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什麼律師最有前景?

用戶2627460116015


首先,在當前我們國家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律師的職業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也是保護公民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高尚職業!

如果區分律師專攻於哪方面就有所不同了,要看價值取向,刑事辯護,民事辯護,法律顧問,合同起草,行政訴訟辯護,方方面面!

刑事辯護雖然經濟效益低,但是維護人身自由權益的最高價值,是財產利益所替代不了的,也是法律保護公民人身安全的最好體現,所以刑辯律師辛苦,是律師職業中不可或缺的!也是每個律師應具備的職業技能!

民事辯護律師經濟效益高,涉及所有民生的方方面面,每人人的日常生活都是民事關係,所以民事律師掌握的民事法律關係,民事法律知識要全面,運用法律幫助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法律顧問,合同起草等可以兼職辦理,需要從經濟,建築,施工等等法律法規,規章熟知,活用,有效規避法律風險,保障政府依法行政,企業合理經營!

所以,從業律師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前景都是光明的,也是我國司法部每年增加律師從業資格人員的主要原因!





玉十方


首先,入行之前要對律師行業有一個正確的,清醒的認識。大多數人對律師的印象大概都是從電視電影上獲得的,西裝革履,豪車金錶,在法庭上侃侃而談,然後收費按小時,年入百萬千萬。這樣的律師有嗎?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有!但是有幾個呢?恐怕就是鳳毛麟角了。大多數的律師還是處在這個行業金字塔的最低端,給案源多的律師幫忙,做助理,說白了就是打工!

第二,有人說,律師是自由職業,自己想幹什麼就自己說了算。我想說的是: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人們印象中律師自由是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是,新入行的律師要想學東西,就要兢兢業業,努力為帶你的師傅做好服務,他會安排你接待當事人去立案拿傳票拿判決書交上訴狀拿上訴狀送委託手續整理卷宗指導當事人簽字按手印聯繫法官開庭時間寫代理詞辯護詞…………好吧,我不忍心再說下去了,怕你扛不住。但是,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學習機會,而且這些也是你以後成為一名執業律師後的基礎性工作,一定要練好啊!

第三,曾經有人問我,你們律師證掛證一年給你多少錢???我直接蒙圈了,咋(⊙o⊙)?還有這好事?律師的收入高低來自於案源的多少以及你收費的標準。有人說,做律師熬過三年都會有光明未來的。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好多律師三年有的甚至不用三年就可以有一個很好的收入,可以說能夠符合自己的理想狀態。但是,很多人是三年之後又三年,不知三年何時了。關鍵是在這三年中你接觸的是什麼人?做了哪些工作?你對人對事是一種怎樣的處理方式。這些很重要!

說了這麼多,因為時間太晚了可能有點語無倫次,目的就是提醒一下你對這行要有個清醒的認識。最後有幾點小小的建議:1,找一家像樣的事務所實習,2,跟對一位好的老師,這個很重要!3,不要怕苦,多做多學,不會就問,因為律師這行,有時候經驗比知識更重要。4,努力鍛鍊自己的社會活動能力,因為律師首先要是一名社會活動家,他要處理的是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5,推薦一本關於律師的書《原諒我紅塵顛倒》,作者我就不說是誰了。雖然這書裡寫的有誇張的地方。

此處言猶未盡,各種真意,身體力行之後自有心得。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恢復律師制度以未來,我國律師行業發展至今,全國註冊律師二十多萬名,相比中國十幾億的人口,律師總量顯然不足。行業前景遠大。

但值的指出的是律師分部並不均衡,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北上廣深就佔全國律師三分之一強,一般中心城市律師也在1000名至3000名之間。與之對應的是,有此欠發達地區,一個縣級區域都沒有一名律師。所以律師行業的集中度決定了競爭激烈。

