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海南島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現代人最嚮往的應該是一種天然。處於現代社會最大的優勢也應該來自天然。以支撐現代世界經濟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橡膠為例,在這個現代科技無所不能的時代,人造的合成橡膠粗糙而不耐用,只可用在一些簡陋或短命的器物上。像航天、軍工醫療等高精尖行業,還必須使用天然橡膠。

因此,在新中國創建之的初,斯大林向新中國呼呼“帝國主義陣營”在政治和經濟上全面封鎖“社會主義陣營”,尤其是戰略物資橡膠,而橡膠樹“僅生長在界線分明的熱帶地區一大約赤道南北10度以內”。而只有中國的海南島南端屬熱帶氣候,可以打破橡膠封鎖。

天然海南島

於是,出現過一個經典的畫面:周恩來和蘇聯外交部部長同坐於一張桌子前,簽署關於在海南島種植橡膠的協議,後面站著斯大林和毛澤東。隨之國家委派葉劍英、陳雲一文一武兩位開國元勳“共同去承擔這一歷史性的重擔”,時任華南局第一書記的葉帥還兼任華南種植局長,可見國家對橡膠種植是何等重視。剛剛參加瞭解放海南島的7個師98個團的官兵,脫下軍裝變成90多個農場的エ人,卻依然保留著部隊建制。場帶鎮,場帶村,場帶隊,加上歸國種植橡膠的華僑以及後來的“下鄉知識青年”,組成了浩浩蕩蕩

的海南農墾大軍,艱苦卓絕地在北緯18度到24度間創造了大面積成功種植橡膠的奇蹟,在海南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種植基地。

天然海南島

60多年過去了,海南農墾至今還在支持著“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的實際狀況。這就是歷史——一種追求天然並藉助天然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農墾文化。

在土地嚴重流失的今天,農墾的國有土地沒有流失。土地是大自然對地球人的天然厚賜,在土地因汙染嚴重退化的今天,海南農墾卻有1280萬畝肥沃優質的土地,這才是真正的富有。農墾人有一種天然對土地的親近感和信任感,他們每天都是凌晨三點進膠林割膠,第一代“老農墾”經常與毒蛇猛獸遭遇,即便是現在的第三代“新農墾”,在正是露水最猛的後半夜上山割膠,也會飽受蚊蟲叮咬、蛛網纏擾之苦。但退休後的膠工們又都還保留著早起的習慣,清晨聽著廣播進膠林、鑽果園、遛胡椒地…好不愜意。

歲月悠悠,農墾人幹得天然,吃得天然,活得天然。海南農墾的天然優勢不僅體現在經濟上,在他們的精神上也有一種天然的強韌和自信,能去暑消毒、樂觀融和。在海南的任何一個地方,無論多麼偏僻的深山老林,說普通話都可以交流,不會有疏離感或被拒絕。因為有農場就有學校,就有醫院,就有普通話,就有強烈的認同感。因此在海南這樣一箇中國最熱的地方,卻有一個舉世聞名的“長壽之鄉”,其長壽者之多,平均壽命之長,又在長壽鄉中居前列。海南農墾的勞苦功高,不只是為國家鑄造了“綠色豐碑”,也給中國人的精神上增添一份生機盎然的綠色、一份天然的溫暖和快樂。

天然海南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