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寸金蓮”,15歲因小腳嫁入大戶,90年來只給丈夫看過

記憶中發小的奶奶有著一雙小腳,走起路來非常的慢,個頭不高,身形瘦小,我們都叫他四奶奶。老人喜歡在夏天的時候做肚兜,而肚兜上的花紋都要自己一針一線的繡上去。

相比較,我奶奶的年紀比四奶奶要小十幾歲,是個有著20幾釐米大腳,身高170的老人。後來才知道那樣的小腳叫做纏足。

最後的“三寸金蓮”,15歲因小腳嫁入大戶,90年來只給丈夫看過

纏足古已有之,至宋朝成形

關於纏足的起源有很多說法,至今依然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從很早開始中國就已經有了女子裹腳的傳統。

第一種說法認為起源於隋朝隋煬帝時。民間有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全家都死在了隋煬帝的暴政下,所以在他東遊江都時,吳月娘打算趁此機會為家人報仇。

於是她帶著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小刀,用布裹著腳把刀藏於腳底,然後在鞋底刻了一朵蓮花,這樣走起路來就會步步生花。隋煬帝隨即中計,吳月娘近身後便抽出小刀刺向隋煬帝,因躲閃不及刺傷了胳膊。從此後隋煬帝下旨,裹腳女子一律不得入選後宮選美,民間女子為了不入宮紛紛效仿。

最後的“三寸金蓮”,15歲因小腳嫁入大戶,90年來只給丈夫看過

第二種說法認為起源於五代十國時的南唐,大家都知道南唐後主喜歡詩詞喜歡歌舞。所以那就為後宮中的一個舞女定製了六尺高的金蓮,命她用絲綢將腳纏成月牙狀,再穿上華服起舞,美若天仙。所以纏足之風在後宮中流行開來。

第三種說法認為起源於北宋,這也是被公認、有史可考的。據《鶴林玉露》記載,宋朝最早的纏足起源於皇室和上流社會。“理宗朝,宮人束腳纖直”,就是《宋史·五行志》中關於宋朝皇室和宮中女子纏足的記錄。

到了南宋時,纏足已經形成一種風俗,到了南宋末年,小腳已經成了女性的通稱,直至明代進入了盛行時期。

最後的“三寸金蓮”,15歲因小腳嫁入大戶,90年來只給丈夫看過

纏足之風盛行之下,多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優越感作祟

與後世不同的是,宋代女子競相纏足都是自發的行為,除了受封建思想禁錮之外,主要是為了滿足當時社會男性的畸形審美,甚至經常寫詩讚美女人的小腳。

蘇軾的《菩薩蠻·詠足》中將女子的小腳稱為“宮樣”,“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就說出了北宋時的男人們的對小腳的讚美,認為腳纏的越小越美。雖然蘇軾也曾站在批判的立場上,但仍然不免有欣賞的成分。

無獨有偶,辛棄疾也曾作《菩薩蠻》:“淡黃弓樣鞋兒小,腰肢只怕風吹倒”。纏足之後的女子走起路來搖搖欲倒、弱不禁風,看上去楚楚可憐,正是這種狀態讓宋朝的男人們有了一種優越感。

最後的“三寸金蓮”,15歲因小腳嫁入大戶,90年來只給丈夫看過

“三寸金蓮”:明代纏足言必三寸

如果說宋朝時的纏足僅限於對女性舞姿和體態的欣賞,那時的纏足也只是將雙腳稍加纏裹,比正常的腳稍微纖小一點。那麼到了明代時纏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女性美醜的標準。

“狸紅軟鞋三寸整”、“廉前三寸弓鞋露”,明代時對於女性的纏足可謂講究頗多,除了要求

女子的腳小之外,還要弓。“腳小能遮三分醜”,更是成了那一時期女人們的至理名言。如果纏足超過了三寸,不但被人嘲笑,還嫁不出去。

到了清朝,雖然滿族人入關後禁止纏足,但仍阻止不了民間女子對纏足的執著,甚至有了“男降女不降”的說法。當然也有反對纏足的女子:“三寸弓鞋自古無,觀音大士赤雙趺。不知裹足從何起,起自天下賤丈夫。”但畢竟是少數,纏足已經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社會階層了。

不過幸好毛主席時真正消滅了小腳,女性得到了解放。

最後的“三寸金蓮”,15歲因小腳嫁入大戶,90年來只給丈夫看過

最後的小腳老人,最後的三寸金蓮

莫言曾在諾貝爾獲獎感言中,說了一段關於母親的小腳的遭遇:“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隨著母親去集體的地裡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

本以為這樣的老人已經隨時代而去,然而她們的形象依然歷歷在目,她們當年纏足時的痛苦依然是心中的痛。

“姥姥兩歲時開始纏腳, 她的母親先將除拇指外的所有腳趾向內彎曲貼在腳底, 接著用一條二十尺長、兩寸寬的白布一層層緊緊裹住, 然後逼著姥姥走路……姥姥的母親就用一塊幾十斤重的扇面大磨石, 壓在她腳背上, 以折斷腳趾的骨骼。”張戎在自己的小說中寫道。

最後的“三寸金蓮”,15歲因小腳嫁入大戶,90年來只給丈夫看過

劉娘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小腳老人,如今已經有105歲了。雖然已經是民國,但是依然有著封建思想的父母認為只有三寸金蓮才能嫁個好人家。就這樣劉娘被迫進行了纏足,她也告訴自己大腳嫁不出去。

就這樣隔兩天拆開一次,在重新裹緊,直到把腳裹出來一個尖,同時還要有弓。劉孃的腳在母親的幫助下經過幾年的時間,真的變成了三寸,於是在15歲時嫁給了當地的大戶黃家。

對於那個崇尚三寸金蓮的年代,劉娘自然在婆家深受喜愛。也正因為自己的小腳,所以劉娘什麼都不用幹,恪守著封建社會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深宅大院中相夫教子。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劉娘除了春節幾乎不洗腳,而真正見過她小腳的人只有她的丈夫。

參考資料:《鶴林玉露》、《宋史·五行志》、《菩薩蠻》、《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