律師基本屬於自由職業,除了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和一些大所的聘用律師,多數律師都類似個體戶性質,需要自己解決案源承擔成本。律師界的收入結構類金字塔給構,少數律師收入驚人,可以頂一個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多數律師收入也就是當地中上水平,個別新執業律師收入微薄。

所以律師的發展要靠個人努力和機遇把握,不好一概而論。

世界上最難從事的職業就是律師工作。法學畢業生本科以上學歷參加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大約百分之十,這部分人,首選法院、檢察院工作,剩下的人才可能從事律師職業,再經過一年的實習期,大約淘汰百分之三十,剩下百分之七十,律師要想成手,再需要幹五年大約淘汰百分之三十,能剩下的人很少。就是過了五年的從業區,還有不斷淘汰的律師。可謂大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律師的職業是個不斷學習的職業,律師的淘汰是自己淘汰自己。

律師行業總體過剩,競爭非常激烈。有些人吹捧律師如何掙錢,這是害人不淺。新人進入律師的行業才知道律師執業的艱辛,並且出在風口浪尖,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就是這個職業是在刀刃上跳舞的職業。是高風險的職業。君不見,有人進了監獄。各種因素都有。

時代的發展,律師也在分化。涉外、國際貿易、海事、知識產權、專利、公司上市、破產等領域,律師奇缺,需要高端人才。

案源也是一大問題。

發展好的律師需要有廣泛的社會關係,這是案源的問題;需要有豐富、高端的法律知識,達到專家的水準;要有靈活運用的能力。

頂尖級的法學教授不一定能做好律師。律師是綜合法律運用的法律匠。理論與行為的相結合。



青律在線


在中國,律師從來不是時代潮流的引領者,只是跟隨者。

90年代,房地產行業剛剛開始的,中倫的創始人還做著售樓律師、按揭律師、物業律師,奠定了中倫在房地產法律服務的地位;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後,大量的反傾銷反補貼案子養活了一大批律師,而如今這些律師又紛紛轉投其他領域;

2004年起,漢坤藉助VC/PE行業的風口,從一個不知名小所迅速躋身列強林立的錢伯斯榜單;

2013年,北大的一個90後妹子和80後師兄一起創辦瞭如是娛樂法,並迅速在娛樂行業法律服務方面站穩腳跟,而在他們之前,有很多律師早已開始研究娛樂法,但卻默默無聞;

2014年,在《反壟斷法》頒佈7年後,反壟斷執法全面開花高歌猛進,各大律所瘋搶反壟斷律師;

2015年,方達的合規團隊迅速擴張,在內資律所合規業務中一枝獨秀;

2000年,新浪赴美上市,VIE架構誕生,2015年,VIE完成歷史使命,一波律師靠拆VIE躋身創收千萬律師行業。

一切興衰似乎只關乎“趨勢”。

律師只是這一系列趨勢中隨波飄蕩的輕舟,讓律師去預測未來五年的走向,無異於盲人摸象。“趨勢”是最給力的朋友,也是最強大的敵人。律師能做的,唯有順應“趨勢”而已。

例如,2008年《勞動合同法》頒佈,催生了大量勞動仲裁案件;

先進,《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提高(或擬提高)法定賠償上限,可能增加知識產權案件數量;

但也要注意到,像《反壟斷法》頒佈近十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案件也屈指可數,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法律需求似乎也是曇花一現。

所以,法律制定、修訂的趨勢值得律師關注,但不一定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陳繼斌律師


互聯網雲律師在未來最有前途,可以在線受理全國的案件,在線解答法律問題。這是以後的趨勢,現在好多法院和檢察院都在建設雲審理!只要你夠專業,有能耐,儘可大展宏圖!




記攝人間


非訴律師最有前途


掏泥兒


應該是公職律師。


不打妖怪的孫悟空啊


依法治國是大勢所趨


山西律師孫濤


律師是高收入


河北德城


這個標題有些不貼題,應當問中國律師在那個專業方向更有前景。


用戶陝西司律人


非訴訟律師一直都很有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