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身體羸弱的人不配談青春與虛無


三島由紀夫:身體羸弱的人不配談青春與虛無

三島由紀夫

曾經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被譽為“日本海明威”的作家三島由紀夫作品中在充滿了青春生命力的同時,也迴盪著一股肅殺之氣。在他的筆下,死亡與青春,很怪異又很和諧結合在一起,散發著一種奇異的色彩。與其他作家不同,比如曹雪芹,《紅樓夢》裡寫盡了眾多妙齡女子的香消玉殞,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一個紅樓悲劇。而在三島筆下,卻大部分為身強體壯,充滿著生命力的青年男子,比如《愛的飢渴》裡的三郎、《午後曳航》中的龍二、《憂國》中的武山中尉、《奔馬》中的飯沼勳。


三島由紀夫:身體羸弱的人不配談青春與虛無

《奔馬》

一、作品中的殘酷美


三島由紀夫:身體羸弱的人不配談青春與虛無

電影《金閣寺》劇照


三島由紀夫曾經說過:“美之所以為美,就是因為它死亡。”他筆下的主人公,尤其是男性主人公,都在最充滿青春激情的生命力時刻為了心中的信念勇敢選擇了死亡,用自定義的自主性死亡來定義青春與美。在三島的作品裡,幾乎眾多壯美的死亡都是帶著一種宿命論,死亡在三島的文字裡不代表恐懼,而是一種美麗令人嚮往的美學價值觀。

《金閣寺》主人公溝口從小就幻想著金閣寺的美,而戰爭過後,他又渴望自己與神往的金閣寺共同焚於戰火。“世上沒有什麼比金閣更美的了。”金閣寺在戰爭中倖免於難,他想象自己親手去毀掉它,然後再毀滅自己。這實際上就是一種主人公的審美幻想,渴望殉身於美。《午夜曳航》中,少年們將自己崇拜的偶像水手龍二毒死,原因僅僅因為偶像想要離開大海,而少年們認為如果龍二離開了大海,就失去了英雄的榮耀,只有死亡才能保持偶像自身的完美。《奔馬》中的主人公激進的右翼青年飯沼勳,對社會的道德淪喪痛心疾首,他試圖改變社會的活動失敗之後選擇了暗殺財屆大亨,然後自殺。三島的作品,尤其後期,他的死亡美學趨向於為理想殉身的壯舉。他認為美的極致就是死亡。就像他說的:“死亡這一觀念在我的作品中總是最甘美的母胎。”

二、死亡美學的形成原因


三島由紀夫:身體羸弱的人不配談青春與虛無

《假面的自白》

剛出生滿四十九天的三島由紀夫就被臥病在床的祖母抱到自己的房間撫養,不管是餵奶,還是和母親一起出去散步都要經過祖母嚴格的規定,五歲的三島就得了一種“自我中毒”的疾病,和行將就木的老人生活在一起,他敏感又纖弱,每當發病時,身體就呈現出假死狀,假死的自己與衰老的祖母,童年的他就擁有了死亡的體驗和想象。在他的早期作品《假面的自白》中,三島就曾經描寫了當時的情形:”我歪扭著身子,想象著自己戰死或被殺時的情形,從中感受到一種愉悅。那種被擊中後死去的狀態中,有一種妙不可言的快感。”童年的死亡體驗與生活成為他文學創作的源泉,而他錯位的美學觀,也將死亡轉變成美學觀念的載體,並進一步成為他的人生理想與行為準則。在《青春的倦怠》一文中也寫道要克服人生的倦怠,處理青春與人生的不平衡,就需要體育運動來消耗掉人生過剩的能量,隨後在愉快的疲勞裡思考問題,這才能取得平衡。所以希臘的行程讓三十歲的三島由紀夫十分崇尚希臘運動之美,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體魄健美的青春少年。擁有著強健的體魄的年輕生命的死亡,更加驚心動魄,用死亡的形式將美如同希臘雕塑一般保持住,並推向一個極致的方向,實現死亡與力量美的融合。


三島由紀夫:身體羸弱的人不配談青春與虛無

《徒然草》

同樣,日本的物哀文化傳統也影響著三島由紀夫的文學創作。在日本文化中,死亡並不代表著消亡,而是更多被認為是生命的一種昇華與永存。如同日本的神,萬物都是神,山川草木都同樣感受宇宙自然的規律,所以死亡並不是人生的消亡,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天地之間。日本古老的作品,形成鎌倉時代的隨筆作品《徒然草》裡寫道:“

壽命長則受辱多,四十歲是辭世的理想年齡。”受日本古典主義作品《葉隱》影響極大的三島由紀夫也接受了裡面的死亡精神並進行身體力行般解讀,常住死身,死與身心同住,萬一生死蒞臨之際當即選擇死。這種主動決絕的死亡是被三島所推崇的。他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對年輕之死的讚美與嚮往,也促使他在離開了大正時代,走進了昭和時代不適應的自己,在看到自己國家戰爭的落敗,自己文學理想與精神支柱的崩塌,導致他在四十五歲採用了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我想永遠地活下去。”在文學史上,很少有作家身體力行將自己的美學觀念貫穿作品與自己的個人的人生。三島由紀夫將自己的身體也鍛鍊成如希臘絕美少年,拍照拍電影寫劇本,他將自己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模樣,也活成了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包括他的死亡。在他認為的悲壯與殘酷中,在一片血色裡達到他認為的美與死亡的極致,尋找傳統與古典,美與死亡永遠是三島由紀夫所向往的真正的生命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