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媽炸饊子20年,一份賣15元,附近鄉鎮打聽著來買

饊子是我小時候特別愛吃的一種食物,通常趕大集的時候才能吃到,一般與油條是一起炸的,因為饊子整體吃起來都是酥脆的,比起油條我更愛吃饊子。買上幾困饊子,然後回到家裡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一根一根的掰著吃真的是比現在超市裡賣的任何一種零食都要好吃,長大之後基本上見不到炸饊子的了,很多次想吃怎麼也找不到,有一次聽朋友說在市裡有一家炸散子特別好吃的地方,我突然一下激動了,趕緊去買。

農村大媽炸饊子20年,一份賣15元,附近鄉鎮打聽著來買

可能我光說饊子你並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不過看見圖片的話你應該能認出來,應該也吃過。有的地方管這個叫做麻花,在我的印象中麻花都是很粗的纏在一起的,吃起來是軟的並不是脆的,可能一個地方一個叫法吧。在城市裡做饊子的大媽已經做了20多年了,出名也有15年了,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準備材料,雖然辛苦,但是憑藉自己的雙手能夠賺錢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農村大媽炸饊子20年,一份賣15元,附近鄉鎮打聽著來買

大媽一家人每天凌晨三點就要起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麵,為了讓面和的更柔軟更勻稱需要用拳頭來錘,問大媽為什麼不弄個木錘之類的,大媽說木錘錘不出拳頭的那種韌性。吹完的面還需要揉條,所以面的韌性非常的重要。

農村大媽炸饊子20年,一份賣15元,附近鄉鎮打聽著來買

麵糰需要先揉成大的粗條狀,然後再揉在一起反覆的捶打,真的是非常需要力氣的,這可不是麻花的終極形態,因為他還需要繼續進化成更細的像麵條一般粗細。然後泡在油中。

農村大媽炸饊子20年,一份賣15元,附近鄉鎮打聽著來買

油中泡過的“麵條”需要用手纏成一圈,這種動作小時候幫我媽理線的時候用過,然後另外一個人會用兩根木棒撐著放在油鍋中炸,在炸的過程中妞一下,這樣饊子的形狀就成型了。

農村大媽炸饊子20年,一份賣15元,附近鄉鎮打聽著來買

大媽做饊子好吃也沒什麼訣竅,歸根結底就是用料實誠,用的油都是好油,全部都是自己家打的花生油,放在鍋裡非常的明亮,做饊子用的麵粉也是自家麥子打的,雖然沒有在超市裡買的麵粉白,但是吃起來特別香,有我們生活在城市中已經闊別多年的面香味。做饊子最重要的就是這兩種材料了。

現在大媽家的饊子已經遠近聞名了,很多人都是開車來買,15元一份,過年的時候是最忙的。因為好吃,很多人都買上一些帶回老家,假期的時候在家吃,放上幾天吃起來還是非常的酥脆。大媽也貼心的給大家準備的打包的箱子。大媽一直在強調自己現在過得很幸福,雖然累,但是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