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遊,戴口罩,帶乾糧,不出國,不聚餐,避免人群扎堆觀景!

五一出遊,戴口罩,帶乾糧,不出國,不聚餐,避免人群扎堆觀景!

“五一”假期可以去哪兒旅遊?李蘭娟院士回應了!

五一出遊,戴口罩,帶乾糧,不出國,不聚餐,避免人群扎堆觀景!


五一出遊,戴口罩,帶乾糧,不出國,不聚餐,避免人群扎堆觀景!


“五一”連休5天的消息登上熱搜榜。這是中國自2008年調整節假日放假方案後“五一”首次放假5天,也是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的首個5天小長假。近日,浙江支援湖北醫療隊1010名隊員結束集中休養,其中包括李蘭娟院士團隊。當天,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來到浙大一院、樹蘭(杭州)醫院,受到大家熱烈歡迎。

李蘭娟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五一”小長假可以適當地去人員不集中的地方旅遊、休閒,目前疫情的國際形勢還比較嚴峻,不建議出國遊,旅遊在中國還是最安全的。

“‘五一’假期可以適當走一走、看一看”

目前,國內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備受社會關注。對此李蘭娟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本身不可怕,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檢測、讓情況不明的人變得“明”起來。“無症狀感染者是隱性感染,也可能是發病的前期,有些過幾天可能症狀就出來了,這種不可怕,症狀出來了我們就能夠發現它,還有些沒有症狀最後好了、可以產生抗體了,所以無症狀感染者本身沒有什麼,就怕沒有發現是有傳染性、傳播給其他人。”李蘭娟說。她指出,要繼續加強社區人群的管理,必要時戴口罩、不要人多聚集,最重要的還是要檢測,凡是有一點可能症狀的、有接觸的都要做檢測。“情況不明的人,一定要讓他情況‘明’,讓他被發現。”  就民眾關心的“‘五一’假期能否出遊”問題,李蘭娟說,在做好防疫情輸入、反彈的工作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復學以及適當的旅遊都是可以的。“大家應該利用這個節日好好的休息,也可以適當的到人員不是集聚太多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在全球疫情形勢下,在中國旅遊還是最安全的。”

“只有世界疫情得到控制,中國疫情才能得到控制”

五一出遊,戴口罩,帶乾糧,不出國,不聚餐,避免人群扎堆觀景!


五一出遊,戴口罩,帶乾糧,不出國,不聚餐,避免人群扎堆觀景!


五一出遊,戴口罩,帶乾糧,不出國,不聚餐,避免人群扎堆觀景!


鍾南山院士說:“如何處理復工復產和防控的關係非常不容易,要非常謹慎,一步一步走。實際上非常考驗我們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行政能力,考驗我們的醫療防治水平。”不要怕出現一例、幾例病例就又走回頭路,我覺得要堅持往前走。出現個別感染者並不奇怪,要做的是把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張文宏:旅遊場所“吃飯的地方”最危險,提倡自帶乾糧

“五一”出遊可以,各大旅遊場所最怕什麼?吃飯的地方。所以在這個非常時期,提倡“健康出行”,比如自帶乾糧,避免人群扎堆就餐。

關於當下全球疫情形勢,李蘭娟認為,“國際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我們應該按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把中國的技術、經驗與國際共享。只有世界疫情得到控制,中國疫情才能得到控制。”她表示,“對海外華僑及留學生而言,要儘可能留在家中,不去外面人多、有傳染風險的地方。出去必須戴口罩,當心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一旦有不舒服症狀要儘快去醫院,平時注意勤洗手和環境衛生。”

文旅部、衛健委:疫情期間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4月13日聯合印發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通知要求,旅遊景區要建立完善預約制度,推行分時段遊覽預約,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旅遊,嚴格限制現場領票、購票遊客數量,做好遊客信息登記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