻素材,隨便剪輯了一下,加了些字幕和特效再渲染導出。
可以看到,渲染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mbp16相比於我之前的遊戲本 足足快了10分鐘,還有一個我經常用到的軟件就是Photoshop了,
它在macOS上的表現還不錯,只是有一些功能的鍵位和Windows上的不同,這個需要花點時間來熟悉。
另外一個我買Mbp16之前比較關注的問題就是,觸控板真的能完成這些工作嗎?要不要買鼠標?


我的答案是:完全沒有問題。
巨大的觸控板搭配上方的Touch Bar觸控條,一些輕度的剪輯工作和圖像處理是很輕易就能勝任的。
但在處理一些大型的任務時我建議還是上鼠標,觸控板固然好用,但大量的高頻操作會讓你的手非常的累。
說個題外話啊,我現在有點後悔沒把內存選配為32GB,在運行多個任務時,16G內存還是有點捉襟見肘的。
影音體驗
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
開個玩笑,工作固然重要,但還是需要勞逸結合的。
經過一天的工作,是時候放鬆一下自己了。
我們接下來進入影音娛樂環節,mbp16除了麥克風外,音響系統也是有所升級。
我們來看一下他的表現如何。
MacBook Pro 16機身外放沒得說,我願稱之為筆記本中之最強。

一個Windows用戶眼中的MacBook Pro 16


遊戲表現
機器上安裝了兩款遊戲,一個古墓麗影一個LOL
古墓這款遊戲針對macOS系統有過優化,在mbp16上的體驗還不錯。
在2k分辨率下,是能夠流暢運行的,但將分辨率設置為3k,進入遊戲,很明顯是能看到是有掉幀的情況出現,與此同時,風扇也在狂轉。
LOL是在Windows虛擬機環境下玩的,在特效全開的情況下,遊戲內幀數能達到150左右。
但Windows下的LOL在高分屏的MAC上運行還是有水土不服的情況,比如這個遊戲內的聊天窗口我已經調到最大了,但還是很小看不清楚字。
優缺點總結:
優點1 觸控板
沒用過Mac之前我在網上看他們把Mac的觸控板吹上了天,說什麼吊打Windows的觸控板。
還說什麼用過了觸控板的,都不想再碰鼠標了。我對這些觀點一直持懷疑態度。
而等到我真的上手了mbp後,只想說兩個字:真香!
觸控板的好用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比如在全屏應用之間的快速切換,
比如瀏覽網頁,在這塊超大的觸控板上進行上下滑動、雙指縮放、以及右滑返回等等操作時都非常的優雅從容。


在安裝了第三方插件後還可以實現更多的操作,幾乎你能想象到的操作在觸控板上都能實現。
我一直以為MacBook Pro的觸控板是可按壓的機械結構,後面聽朋友說起才知道這個是不可按壓的,而是是靠線性馬達模擬出來的。能達到這種以假亂真的效果,不得不說蘋果真的厲害!
也因為Mbp的觸控板太過於好用,導致上方的touch bar觸控條被我給閒置了(會快捷鍵的一般不會再去用Touch Bar ,這玩意就是個雞肋)。
優點2 macOS
是macOS真的是相當穩定,我在使用過程中還沒有遇到過軟件崩潰的情況,並且macOS也不會像Windows那樣,動不動的就要關機重啟。
macOS對高分屏的優化也相當到位,特別是在瀏覽網頁時,真的可以說是一種享受。而且也沒有亂七八糟的彈窗廣告。
如果你是iPhone用戶的話,配合macOS,你會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
優點3 續航
MacBook Pro 16的續航比起我之前的遊戲本來說可以說一個天一個地了,在遊戲本進行一些表格或者圖像處理工作時,亮屏三個小時這個成績就算非常不錯了。
而在mbp16上,這個續航成績可以延長到5到6個小時,如果你只是碼字或者瀏覽網頁的話,這個續航成績還能再提升更多。

缺點
缺點1 散熱
雖然蘋果宣稱這次的MacBook Pro的散熱結構有所升級,但個人感覺還是挺一般的。
有時候我就是隻是碼個字,聽個歌,刷刷網頁,機身就開始發燙了;
遊戲就更別說了,這塊5500m性能據說達到了N卡的1060級別,但因為散熱不太行,在遊戲方面的表現說一般般。
發燙區域主要集中在C面上方的Touch Bar處和底部,有時候打字摸到上面都會覺得燙手。
在冬天甚至有幾次我還把MacBook Pro16寸用來暖被窩。
缺點2 屏幕易沾指紋
第二個缺點就是這塊屏幕,亮屏的時候看著還沒什麼問題是吧?
但是隻要一息屏,屏幕上的油汙、指紋就現了原形。
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特別明顯,非常的影響心情。
缺點3 靜電問題
不止是MacBook Pro16 寸啊,應該所有的蘋果筆記本都有這個問題。
那就是你在插電使用的時候,會經常體驗到酥酥麻麻的靜電。
我專門上網查了一下,還真有不少人反映靜電這個問題。
蘋果工作人員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換成3孔插頭即可解決,但也有其他辦法,比如使用時雙手同時接觸筆記本。

或者說兩隻腳騰空也能避免產生靜電反應。
缺點4 macOS
macOS好用是好用,但還是存在許多小bug的。
比如在Safari瀏覽器中不能使用快捷鍵複製粘貼;
用鼠標在Pr、Ps中不能無級縮放時間軸、圖像;
有時候屏幕色溫會變得非常奇怪,需要重新開關原彩顯示才能變得正常等等。
雖然這些都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但總體來說還是非常影響使用體驗的。
總結
這代MacBook Pro 16寸我覺得還是值得購買的,自2016年以來,MacBook Pro系列又一次更新了模具。
剪刀腳鍵盤再次迴歸,並增加了獨立的esc鍵、鎖屏鍵以及更大的屏佔比。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的MacBook Pro 16寸都將使用這套方案。
所以說外觀上應該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不用擔心落伍。
另外一個就是蘋果最近發佈了新款的MacBook Air,這個我覺得對MacBook Pro來說是沒什麼影響的。
他們的目標用戶群體定位本來就不相同,打算買Pro的也應該不會去看Air。
雖然今年的Air也是有大幅度的升級,但真幹活的話,我覺得還是得Pro。
更強的性能,更大的屏幕,都意味著Pro擁有更強的生產力。

如果你覺得16寸還是太大了的話,那麼你也可以等一下即將發佈的MacBook Pro 14寸版本,據說還會搭載mini led顯示屏。
以上內容就是這段時間我的MacBook Pro 16寸使用體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