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岳飛《滿江紅》詞的爭辯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關於岳飛《滿江紅》詞的爭辯

岳飛廟

這是宋詞中的一首名作,誰都知道作者是岳飛。上點年紀的人不但能背這首詞,大都還能唱出原曲慷慨蒼涼的旋律,並記起那已逝的烽火歲月。即使年輕一代,通過教材和各種媒體,也都知道岳飛與《滿江紅》的關係。可以說,除了新一代在海外長大的如李玟那樣的歌星聽了《滿江紅》之後要打聽“誰作的歌詞”,有意請作者為她寫歌外,幾乎無人不知《滿江紅》系岳飛所作。岳飛與《滿江紅》就像諸葛亮與《出師表》一樣,人與作品已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

關於岳飛《滿江紅》詞的爭辯

岳飛廟

但上一世紀中期,曾有一些學者對這一層關係產生了懷疑,圍繞著質疑與辨疑頗引起了些風波。最早提出質疑的是著名學者、文獻目錄學家餘嘉錫,他在其專著《四庫提要辨證》一書卷二十三《嶽武穆遺文》條下,對於明人徐階在編此集時,所收文不足原集的五分之一,卻增收了不著出處的詩詞若干表示不滿,對於此集所增《滿江紅》詞尤提出質疑。理由為:岳飛之孫岳珂曾不遺餘力蒐集其祖遺文輯為《鄂王家集》,編入《金陀粹編》中其中無《滿江紅》詞。且此詞不見於宋、元人之記載、題詠。對此沉霾數百年,突出於明中葉的作品餘認為不可信,詞為明代書法家趙寬所書,書者趙寬有《刻滿江紅詞碑記》,但未說明所據何本,見於何書。

關於岳飛《滿江紅》詞的爭辯

《滿江紅》

當時浙江鎮守麥秀刻碑置之岳墳西廡。所以餘以為來歷不明,深為可疑。餘先生也知道《滿江紅》詞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也知其忠義之氣於世道人心深為有裨,但本著“考證之學於古書也,但欲考其文之真偽,不必問其理之是非”的原則,認為“吾何為不可疑之哉”!餘先生是本著科學原則還歷史以真面目。餘著初版於一九五八年十月,可見此為首次質疑時間。此文在學界產生一定影響。詞學家夏承燾先生實地考察了岳墳趙寬所書詞碑,並從詞作文本出發進行考辨,於一九六一年寫成《岳飛滿江紅詞考辨》一文。此文後載於夏先生詞論專集《月輪山詞論集》。夏文認為,“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一句與地理不符。

關於岳飛《滿江紅》詞的爭辯

賀蘭山景色

岳飛伐金要直搗金上京黃龍府,其地在今吉林境內,而賀蘭山在今西北甘肅,河南之西,南宋時屬西夏,非金國地區。南宋人實指宋金邊塞時多用大散關,未有用賀蘭山的。而明人倒是與韃靼族之間在賀蘭多有戰事,所以夏認為“踏破賀蘭山缺”在明代中葉實在是一句抗戰口號,在南宋決不會有此提法。因此夏先生認為此詞出於明人之手。“作者在明代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託名於歷史英雄人物,作了這首洋溢熱烈愛國精神的作品,在當時是有鼓舞人心作用的。”夏先生還據一些史料推測作者為明代邊防名將、曾參與賀蘭之役的王越。餘、夏兩人的質疑都建立在相當堅實的考辨基礎之上,但似乎未能提供鐵定的證據。

關於岳飛《滿江紅》詞的爭辯

岳飛紀念館

此後雖也有作者作過考論,也未見有新材料可佐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滿江紅》的真偽問題掀起了一個討論熱潮,港、臺都有學者參與。與餘、夏兩先生持不同觀點者中以鄧廣銘先生為最具代表性。鄧先生是宋史專家,著有《岳飛傳》,於宋詞也有精深造詣,著有《稼軒詞編年箋註》。他寫有《岳飛的滿江紅〉不是偽作》一文,刊於一九八一年第三期《文史知識》上。鄧先生認為嶽霖、岳珂兩代人未蒐集到《滿江紅》詞,不能就斷定它是假的。他舉例南宋趙與時所編《賓退錄》中收有岳飛一詩,也是嶽霖、岳珂未收錄的。這是遺漏的實證,不能排除《滿江紅》是他們當時沒收到的可能。

關於岳飛《滿江紅》詞的爭辯

岳飛雕像

​鄧從岳珂所編《家集》中嶽飛的一些文章及上述《賓退錄》中的嶽詩,與《滿江紅》從語意上作具體比較,認為其中所表達的思想全都相同。關於“賀蘭山”與當時地理形勢不符這一疑點,鄧認為“岳飛在這裡是泛寫,不是實指”。應該說鄧先生的辨駁並非無理,但卻也仍未能有力地廓清餘、夏提出的疑點。鄧文中還談到了一個問題似也值得注意。夏先生六一年赴京時曾與鄧談過自己的考辨文章,鄧認為不宜發表,理由是岳飛與《滿江紅》在今天已不可分了,貿貿然加以否定,有些煞風景。而夏老認為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對岳飛此詞很反感,如果斷定非嶽所作,可解決這一問題。從中可以看出即使如夏鄧這樣十分嚴肅的學者,在學術活動中仍難免絲毫不受政治甚至個人感情的影響。《滿江紅》詞真偽迄無定論,今仍繫於岳飛名下,但不可不知關於此詞曾發生的爭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