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鍊巡察利劍 做深政治監督

2019年,是穩中求進、深化政治巡察的一年。

這一年,市委完成第五、第六、第七輪巡察,先後巡察42個市直單位、6個經濟開發區(園區),對6家市直單位“回頭看”,對12個貧困鄉鎮、31個貧困村開展提級巡察,市級累計巡察77家黨組織,完成全覆蓋任務的80%。

這一年,市委巡察機構累計發現“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1378個,幹部問題線索134件257人,巡察震懾、遏制、治本作用充分發揮。

扛鼎擔責 下活聯動“先手棋”

強化政治擔當,堅持以上率下,市委堅決扛起巡察工作主體責任,通過市委常委會、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會等部署工作、聽取彙報、研究問題。

計熟事定,舉必有功。堅持“五先五後”攻堅法,緊盯脫貧攻堅大局,聚焦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精心制定巡察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推進巡察監督有形、有效全覆蓋。

認真落實巡察工作“雙彙報”、市縣黨委書記點人點事報備制度,持續壓實責任、傳遞壓力。

上下聯動,雙劍合璧。市縣巡察總體佈局一體謀劃、工作安排一體部署、制度建設一體規範、隊伍建設一體落實、監督力量一體調度、巡察成果一體運用,突出“時間聯動、內容聯動、機制聯動、措施聯動、隊伍聯動”,著力構建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問題共治、效應疊加工作格局。

建章立制,配強隊伍,推動巡察工作規範高效。

加強巡察制度建設,出臺推進巡察工作規範化建設實施意見,制定典型問題報備、巡察工作約談等10餘項制度。

按照“一辦四組”或“一辦五組”模式,協調解決市縣巡察機構行政編制91個,配備巡察干部81名,調整充實市委巡察工作組長庫96人、人才庫132人。

創新方式 提升監督“含金量”

擦亮巡察“利劍”,發揮政治巡察“顯微鏡”和“探照燈”作用。

突出“兩個維護”,聚焦政治責任,“對焦”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落實巡視巡察、主題教育整改,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重點工作精準發現問題,糾正政治偏差。

注重系統巡察,採取“板塊輪動、分類進行”方式,市委第五輪巡察聚焦國有企業,市委第六輪巡察聚焦經濟開發區。

把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巡察監督重點,採取提級巡察、專項巡察、巡鄉鎮帶村居等方式,著力發現問題、推動整改,確保巡察提質增效、“足金足量”。

市委第五、第七輪巡察提級巡察24個鄉鎮、2個縣直部門、43個行政村,發現“三大問題”759個、線索255件274人。為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市委第七輪提級巡察水城縣、鐘山區貧困鄉鎮和貧困村,聚焦脫貧攻堅“四場硬仗”“兩不愁三保障”“五個專項治理”“五個100%”等開展監督檢查。

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問題,採取“推磨式”方式,市委第六輪巡察對4個縣直部門開展交叉巡察,累計發現問題52個,線索18件28人。

巡察直通到底,制定《六盤水市村(居)黨組織巡察監督全覆蓋的指導意見》,市縣兩級共巡察村(居)729個。

七屆市委以來,市、縣巡察機構共移交紀委監委、組織部門辦理問題線索1547件,立案403件,組織處理160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86人,移送司法16人。

治本固效 做好問題“整改賬”

把巡察整改作為檢驗“四個意識”“兩個維護”的“試金石”,督促巡察發現問題“銷號”整改,確保巡察成果“顆粒歸倉”。

存在問題“喊應道明”,在向黨委政府分管領導、主管部門、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被巡察黨組織及主要負責人“六反饋”基礎上,採取“集中反饋+單獨反饋”方式,督促對單整改巡察反饋問題。市委巡察組反饋問題1434個,整改完成1262個。

主動對照省委第四輪、第六輪脫貧攻堅領域專項巡視發現問題,舉一反三,制定25個方面61條問題清單,組織各縣區開展自查整改,推動脫貧攻堅政治責任落地落實。

擰緊整改“加壓閥”,倒逼“對單”真改實改,把巡視巡察整改納入紀檢監察機關日常監督“大籃子”,完善巡察發現問題督查督辦制度,對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強化督查督辦,增強整改外部推力。市紀委市監委機關和市委組織部、市委巡察機構堅持“三堂會審”“三方聯動”,跟蹤督辦突出問題,推動問題整改“銷號清零”。

不姑息大問題、不放過小問題,對能及時整改的“短平快”問題堅持邊巡邊移邊改。2019年,市、縣巡察組共下發整改通知書193份,邊巡邊移問題1141個,整改問題1128個,整改完成率達98.6%。

查糾並用、立破並舉,市縣巡察機構及時向部門和被巡察黨組織提出意見建議1785項,督促建章立制2142項。

約談倒逼“擔擔子”。因對巡察整改重視不夠、落實不力、整改不到位,6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被集體約談。

巡察監督永遠在路上,市縣巡察機構將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深化拓展巡察監督方式,促進巡察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融合,打好打贏政治巡察這場攻堅戰、持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