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2020年1月1日零点整,随着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产妇通过剖腹产诞下一名男婴,第一批20后出生了。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随着20后的降生,引发了更多关于亲子关系及教育的讨论。

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对你伤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有接近两万条回答,最高赞的几个回答都跟父母说的话和所作所为有关。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有打击的:就你这样,也不指望以后能有出息。不杀人放火我就谢天谢地了!

有发泄自己情绪的:成天就知道看电视!作业写完了吗!

有威胁的:再不听话,就把你赶出去!

有出言恶毒的:养你还不如养条狗,养条狗还会对我摇尾巴!

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很多......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报告发现,在中国67.1%的家长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语言羞辱孩子,或是没底线的批评孩子。

前段时间,《爸爸去哪儿》第6季改名《一起出发吧》正式在网络上线,而这季一开播就频繁上热搜,很多网友都不知道这个综艺还在播出,就突然被“小包总”杨烁的教育方式吓了一跳,一时间#杨烁的教育方式#、#包贝尔以为杨烁打孩子#引起大众的讨论。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事情的关注度越来越大,杨烁也在微博上作出了回应: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随着节目的继续播出,看得出,杨烁对他儿子确实比节目一开始好很多。

生活中,杨烁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少见,可以说杨烁的教育观代表了部分中国父母,他们不认为“冷嘲热讽”的语言是一种伤害,反而认为是一种教育手段,认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说得越难听就越为了孩子好,是为了让孩子警醒,下次不再犯错。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也许这些家长没懂: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靠打击,孩子经历的打击很可能成为他们前行的阻力。

陈乔恩是橙橙印象深刻的例子。

从小陈乔恩就是在妈妈的棍棒下成长起来的,以至于在《旋风孝子》这个综艺节目之前,母女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融洽。节目中,陈乔恩也说过,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导致她现在对她妈妈还有恐惧。

不管是杨烁、陈乔恩妈妈,还是部分中国父母,他们都没意识到,孩子在情感上是脆弱的,是经不起打击的。父母随口说出的话,会给他们带来不可估量的伤痛,会对他们以后建立其他社会关系、情感以及认知有很大的影响,或许也是现代人恐婚恐育的原因之一。

相比杨烁,同样参加过《爸爸去哪儿》节目的黄磊在教育方面就比较成功。

有期节目中,黄多多想养一只狗,黄磊没有一人独断说不行,而是尊重黄多多意见,让她自己拿主意。最后给孙莉打电话,孙莉也只是嘱咐她:想养就要一直养,不能“半途而废”。

孩子是需要有自主意识的,尊重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黄磊在采访中也曾说过黄多多玩手机的问题:多多现在也喜欢玩手机,但作为家长并不会强制她不玩。只是分散她的注意力,带她出去溜弯、散步。这时多多才发现,有爸爸陪伴比手机好玩多了。

“20后”出生:希望你是“黄磊”,不是“杨烁”

不是现在的孩子喜欢玩手机,而是很多懒家长不愿意陪伴孩子成长。

一味的强制要求孩子,效果可能事与愿违。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父母的陪伴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是孩子成长的坚实铠甲。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怎么教育他就怎么成长。

有人说,有时童年的伤害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弥补,幸运的人一生都会被童年治愈,但不幸的人却要用一辈子去治愈童年的创伤。就像日本品川孝子先生说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基本待人接物的依据,关心你的孩子,别忘了重视你与孩子的关系。”

20年代的孩子已经到来,作为父母的你准备好怎样与孩子相处?怎样教育孩子了吗?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与大家共勉: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