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喪文化”的潮流過氣兒之後……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如今互聯網上的喪文化早已不知不覺地深入到了各個圈層和領域。這些年來,年輕人們在忙著抱怨或聲討生不逢時、地區差異、階層分化以及原生家庭等社會問題之後,終於將輿論的槍口對準了自己,他們自稱“廢柴”或者“佛系青年”,在現實這個龐然大怪面前,優雅的來了個“葛優癱”,那副生無可戀的樣子像是告訴這個世界“沒碰我,哥們就躺這兒不起來了啊”......

讓人看了還挺不落忍的。

當“喪文化”的潮流過氣兒之後……
當“喪文化”的潮流過氣兒之後……

是啊,這年月,如果不承認時間往前倒10年、20年一定比現在好混這個說法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如果否定山東河南的孩子面對高考的壓力一定遠大於東北地區的小孩兒這個事實就是沒長心;如果不承認中產階層以上的生活可能是一部分人一輩子看不到摸不著的這個看似詛咒一般的大實話就是不厚道;如果不同意很多原生家庭問題嚴重的人也許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和自己的內心和解這個宿命殘酷現實就是耍流氓啊......

當“喪文化”的潮流過氣兒之後……
當“喪文化”的潮流過氣兒之後……

仔細想想,還是因為前些年我們的國家和社會進步的太快了,大批的人通過各式各樣的手段實現了階層的跨越甚至是財富自由,大批的地方也憑藉地理優勢或者國家政策扶持從之前的一貧如洗變成了今天的高樓林立。人們想當然的認為那些年的社會是健康的,是常態,其實不然,那些以經濟建設為首要任務的階段可能一去不復返,而我們也應該學會慢下來靜下來,讓自己的內心別那麼浮躁,認真的專注的做點兒自己喜歡的事兒了。試著過上那個我們嚮往的“從前慢”的生活也是一種能力啊。

當“喪文化”的潮流過氣兒之後……

有些道理還是得再嘮叨一下。任何國家、任何時代的社會都是分層的。稍微好一點兒的社會不過是有一個上下層之間流通的通道讓人員流動而已。而放眼當今的世界,我們現在所處社會真的還不錯了。

當“喪文化”的潮流過氣兒之後……

最後一段話,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年輕人已經從和別人較勁兒、和自己較勁兒轉化為連和自己都不較勁兒了的階段,那還真是社會的進步了。生而為人,總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要學著接受或者被迫“通透”地看待生活,那這一天早點兒到來,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兒呢。畢竟這年頭,頹帥那是相當的迷人啊......

當“喪文化”的潮流過氣兒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