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過度是隨便,自信過度是自傲,萬事要有度,過猶不及,對嗎?

仁醫劉郎YC


曾國藩和王陽明都說過:人生第一兇就是傲和惰,所謂的傲,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到可以無視天道人道,結果遭了天怒人怨;所謂惰就是連自己最基本的天命都隨意放棄,甚至在天提醒式的薄懲中越懲越扭曲。

所以隨意過度只要不離天命本意,甚至是完成天命的必經之路,也不是什麼事,但若隨意過度到遠離天命,就是隨便,如果是逆天道人道的隨意,就是扭曲的表現了。

自信過度如果不離天道人道的範疇,即使旁人覺得不可理喻,不叫自傲,如果遠遠超過天道人道的範疇,就叫自傲了,如果是逆天道人道的範疇,就叫搬磚砸自己腳的作。


一生最服王陽明


這個問題我們從哲學量變質變方面回答一下。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個從量變開始到一定程度就發生質的變化。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準備,沒有量的積累就無法實現質的變化,同時質的變化是量的變化的必然結果。對現實生活中你所說的,隨意過度就是隨便,自信過度就是自傲,就是這種量變質變的辯證關係。樂極生悲,物極必反就是這樣。比方說我們待人接物,客人第一次到來我們都會客客氣氣的接待,二次三次熱情尚可,n次後我們都不客氣了,隨隨便便甚至當自家人了,由客人變成家人,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一個人參加問題的討論,每次都是自己正確,久而久之,就聽不進不質疑聲,並不屑一顧,每次都認為自己正確。這就發生了質的變化,由一個從善如流到片言隻語不進的人,這就是自傲。性格就發生了質的變化。這就是由量變帶來質變的結果。所以萬事有度是對的!


明日黃花昨兒郎


1、工作中說起、上班時(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嚴肅性,按有關制度和操作規程、立足本職上好班……完全不存在此類說法)

2、在生活中、從衣食住行方面、根據眼下經濟狀況(隨意一點)量力而行為好,同時與親人的言談、只要從內心講出(顯得隨意一點)

3、不論工作或生活中、言談舉止是不可以由著性子、隨便亂來,因此隨意和隨便是有區別的、不好混為一談……

其次自信過度、是自傲,萬事要有度、過猶不及,對嗎?也可以從實際情況一去認識:1、每個人不論在工作和生活中、心態好尤為重要,從中包括個人自信能力(不能表現在口頭上、要落實在行動上的努力)以最大的決心和信心、真正實現和到達成功彼岸,這裡就不存在自傲二字了。

2、人生路上的事(工作和生活中)是千變萬化的,只要正確把握其中的關鍵所在、淡然面對(萬事總有度)我們的前程就會出現坦途和希望,也就不存在過猶不及的說法,當然這是個人的見解,如不當之處、請見諒!


正榮


萬事都要有度。說的對,說的好。

世上萬事都要有個度。千真萬確。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度對事物非常重要。俗語講:物極必反。象陰陽一樣。陰盛極就會走向反面變陽。陽盛極就會變陰。

所以萬事適中為好。掌握不好度,事情往往就會走向反面。

度不要太過,又不能不及。


王年平


弄不是什麼問題。


龍哥1591503


喲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