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小說誕生之初五十年裡的發展

在愛倫.坡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偵探小說無人問津,更加談不上什麼發展。這個時候,幾個大洋彼岸的偵探小說愛好者站了出來。他們八仙過海,改良了愛倫.坡的創造,避免了這種文體在誕生伊始便被唾棄的命運。這批愛好者人數眾多,在此不一一列舉。我們只關注其中最有名、貢獻最大的三位。

偵探小說誕生之初五十年裡的發展

第一位的名氣如雷貫耳。他是一代文豪、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大師査爾斯.狄更斯。很多讀者都不知道,這位大師對於偵探小說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由於創作理念的差異,狄更斯對於偵探小說有著更深刻的思考。因此,他的相關作品中,也體現出了更強烈的思想性。

偵探小說誕生之初五十年裡的發展

創作於1853年的《荒涼山莊》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算不上偵探小說,卻對偵探小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主人公巴克特探長熟悉那些犯法者,對他們的習慣瞭然於胸。更重要的是,他對於罪犯者有著一種人文主義關懷,並因此得到了這一階層的尊重。毫無疑問,他的推理能力比起杜賓先生差了不止一個檔次,但他更人性化,更能被讀者接受。後來很多偵探的塑造都參考了巴克特探長。

偵探小說誕生之初五十年裡的發展

狄更斯的好友、英岡人威爾基.柯林斯同樣貢獻良多。比起良師益友,柯林斯對於偵探小說的幫助可能更具象、更重要一些。讓柯林斯青史留名的是創作於1868年的《月亮寶石》。《月亮寶石》成為公認的史上第一部優秀的長篇偵探小說。《月亮寶石》的故事其實並不複雜:月亮寶石是一顆世代相傳的印度鑽石。一個英國軍官從印度佛寺掠走了這顆寶石。於是,這顆價值連城的寶石便傳到了英國。此後,這顆受到詛咒的寶石奪走了許多擁有者的生命……

偵探小說誕生之初五十年裡的發展

《月亮寶石》對於情節的佈局是開創性的。作品釆用多視角敘述模式,身份不同、立場不同的人物從自己的角度講述所見所聞,案情由此展開。這種模式在今天看來稀鬆平常,但考慮到這是誕生在一百四十多年前的作品,就不得不對創作者肅然起敬了。這種處理使得故事變得更加複雜而有趣,讀者要面對更多謎團,作品的吸引力得到了保障,邏輯的嚴謹化和思想的深刻化也有了操作平臺。

偵探小說誕生之初五十年裡的發展

謎團的設置和解謎的過程是偵探小說最基本的特徵。因此,這個環節也需要後來的追隨者們不斷“呵護”。在這一點上,一位法國人起到了表率作用。這個法國人名叫埃米爾.加博里奧,史上第一位偵探小說領域的暢銷書作家。加博里奧對警察工作頗感興趣,不僅對保安局的運作情況瞭如指掌,還對審訊法官和地方警察的職能一清二楚。因此,他的作品中有了之前偵探小說中不具備的元素一豐富的方法論。這些方法論在《勒魯菊血案》中的偵探塔巴勒老爹身上就有所體現,而最極致的展現,無疑是創作於1868年的代表作《勒考克先生》。

偵探小說誕生之初五十年裡的發展

勒考克是第一位有著科學的、系統的偵破方法的偵探。他擅長觀察,精於易容術,對於追蹤術也有著獨特的理解,獲取指紋、腳印等蛛絲馬跡更是手到擒來。不可否認,這個人追逐私利、自高自大,但他的確有這樣做的理由,他高超的偵査技巧屢屢令罪犯無所遁形。勒考克的出現是里程碑式的,他為已經逐步建立的偵探世界觀尋找到了方法論,保證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體面地生活在世界上。

偵探小說誕生之初五十年裡的發展

在愛倫.坡之後,偵探小說能夠“堅持”到那個黃金年代,諸多天才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査爾斯.狄更斯讓它變得更具內涵和思想意義;威爾基.柯林斯奠定了情節佈局的模式和技巧;埃米爾.加博裡奧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調査方法,讓偵探們從空談家成為了實幹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