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買保險,避免這些坑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對父母而言,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也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愛護是天生的,幾乎每一對父母都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拿給自己的孩子。為人父母后,他們總是時時刻刻為孩子著想,在給孩子買保險上也不例外,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保障。

孩子買保險,避免這些坑


父母的這種心情我是完全理解的,因為我不光是一名保險經紀人,也是孩子的父親。在跟身邊的寶爸寶媽一起溝通交流時,發現了很多寶爸寶媽們共同面臨的的投保誤區,整理後在這裡分享給你,希望你再給孩子買保險時不要再去踩這些“坑”。

誤區1:沒有提前規劃,盲目購買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家庭。很普通的工薪家庭,一家三口,孩子2歲,男孩。家庭年收入10萬多點,夫妻二人都沒有購買任何商業保險的情況下,給孩子購買了兩份保險,一年保費將近1.5萬,我們可以粗略地計算一下,光孩子一年的保費支出就接近家庭年收入的15%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再把夫妻二人的保障配全了,估計一年的保費要三四萬,家庭年保費支出佔到家庭年收入的40%了,要知道這十萬不是家庭的每年結餘,而是家庭的總收入,除了交保費之外,他們還需要生活、還需要還房貸、還需要支付孩子的教育金等等。

買保險的初衷原本是想獲得一份保障,讓生活更加買好,而此時的保險確成了家庭最大的一個負擔。那請問保險的意義又何在呢?

生活中像這樣的家庭有很多,他們愛子心切,總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自己苦點累點無所謂,其實他們沒有想明白一個問題:

孩子最大的保障其實是父母,只要父母在,不管孩子發生任何風險,我相信任何一位父母都會傾其所有,哪怕是賣車,賣房都會去救孩子,但是我們父母如果發生了風險呢?孩子該怎麼辦呢?所以父母在給孩子買保險之前,應該先看看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充足的保障,並且在保費預算上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保障型產品的家庭年保費支出儘量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5%左右。並且在專業保險服務顧問的幫助下,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量身定製解決方案。

孩子買保險,避免這些坑


誤區2:只關心保費,不關心保額

我們都知道保費是您支付給保險公司的錢,而保額是發生事故後保險公司賠付的金額。由於保費的支付發生在當下,而保額的賠付發生在未來的某個不確定時間點。導致我們會更加關注當下的保費而忽略了保額。殊不知一份保障計劃是否合理有效的關鍵就是看保額是否充足。

那怎樣才能做到保額充足呢?在保費預算有限的前提下,不要去想返錢、返本、理財、儲蓄等等這些東西,一心只想保障就夠了。舉個例子:同樣是一年5000塊錢的保費,如果買不帶返還責任的重疾險能夠買到60萬保額,同樣的保費買一款既有保障又能返錢的兩全保險,那麼重疾的保額可能才只有20萬。這就是區別。

記住你從保險公司領取的每一分錢都是要付出相應的保費成本的,保費相同的前提下所謂的“全面型保險產品”,一定是在保額上面做了閹割手術。

孩子買保險,避免這些坑


誤區3:只看公司,不問條款

其實在這裡就是想糾正一個錯誤的保險配置邏輯,大多數人在配置保險時的邏輯是這樣的,先選公司,再選產品,從來不問需求。而正確的邏輯是正好相反的。

先確定需求,再根據需求再去確定險種,最後落腳到具體的保險產品上面。請記住保險公司理賠時是完全按照合同來賠付的。

孩子買保險,避免這些坑


說了那麼多,那究竟該給孩子買什麼險種呢? 如何給孩子買保險 希望你會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