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大理觀風花雪月,背後的故事

《南詔大理國演義》

遊覽大理觀風花雪月,背後的故事


第十六回:絕糧遭瘟疫,唐軍覆沒P一一①

李密軍隊遭到南詔偷襲造船營後,損失慘重,不但辛辛苦苦經營建造的戰船500艘,被奪去大半,燒燬大半,還被殺死官兵上千人,連營造船隻的木料營房工具都付之一矩,再也無法重新建造了。誰知禍不單行?曠日持久,糧草將盡,又因南詔,堅壁清野,"因糧於敵"的打算,早成泡影,不得已又向廣西,四川去運糧,才運至雲南祿豐鸚鵡關,就被南詔大將軍李中傍,段克附率領的精兵5000人堵截。這時李宓何履光才如夢方醒,發覺只有速戰,一舉佔領太和城,否則大事不秒。便立即下令,全面出擊,逼著大軍不顧蠻煙瘴雨,徒步涉水而過。可南詔軍隊,仍然閉關不戰,李密軍隊涉水之後,感染瘟疫,不到七日,全軍又飢餓,又發病,傳染迅速,十停兵卒,死於瘟疫飢餓者七停,戰鬥力全面崩潰!

遊覽大理觀風花雪月,背後的故事


反攻的時機到了,南詔王下令長子鳳伽異,大將軍段儉魏聯合吐蕃於鄧川出兵反攻。李密軍殘部已深入埋伏圈內,伏兵齊出,殺得李宓軍弓無力張,刀無力砍,白日失色,紅塵蔽天,血流成河,積屍塞水,三軍潰敗,無一生還。何履光隻身逃走,李宓愧悔交加,從龍尾關黑龍撟跳入江內而死,一場徵南的不義戰爭,就這樣以李宓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閣邏風看到片野的橫屍,對部下說:"活著是禍的開始,死不乃是怨的終結。不能只想到以前的不是,而忘卻大禮。"於是下令在西洱河畔龍尾關收集唐軍陣亡將士的屍體,築了"萬人冢”,祭奠以後加以安葬,已保存過去,唐朝對南詔的恩義。明時鄧子龍,路過這裡,寫詩悼念道:

遊覽大理觀風花雪月,背後的故事


唐將南征以捷聞,

可憐枯骨臥黃昏;

唯有蒼山公道雪,

年年披白吊忠魂。

郭沫若遊大理也為"萬人冢”吟詩道:

天寶何能稱盛唐?

南征一戰太周張。

萬人京觀功安在?

千載遺文罪更彰。

我愛將軍詩句好,

人傳冤魂哭聲藏。

糊塗天子殃民甚,

無怪蒙塵到蜀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