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此父不生此子

某年,唐玄宗準備封禪泰山,聖旨一下,山東的地方官員忙得團團轉。

歷城縣令杜豐腦子比較靈活,看得也比常人長遠,他在想:皇上一行聲勢浩大,人員眾多,難免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要不提前準備一把,遇事就手忙腳亂了。

這位老兄說幹就幹,不過他的準備方式有點特別:他打造了幾十口棺材,漆上好漆。擺在院子裡。

幾天後,御史下來檢查接待情況,一進門就看到這些棺材,大怒:泰山封禪是國家大事。你丫這TM是什麼意思??咒聖上一行早死早超生嗎?

於是下令捉拿杜豐,這位仁兄嚇得躲到他老婆的床底下,對外宣稱自己已經病死,才算躲過一劫。


兗州參軍杜鍾負責給聖駕採辦物資。他和杜豐想到一塊去了:做事必須有個提前準備。

這位老兄說幹就幹,不過他的準備方式也有點特別:他拿出2000石粟、豆,全部煮熟,然後存放到地窖裡。這樣聖駕的馬料問題就提前解決了。

哪知當時氣候炎熱,等到要取用的時候,2000石粟豆早已“皆臭敗矣”。

杜鍾也嚇壞了,打算自殺,但他自殺的方式同樣特別:他買來半夏半斤,與羊肉和著煮,然後當作毒藥吃掉。

結果吃了幾次,丫根本沒被閻王收去,反而成功增肥數斤。

值得一提的是,杜鍾是杜豐的兒子。於是有人評論:非此父不生此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