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復工首日發出新警告:疫情仍處高危時刻,解封不會過快宣佈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強薇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我也想讓經濟儘快發展,但我不能冒著第二波疫情高峰的風險,辜負英國人民的犧牲。”當地時間27日是英國首相約翰遜新冠肺炎康復後返崗第一天,面對上任以來最大的兩難困境,他在唐寧街10號發表講話,警告英國正處於“疫情暴發最危險的時刻”,並表示不會過快宣佈解封措施。據路透社27日報道,剛剛復工的約翰遜將面臨國事如麻的挑戰,除了在應對經濟下滑與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之間做艱難平衡,脫歐也是他必須解決的難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道,約翰遜當天站在首相府外,向英國人民和“所有挺身而出的人”表示感謝。約翰遜在講話中表示,英國已度過疫情高峰,如今入院人數和重症人數都出現了下降。但也正因如此,一些人會認為抗疫已取得成功而放鬆警惕,如果在此時放松管制措施,英國將迎來疫情的第二次高峰,造成“新一波患病和死亡”以及“經濟災難”。約翰遜表示,英國政府目前無法確定何時會推出解封政策,他呼籲民眾“不要對封鎖政策失去耐心”,政府絕不會過快放松管制,讓全國為抗疫做出的努力付之東流。

英國肢體語言專家朱迪·詹姆斯通過對約翰遜講話姿勢的觀察發現,新冠肺炎似乎對約翰遜造成了精神與身體的雙重打擊。據英國《鏡報》27日報道,約翰遜病癒後首次公開露面便是一臉難以遮掩的倦色,他走向講臺時腳步虛浮,講話中時不時就得靠在講臺上。英國衛生部副國務大臣納丁·多里斯在推特上表示了對約翰遜康復情況的擔憂,“大多重症患者需要三個月才能完全恢復,但首相只用了三週。”

據路透社27日報道,對於應該何時及如何重啟英國經濟,英國政府、保守黨及專家顧問的看法分歧嚴重。報道稱,和平時期最嚴厲的封鎖措施導致英國經濟可能面臨三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並且舉債規模將創二戰以來最大。為英國政府提供服務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警告稱,開發疫苗還需要數月時間,“沒有一個經濟體經受得住如此漫長的封鎖隔離”,包括英國。該公司預測,隨著政府推出3300億英鎊的經濟支持措施,英國的財政政策將面臨“巨大挑戰”,對稅收體系會造成“深遠後果”。

自3月23日實施封鎖措施以來,約翰遜政府在疫情應對措施方面一直遭到反對黨和一些醫生的批評。反對黨工黨領袖斯塔默與一些保守黨金主敦促約翰遜儘快闡明何時可能放鬆及如何放鬆對經濟和社會的封鎖措施。斯塔默26日在給約翰遜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直接裝作彷彿沒有這番討論,這令人難以置信。”他說,政府在實施封鎖、擴大檢測範圍以及向醫院和療養院工作人員提供個人防護裝備方面,行動都太過遲緩。此外,英國民眾也對政府的抗疫工作表現出不滿。對此,約翰遜為政府辯護稱,目前醫院的呼吸機和重症監護病房仍然充足,醫療系統沒有因疫情崩潰,疫情曲線也保持平穩。英國天空臺報道稱,約翰遜還將與其內閣成員進行一對一的會面,聽取各部門的抗疫進展。

除了疫情防控與經濟重啟的艱難抉擇,脫歐也是一道令約翰遜頭疼的難題。英國《衛報》26日報道稱,約翰遜的顧問團發出警告,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貿易談判有可能失敗。談判雙方都承認,因立場無法調和,在貿易和安全這些最重要問題上達成協議的前景渺茫。報道稱,歐盟方面指責英國在關鍵議題上拒絕談判,包括歐盟在英國水域捕魚權、公平競爭環境等。而英國方面則稱,歐盟提出從未向其他貿易伙伴尋求的要求。歐盟表示,英國與歐洲接近且關係密切,意味著這是一個特殊案例。鑑於此,復工後的約翰遜預計會向歐盟領導人馮德萊恩施壓,希望後者將注意力放在與英國政府的談判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