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頂科技業績忽然爆發之謎

本刊記者 吳新竹/文

得益於屏下光學指紋大規模商用及其高毛利水平帶來的貢獻,匯頂科技(603160.SH)2019年前三季度歸屬淨利潤為17.12億元,同比增長437.22%,預計全年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重大增長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無論是營收增速、毛利率還是淨利率,匯頂科技均碾壓同行,三季報發佈後不久,公司高管及大股東紛紛大手筆減持,金額高達40.32億元,箇中原委耐人尋味。

匯頂科技的經營數據不乏異常之處,公司對設備、儀器、儀表投資較少,經銷佔比高而經銷商實力較弱,結合財務數據可發現公司在2018年提前確認了較多費用,基數較低很可能是導致2019年利潤爆發的原因之一。

從近兩個月披露的專利訴訟進展來看,匯頂科技並沒有得到明顯的保護,其冠絕中外的高毛利率又能持續多久呢?

營收暴增

匯頂科技的主要產品為指紋識別芯片和電容觸控芯片,其中指紋識別芯片包括電容式指紋識別芯片和屏下光學指紋識別芯片,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7.77%。

2019年半年報指出,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以指紋產品為主,手機市場屏下指紋的商用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公司業績的最大動力。

匯頂科技的業績表現在智能手機市場及芯片競爭對手面前顯得“鶴立雞群”。據統計,2018年和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分別為14.03億部和13.71億部,分別較上年下滑4.26%和2.25%。匯頂科技競爭對手是被兆易創新(603986.SH)收購的思立微,港股的晶門科技以及臺股的敦泰、聯詠和神盾;國外上市的競爭對手為美股的新思、奇景光電和賽普拉斯,瑞典股的Fingerprint Cards,荷蘭股的意法半導體,以及韓國股的SiliconWorks和Melfas。這12家競爭對手中,6家企業最近一個報告期營業收入出現同比增長,分別是思立微、晶門科技、聯詠、神盾、SiliconWorks和Melfas,增幅超過30%的僅有思立微和Melfas。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三季度末,匯頂科技的固定資產金額為1.8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3.90%,與同屬於無晶圓廠模式(下稱“Fabless”)的集成電路企業相比處於較低水平。公司2016年IPO募集資金淨額8.01億元,涉及自用設備及軟件投入金額共計9539萬元。2018年年底募集資金使用完畢,但實際上,2016-2018年,公司除房屋及建築物以外的固定資產分別增加1101萬元、2422萬元和2942萬元,合計投入金額較原計劃低3074萬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僅購置了1883萬元除房屋及建築物以外的固定資產,公司用如此少的設備、儀器、儀表投資便實現了業績的暴增,令人驚歎。

高毛利率之謎

2019年前三季度,匯頂科技的銷售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4.73%提升至61.37%,相比之下,同行業競爭對手中毛利率超過40%的僅有思立微和神盾,毛利率分別為50.26%和41.21%,遠遠低於匯頂科技;意法半導體、賽普拉斯、聯詠、Synaptics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81.11億元、159.16億元、110.19億元、79.26億元,規模均在匯頂科技之上,但毛利率僅在20.49%-38.44%。

2019年中報披露,匯頂科技指紋識別芯片商用於華為、OPPO、vivo、小米、一加、魅族、聯想等品牌,共64款機型,電腦、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的主要客戶有華為、Dell、HP、Amazon、Google、ASUS等。從歷年年報披露來看,公司大部分產品銷售在國內,出口佔比較低,公司採用經銷與直銷兩種銷售模式,2017年和2018年,經銷所佔比例分別為55.94%和62.61%,公司上市以後未披露具體客戶的銷售金額及比例。

