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出生於1906年的本田宗一郎,在15歲的時候加入了東京的自動車修理業,懷揣報效祖國和對機械的熱愛,在1948年投入100萬日元,創立了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在本田摩托車發展的過程中,誕生了諸如1949年製造的首款車型Dream D,12年之後的1961年在本田WGP賽事中發動機轉速達到14000轉的本田2RC143賽車。源於對摩托的熱愛和對本田摩托車發展史的好奇,我前往日本參觀了本田位於茂木的摩托車博物館。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整個博物館分成了三層,每一層除了主題的摩托車演進歷程介紹和展品陳列外,還有少部分的汽車展品。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在沒有高科技技術加持的年代,面對緊湊的車身和狹小的空間要提升摩托車的動力輸出,最有效的手段是提升發動機的轉速以獲取更好的功率表現。在1961年以前,本田競技用摩托車的發動機轉速都在5200轉至12000轉之間,直至2RC143的出現,讓本田競技用摩托車的轉速達到了14000轉。

tips:本田早期競技用摩托車的里程碑車型梳理

1954年,初次參加國外的摩托車比賽,所用的賽車是兩檔、125cc排量的R125摩托車

1959年,開始參加著名的曼島TT賽事,誕生了直列四缸,250cc排量,38馬力的RC161S賽車

1965年,誕生了首款50cc排量,採用雙缸設計的RC115賽車,發動機達到了恐怖的20000轉,在同期的國際賽事中斬獲了很多獎項。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摩托車的騎行人處在開放式的環境中,對於人員的保護除了頭盔和護目鏡之外,還有著裝。上圖為60年代的摩托車賽用車服,沒有緊緻的包裹和高科技材料的護具裝甲,更多的作用是保暖和防火。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與之相比較的是在民用領域,從1949年到1959年本田家用摩托車的發展所呈現出的明顯特徵也是發動機的轉速的不斷提升。從早期的E型車的5000轉提升到了後來的CS71型的8400轉。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1966年推出的CL125發動機轉速首次達到了10000轉。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1970年,首次推出跨界越野車SL350.

被國內玩家所熟知的本田CB系列初代車型誕生於1959年,在50年以前的今天為了迎合歐洲玩家的重機需求而研發的CB750便達到了67馬力。而在1983年推出的CB1100車型首次超過100馬力達到了110馬力,成為空冷(依靠空氣為發動機散熱)時代CB車系下最大排量的車型。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1992年水冷CB400應該是國內摩托車愛好者瞭解並愛上本田CB系列車型的開源車型。因為其可靠的品質和良好的性能,被譽為“騎不爛的CB”。在同期除了400系列車型外,還在2010年推出了CB1100復古車型,目前這款車在國內正規的大貿渠道可以買到。


帶著”撞風“的夢想--本田摩托車博物館一日遊


與CB系列同期被國內摩托車愛好者所喜歡的還有CBR系列,初代誕生於1992年,憑藉其出色的操控和前衛的外表,被廣大騎行發燒友所喜歡。首次亮相於2002年摩托GP賽事,即拿下全年16站14站勝利佳績的本田RC211V賽車,其製造原型車就是CBR1000RR車型。為我們所熟知的摩托GP超級偶像車手Valentino Rossi,以全年11勝的成績坐穩年度冠軍車手一舉成名,踏上職業頂峰旅程所駕駛的車型便是RC211V。時間推至2019年,93年出生的西班牙人馬奎斯拿到了摩托GP的第八座冠軍獎盃,他駕駛的車型同樣是本田的RC213V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