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有一幅《重屏會棋圖》,創作手法特殊,竟被稱為三重時空之作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宮舊藏。在遊覽這座博物館中,我們會看到很多珍貴文物,但為何《重屏會棋圖》能在眾多文物中脫穎而出,吸引遊客的注意呢?原來,這幅畫作的創作手法非常特殊,後人還將其稱為“三重時空”之作。

故宮有一幅《重屏會棋圖》,創作手法特殊,竟被稱為三重時空之作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故宮博物館收藏古書畫約14萬件,在觀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洛神圖》、《五牛圖》、《步輦圖》等珍貴畫作。古書畫作品千千萬,眼花繚亂無法看全。通過導遊的講解,我們會發現一幅特殊的畫,它的繪畫手法自帶意境,獨領風騷,甚至被譽為三重時空之作。

故宮有一幅《重屏會棋圖》,創作手法特殊,竟被稱為三重時空之作

這幅畫作名為《重屏會棋圖》,它是五代時期周文矩的作品。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南唐中主李璟及其兄弟正在下棋的場景。正在下棋的景達和景逖上身正襟危坐,下身卻脫掉一隻鞋子,完全處於極度放鬆的狀態,而李璟坐在中間的位置,認真地觀察局勢。

在封建社會時期,下圍棋是古人重要的娛樂活動。後唐中主李璟非常喜歡下圍棋,甚至到廢寢忘食,不理朝政的地步。古人留下的圍棋圖很多,這幅《重屏會棋圖》的珍貴之處在哪裡呢?

故宮有一幅《重屏會棋圖》,創作手法特殊,竟被稱為三重時空之作

如果大家不仔細觀察,會以為《重屏會棋圖》只是一副普通對弈圖。但這幅畫的神奇之處在於,畫中還隱藏兩幅作品。

在李璟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屏風,屏風中的場景是:畫中的男子即將就寢,妻子將丈夫剛摘下的管帽託在手中,一名侍女正在整理床鋪,另一名在一旁服侍。而在這幅畫中,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小屏風,屏風上有一幅《大好江山圖》。

故宮有一幅《重屏會棋圖》,創作手法特殊,竟被稱為三重時空之作

“畫中套畫”很常見,但《重屏會棋圖》卻應用“三重畫”的繪畫方式。這三種看似不搭的畫面,通過空間重疊被融到一幅畫中,最妙的是這幅三重套所展示出的場景和故事具有因果線,並不是進行簡單地空間重疊。

在主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投壺,李璟等人應該是結束投壺遊戲,才開始下圍棋的。侍從旁邊的桌子上有一個食盒,為李氏四兄弟提供餐食,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場景。而李璟身後的屏風,也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條線,書桌上有書本,睡覺前男子一定進行了閱讀,熟睡過去,他會進入夢鄉。而《大好江山圖》寓意,對弈的四兄弟將是南唐王朝的繼承人,在他們的領導下,國家將不斷壯大。

故宮有一幅《重屏會棋圖》,創作手法特殊,竟被稱為三重時空之作

這幅畫作暗藏一個又一個玄機,“三重時空”的表現手法,讓這幅畫更加立體,內容更加豐富,畫面更有質感,讓觀賞者想深入研究。但小編卻在這幅畫中,看到南唐王朝滅亡的原因。

在這幅畫中,對弈的李氏兄弟在李璟面前脫鞋,這是對李璟的不尊重,對皇權的不尊重。國無國法,家無家規,官員們肆意妄為,只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賞花、弄月、下棋、投壺,將主要的精力用在娛樂上,南唐又怎能長治久安,繁盛富強呢?

故宮有一幅《重屏會棋圖》,創作手法特殊,竟被稱為三重時空之作

如今,《重屏會棋圖》被收藏在北京博物院,如果大家對它感興趣,可以趁著假期去看一看。各位讀者,你們認同小編對這幅畫的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