2015年和2016年,匯頂科技境內銷售比例分別為67.33%和82.09%。根據招股書,公司的銷售渠道主要包括整機廠商、模組廠和經銷商,與經銷商之間屬於買斷式銷售。2016年1-3月,公司向深圳市海威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威思”)和德思達(香港)有限公司(下稱“德思達”)銷售1.03億元,這兩家公司在2015年曾是匯頂科技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為1.98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17.79%。天眼查顯示,海威思成立於2012年,2015年年末的註冊資本為500萬元,股東為李海軍和孫磊,分別出資255萬元和245萬元。匯頂科技生產芯片的最後一道環節是封裝測試,完成這一工序的供應商及外協廠商主要系華天科技(002185.SZ)、通富微電(002156.SZ)、長電科技(600584.SH)、安靠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日月光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等境內企業,如果說公司大部分產品在境內銷售,那麼,海威思作為一家資金體量微小的企業,能實現近億元的買斷式經銷,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巧合的是,孫磊這個名字不但出現在海威思的股東里,還被列入匯頂科技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名單中,系公司核心技術/業務人員,二者是同一個人嗎?

2016年1-3月,匯頂科技向廈門弘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銷售3981萬元,該客戶在2015年系公司第三大客戶,銷售金額為1.14億元;2015年,該客戶的註冊資本為800萬元,股東為一名自然人,期末資產總額為2738萬元。2016年1-3月,匯頂科技還向恆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億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銷售2795萬元,該客戶在2015年系公司第四大客戶,銷售金額為1.09億元。中國臺灣商工登記公示數據顯示,恆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1月和2016年1月的註冊資本分別為5200萬和540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1225萬-1272萬元);億萊科技2015年和2016年的註冊資本分別為100萬元和400萬元,其股東為香港企業恆智電子有限公司,恆智電子的註冊資本為1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91萬元)。這樣一些企業不但成為了匯項科技的經銷商,還能實現買斷式經銷,不得不令人驚歎。

對於Fabless企業來說,專利和技術是保持高毛利率的護城河,而屏下光學指紋技術不是匯頂科技獨有的,前文提及的12家企業均具有這一技術,未來該領域的競爭依舊激烈,不排除發生價格戰的可能。關於指紋識別的專利官司近年來接連發生,而匯頂科技通過法律途徑能爭取到的保護是有限的。近兩個月披露的訴訟進展顯示,匯頂科技的訴訟請求多數被駁回。公司曾於2018年11月起訴上海思立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及深圳市蘇寧易購銷售有限公司,稱三家公司侵害其實用新型專利權,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就(2018)粵03民初4208號和(2018)粵03民初4209號兩份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公司的起訴;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就公司於2019年7月訴神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鵬泰寶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案,一審裁定駁回公司的起訴,該案涉及金額5050萬元。

費用異動

2019年前三季度,匯頂科技的銷售淨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3.47%飆升至36.60%,似乎和上年度提前大手筆開支有密切的聯繫。2018年前三季度,匯頂科技的營業收入為23.6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7.17%,銷售期間費用率卻高達33.22%,高於2017年前三季度的20.03%,也高於2019年前三季度的25.53%。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9.41%,管理費用佔營業收入的24.08%,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21.73%,分別較2019年前三季度高出1.30個、6.52個和6.33個百分點,與2017年前三季度相比,銷售費用高出3.40個百分點,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合計高出31.55個百分點。

如果說這些費用已於2018年當期及時支付給對方,則無可厚非,偏偏有一部分費用沒有及時支付,體現在現金流量表裡是經營活動流出下降,體現在資產負債表裡是除應付利息及股利外的其他應付款上升。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業總成本為21.4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1967萬元,而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為24.4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3.78億元。2018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應付款為6.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6.26億元,2019年上半年高達9.42億元。2019年上半年,以其他應付款的款項性質劃分,匯頂科技的技術服務費僅從期初的9857萬元增加至1.11億元,宣傳推廣費僅從期初的4105萬元增加至5821萬元,上市公司的技術服務費和宣傳推廣費大部分被確認在2018年?

此外,匯頂科技其他應付款中的限制性股票回購科目是企業未來股權激勵的集中反映,2019年上半年高達4.40億元,以現有員工人數1196人計算,匯頂科技人均股權激勵高達37萬元,這在A股中是極其罕見的。對於本文提出的疑問,截至發稿公司未予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