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簡·奧斯汀(Jane Austen)的經典名作《愛瑪 Emma》四度被改編,由知名攝影師兼導演 Autumn de Wilde 執導,劇本交由作家 Eleanor Catton 來改編,是自1996年 Douglas McGrath 所執導、Gwyneth Paltrow 主演的《Emma》推出二十多年來,首個再度被搬演的 Jane Austen 作品。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2020年的全新改編,邀請到新生代演員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 擔任女主角 Emma Woodhouse、Johnny Flynn 是男主角 Mr. Knightley、電影《Suspiria》的 Mia Goth 飾演 Harriet Smith、以及影集《The Crown》裡的 Josh O’Connor 飾演Mr. Elton。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本次 Autumn de Wilde 也邀請曾以《Elizabeth: The Golden Age》一片,榮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的英國設計師 Alexandra Byrne 和美術指導 Kave Quinn 共同合作,打造出極富現代感、又不失原著幽默諷刺的優質之作。


有趣的是,Alexandra Byrne 的第一份工作,就是1995年在英國BBC電視臺為改編自 Jane Austen 小說的節目《Persuasion》擔任服裝製作,這次再度回到 Jane Austen 世界,也讓人好奇《Emma》會有什麼樣呈現?


服裝的風格年代設定


劇中的年代設定在漢諾威王朝期間、喬治王統治(Georgian era,1714年到1837年)的一段時間。Kave Quinn 分享道,導演 Autumn de Wilde 本身有一系列非常經典的喬治王時期褲裝收藏,更帶著劇組實際走訪每個取景地點勘查,讓製作過程更有當時的年代氣氛。


Alexandra Byrne 也表示由於預算和拍攝日期非常有限,劇組團隊與導演間的溝通必須非常清楚,並隨時注意訊息以及時回覆各種突發狀況。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在服裝設定的部分除了年代,接著就是顏色的選擇了。Kave Quinn 表示在場景和服裝上都受到導演 Sofia Coppola 在2006年所執導的電影《Marie Antoinette》影響,因此以粉嫩色(pastels)為主要色彩來貫穿全片,像是使用薄荷綠、淺粉紅或者鵝黃、焦橙色(burnt orange)來刻畫主角 Emma 冷靜的態度。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我和導演Autumn密切合作來發展出符合電影劇情裡的四季色階。”Alexandra Byrne解釋自己偏好運用帶點暖調的象牙白(white muslin)來當作設計主軸,但也強調這些服裝從來不是就只有一片白色那麼簡單。


透過她巧手層次堆疊創造不同深度、澎度,與輕盈的白色調、飄逸的古典裝束行程對比,讓服裝不死板無聊,成為電影的一大亮點。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不同階級角度出發


這本輕鬆的浪漫小說,同時也是一個探討階級差別的有趣故事,像是電影裡的富家千金女主角 Emma Wood house、擁有謎樣身世的閨蜜 Harriet Smith 以及貧困又愛閒話家常的鄰居阿姨 Miss Bates(Miranda Hart 飾演)就是一個三角對比。


其實 JaneAusten 一開始並不認為讀者會喜歡《Emma》這本書,因為裡頭的女主角可是整個小鎮裡最富有、最漂亮的年輕女性。在最新改編的電影裡,甚至讓 Anya Taylor-Joy 飾演的 Emma 以一頭金色捲髮、白色長洋裝現身,看起來就像某個古希臘女神,傲氣逼人又高不可攀。

Emma 的社會階級也反映在她多變的衣櫃上,無需修補衣物或把舊的衣物重新改造,不管什麼場合她總有相對應的得宜服裝。另一方面,設計師 Alexandra Byrne 則讓 Harriet 和 Miss Bates 穿著相同或類似的服裝來展現她們與 Emma 的階級鴻溝。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Alexandra Byrne表示,像 Emma 這樣的上流女子應該會有自己的裁縫師,而 Harriet 雖然不像 Miss Bates 那樣沒有選擇,但可以注意到服裝做工相對粗糙。因此 Alexandra Byrne 認為如果要說明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只需要看他的衣櫃就很清楚了,這樣的同理也可放在飾品搭配上。

儘管多數導演會刻意避開使用大量配飾,怕模糊劇情焦點,但 Alexandra Byrne 在本片中還是用了許多花俏的蝴蝶結和項鍊,來展現不同角色間的經濟地位,同時也為電影增添了帶點俗氣又華麗的獨特喜劇性。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以服裝來隱喻角色性格


其實上面提到的階級差異,從片中的小鎮裁縫店就能稍微看出設定。鎮上的女性們會前往採購緞帶、珠飾、布料等素材或配件,再自己帶回家手工 DIY 改造成想要的樣子。而在其他女子都在精挑細選的狀況下,Emma 漫不經心把玩商品的態度就更加跳脫。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此外,電影其中的一幕晚宴戲碼,用諷刺又尷尬的方式開了 Emma 一個笑話,展現她拙劣的琴藝與歌聲。搞笑之狍,也間接點出 Emma 的身份地位——她不需要熟習傳統婦女該有的家政、才藝技能或擁有獫熟婉約的特質,因為在 Emma 身上最高級的罕見特權,就是沒有婚姻壓力的束縛。

