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 嘉峪關市郊區黨工委吹響創城衝鋒號

創新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

郊區黨工委吹響創城衝鋒號

每日甘肅網4月13日訊據嘉峪關日報報道(張文德)近日,郊區黨工委緊盯農村領域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漏點和短板,探索創新“門前五包”責任,落實“123456”工作模式,全面建設“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幸福鄉村”,為全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織密一張網絡。牢固樹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盤棋”的大局意識,建立以“郊區黨工委——鎮黨委——村黨(總)支部——企業法人(業主)——村民小組——網格員”為架構的6級治理網絡體系,形成了工委抓總、鎮黨委一線指揮,村組、企業法人(業主)和網格員具體落實的責任網絡。目前,摸排城鄉接合部“門前五包”責任主體526家,簽訂責任書489份,設責任牌496個。

建立兩項制度。建立網格化管理制度,將117個村民小組和526個城鄉接合部企業大院,劃分為20個“母網格”和120個“子網格”,並組建管理隊伍20支,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巡查反饋制度,堅持“周巡查、月督查、季考評、年考核”制度,對責任主體開展常態化巡查考評。目前,對643個責任主體開展巡查90多次,發現問題260多個,完成整改242個,整改率達93.1%。

落實三個責任。落實黨委屬地責任。成立以黨委班子成員為組長的27個摸排工作小組,“拉網式”摸排城鄉接合部出租大院、企業大院和小作坊526家。落實村組監管責任。選聘一級網格長17名、二級網格長117名、黨員群眾網格員234名,對照農村人居整治標準和文明城市實地測評標準,落實“五包”監管責任。落實法人(村民)主體責任。通過簽訂責任書、懸掛責任牌、入戶宣傳、政策講解、積分兌換等方式,組織開展環境整治200餘場次,拆除私搭亂建320餘處,清理垃圾500餘噸。

注重四個結合。堅持將“五包”責任落實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工作相結合,持續釋放內涵和外延效應。堅持與“廁所革命”相結合,按照“一戶一策”原則,投資1000餘萬元,啟動2500戶水衝式廁所的改造。堅持與“庭院美化”相結合,評選“美麗庭院”示範村4個,示範戶93戶。堅持與“鄉風文明”相結合,制定《鄉風文明建設“十不”行為規範》,定期開展好兒媳、好婆婆、好鄰居、文明戶“三好一戶”評選活動,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堅持與“鄉村旅遊”相結合,利用打造4個鄉村旅遊示範點的良好時機,開展“五包”責任落實精細化管理,引導群眾推動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

突出五個重點。突出衛生整治,開展“三清三拆一修剪”專項行動,累計清理各類陳年垃圾6萬餘噸,拆除殘垣斷壁、廢舊溫室、圈舍、宅基地1900餘處,修剪主幹道樹木89公里7萬餘棵,拆除廢舊宅基地80餘處。突出植綠護綠,實施鄉村綠化行動,栽植各類樹木6萬餘棵,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開展主題講座60餘場次。突出秩序維持,狠抓鎮村車輛亂停亂放、商戶佔道經營等現象,規範更新各類標識標牌200餘個,開展文明勸導整治志願服務320餘場次。突出文明有禮,加快“一站一堂一莊一場”(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孝賢堂、孝老飯莊、精神文明廣場)建設步伐,啟動建設1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門前五包”宣傳和“除陋習樹新風活動”有機結合,倡導文明新風尚,培養群眾良好生活習慣。突出安全第一,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活動,開展火災隱患勸導290餘次,排查生產企業、出租大院安全隱患43處,下發整改通知書36份,整改完成35個。

開展六項行動。開展“提質增效”行動,推動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聚焦庭院、村莊、田園“三美麗”創建,持續鞏固“清潔村莊”成果。開展“機制創新”行動,建立縣處級領導幹部擔任“片長”、鎮科級幹部擔任“路長”、村“三委”班子擔任“段長”、村民小組長擔任“田長”、農民黨員擔任“戶長”的“五長制”環境治理體系。開展“示範引領”行動,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樣板工程”創建活動,創建20個典型示範點,輻射帶動廣大群眾互相學習、互相趕超。開展“素質提升”行動,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學習宣傳,開展道德模範、雄關好人、“最美雄關人”“五星級文明戶”、新鄉賢等先進群體的推薦評選工作,引導全體群眾崇高向善。開展“壓力傳導”行動。健全完善考核評比機制,將治理成效納入年度工作考核,促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入推進。開展“輿論引導”行動。堅持把加強輿論宣傳引導作為“講衛生、除陋習、樹新風”的重要舉措,注重“兩微一端”等新媒體的運用,全方位宣傳落實“五包”責任制的先進事蹟和先進典型,營造“環境治理、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