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全球供應鏈的中心在中國!

今天呢和大家談一談全球供應鏈,疫情爆發之後,我國確實出現了短暫的停工停產,這給全球的供應鏈帶來了短暫的斷裂和停滯。這個時候,少數國家,特別是少數發達國家提出兩種論點:第一叫脫鉤論;第二叫逆全球化。脫鉤論就是和中國脫鉤,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供應體,中國已經進入疫情狀態,如果不和中國脫鉤,本國的生產線有可能進行不下去;第二叫逆全球化,就是全球自由貿易這種體制,今天在疫情情況下出現問題了,因此我們每個國家必須回到,自給自足的生產狀態,這樣才能保證本國的生產處在安全狀態,這種論調正在議論紛紛的時候,突然疫情的震中轉移到了歐洲,後來又轉移到美國。


在這個時候中國已經進入了復工復產階段,這個時候中國把中國這個大的生產機器開足馬力,為全世界抗疫防疫提供醫療物資和醫療裝備,可以說為今天的抗疫防疫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到了這個時候,那些提出:脫鉤論和逆全球化的人突然發現。中國在全球的供應鏈當中,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不可替代的,以下的三個事實為我國供應鏈的國際地位,做出了最好的解釋。


第一,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和全國人民的打拼,我們國家建立起了全球最完善的工業體系,聯合國有一個產業分類,大的產業有41類,中產業有207類,小產業有666類,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具有所有產業門類的國家,而不是之一 是唯一,由此可見中國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當中的地位。


第二,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完備的產業鏈,既可以為國內的消費提供產品和產業鏈的供給,同時也可以為全世界的生產和消費,提供原材料的供給,因此中國是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雙重市場。第一自我消費,第二供應全球,在2018年以前全球,人均收入超過一萬美元的人口總數只有15億,僅僅跨過一年,也就是2019年,全球人均收入超過一萬美元的總人數,一下子變成30億了,這一半是哪兒來的。告訴大家:中國可以說是為了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第三,就是中國現在具有全球最好的營商環境之一,全球有最好的營商環境國家,中國處在第31位,中國的營商環境對內推動了中國,佔98%以上數量的中小企業的發展。舉例說明,2019年中央政府拿出2.5萬億人民幣減稅減費,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在對外開放方面中國施行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政策,外資企業來到中國以後,不但能夠享受到上面的政策,同時還能獲得兩個非常重要的條件:第一中國的基礎設施是全世界配套最好的;第二中國還同時可以為外資企業提供,低成本的熟練的勞動力。


以上三點足以說明,中國在全球產業供應鏈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中心地位,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替代的。今天我們可以預估到,當全球疫情控制住,整個全球各國開始經濟復甦的時候,中國的供應鏈、產業鏈,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專題的主要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