而就像海報文宣寫道的:“Handsome, clever and rich” ,Emma 的美貌在這裡也能算是一種上位者的特徵,使她就算穿得像古希臘女神般簡單素雅,仍然能吸引眾人目光——不像牧師 Mr. Elton 的厚臉皮、善於社交的妻子 Mrs. Elton,儘管黑色捲髮的造型與 Emma 相似,但配上俗不可耐蝴蝶結和緞帶等荒謬的裝飾,便能看出 Mrs. Elton太過用力想打破社會階級所造成的反效果。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Mr. Elton 和 Mrs. Elton


Alexandra Byrne 與團隊也巧妙地將 Emma 的父親從頭到腳用銀色系、綢緞面料作為服裝重點,藉此傳達給觀眾他其實不只是病弱體虛、愛捕風捉影,同時也是個重視外在的膚淺老頭。

而反觀男主角Mr. Knightley,常常在身穿正裝華服時表現出渾身不對勁的模樣,讓他有著與其他仕紳不同的氣質;從Mr. Knightley 在電影裡的舉動——像是堅持不坐馬車要自己騎馬、不在乎地位差異等——也都能看出他不以金錢衡量他人,忠厚簡樸又實際的個性。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Emma 的父親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Mr. Knightley


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其實在為有特定歷史背景的劇作製作服裝時,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將每個角色的性格納入設計,而非只組研如何讓服裝百分之百吻合時代、或使之看起來完美無缺。以《Little Women》服裝解析為例,服裝設計統籌 Jacqueline Durran 就依劇中 March 姐妹們各自的性格來打造專屬的色系,讓女孩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裡也有明顯的風格轉變。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Little Women》劇照


像是二姐 Jo 的羊毛襪、毛毯、舊式軍裝外套,都展現她不拘小節的男孩子氣,也說明了她不安於現狀的叛逆心理;而小妹 Amy 在電影中後段與 Laurie 在法國的畫室對話那幕,身穿華麗的水藍色女用裙裝與刺繡披肩,搭配粗糙的亞麻工作圍裙,展現她雖然亟欲想成為藝術家,卻得在現實考量中選擇當目的是要嫁給有錢人的淑女這種急迫心理。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Little Women》劇照


大姐 Meg 甚至在一場舞會上借了有錢朋友的低胸粉紅色禮服,當作偽裝,隱藏自己來自低層的出身,在舞會上享受當個貴族小姐的感覺。而直到 Laurie 出現告訴 Meg 他討厭這種浮誇和羽毛的裝飾,才展現出這類的偽裝其實是自身的道德標準及個人選擇,而不僅僅是一種審美觀而已。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Little Women》花絮照


這同時也反映劇中的男性——不管是在《Little Women》或者《Emma》裡——都特別的自由。他們能隨心表達喜好、意見、評論,不需特別有才華或長相,也不用特別在社交場合裡賣弄風情;對於劇中的這些女性角色而言,她們的穿著打扮都與經濟考量所相關,而那個最主要的考量就是如何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出色。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回到電影《Emma》,裡頭還有一幕是 Emma 與 Mr. Knightley 在爭論關於 Harriet 愛情選擇。內容大致是 Emma 認為只要打扮得體面高貴,Harriet 就能嫁給任何一位她看得上眼的貴族紳士;但 Mr. Knightley 則認為婚姻是要建立在愛情之上,而非虛華的外表——呼應著《Little Women》裡 Amy 與Laurie 之間的情感拉扯。

透過這幕可以看到,儘管沒有婚姻壓力、且很有想法,但 Emma 還是被當時的體制給框住了。女性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多半希望嫁入豪門、改善家計,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有各種才藝、專長,當然還要重視打扮,才能吸引富家子弟們的目光——這也點出前面提到 Emma 沒有半點才藝,以及她所擁有的“罕見特權”。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電影與服裝的關係總是巧妙,以《Emma》來說,幽默浪漫的情節背後也有許多值得深思的規劃安排。就像某一幕 Emma 站在壁爐前的凳子上,身穿她那如神話雕像般精美的裙裝,稍稍擺弄了裙襬以烤暖外露的背部肌膚——這個在外人面前高傲自居的大小姐,在面對自己的情感與抉擇時就跟你我一樣,也會失望、也會受傷,畢竟到頭來 Emma 也不是什麼希臘女神,只是一個渴望愛情的平凡女子而已。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從服裝看電影,探討《Emma》中女性賦權的著裝藝術


由於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緣故,原定今年2月14日上映的《Emma》目前也與付費平臺合作,包含Amazon Prime Video、Apple TV、Google Play 等,讓大家能以單片租借的方式在家欣賞,陪伴各位度過無聊居家時光,喜愛這部電影、或者有興趣觀看的你,趕快去下載來欣賞吧!


《Emma》精彩預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