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泰汽車鉅虧近93億,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問題在哪?

眾泰汽車鉅虧近93億,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問題在哪?

文|花朵財經研究院

昨天晚間,眾泰汽車公佈2019年主要經營業績。數據顯示,公司全年營收達到32.04億元,較2018年的147.64億元下滑78.3%;淨利潤則為虧損92.9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億下滑1261.96%;現金流淨額則變為令人不安的-10.17億元。

隨著業績的下滑,眾泰汽車的總資產減值35.41%,變為20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變為82億,同比減少52.86%。


1

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眾泰汽車步履維艱

就在4月中旬,有眾泰前員工表示“眾泰不行了”,隨後趕緊跳槽到了奇瑞。

眾泰汽車鉅虧近93億,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問題在哪?

無獨有偶,三月底公司副總裁鄧曉明“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並且,在公告中特別註明,鄧曉明今後“不再擔任公司其他任何職務。”

花朵財經瞭解,鄧曉明生於1960年,密西根大學博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級別高級工程師,是眾泰在2018年引進的技術工程方面的人才。在任職眾泰之前,鄧曉明就已經在美國福特汽車、土星公司有多年的工作經驗。近年回國之後,更是在重慶長安、北汽福田、重慶小康等國內二線車企擔任高級管理職務,是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重慶“百人計劃”特聘專家、北京“海聚-海外高層次人才”。

如此重要的技術人才離職,對於眾泰汽車技術積累來說,是一個重要損失。

眾泰汽車鉅虧近93億,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問題在哪?

和鄧曉明相比,同在2018年入職的60後楊健,也是具有留美經歷的汽車工程人才,在眾泰待了三個半月就走了。楊建曾任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項目工程師、產品設計高級工程師,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兼整車碰撞安全技術委員會主任,北京汽車研究院副院長、兼乘用車院院長,北京奔馳研發中心總經理、兼任研發中心項目總經理,底特律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研發和工程中心總裁、兼任集團工程副總裁。

眾泰,留不住技術人才。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的局面,是眾泰長期隱藏的問題在2020年的一次集中爆發。


2

“方向盤門”後遺症,品控失效,研發投入不足

成立於2003年的眾泰汽車,在企業發展的最初幾年確實默默無聞。但後來排在行業中下游的眾泰汽車,劍走偏鋒,陸續推出眾泰版的途銳、途昂和MACAN等車型,從而在市場中極速走紅。

由於外形酷似某其他著名品牌,業內紛紛調侃眾泰汽車是“一把皮尺走天下”,“逆向工程的代表”。

調侃的背後,是眾泰汽車銷量的豬突猛進,2015全年銷量22萬輛,2016年33萬輛,2017年31.7萬輛,進入自主品牌銷量前十。

然而,瘋狂背後的產業鏈整合卻沒有想象中的美好。眾泰的低價仿製策略,最終造成其供應鏈和品控上的短板與火爆銷售之間的撕裂無法彌合。

自2018年7月眾泰T700"方向盤門"事件後,負面批評接踵而至,在投訴榜上始終名列前茅。但T700仍只是一個縮影,眾泰旗下車型投訴問題最多的是T600,投訴問題涉及多個層面,整體產品質量不佳,涉及導航老舊、車身異響、發動機滲油、電瓶虧電、吃胎偏磨等等。

皮尺只能拯救眾泰的面子,不能拯救眾泰質量的裡子。

從2018年開始,口碑下滑的眾泰,銷量也遭遇滑鐵盧。當年全年銷量僅23.4萬輛,同比下降26.23%;2019年,眾泰的銷量更是慘不忍睹,僅15.3萬輛,同比再度下滑40.1%。

今年1月,眾泰公佈2019年業績預告,稱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60-90億,較上年同期下滑850%-1225%……

有媒體報道,自2019年10月開始,眾泰就出現了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同期,由於現金流不足,眾泰汽車曾被曝出年底破產清算,並被上游多家供應商起訴。

眾泰汽車鉅虧近93億,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問題在哪?

4月4日,眾泰汽車法定代表人金浙勇更是因未按法院判決書要求履行義務,被鄢陵縣人民法院下發了限制高消費令。

眾泰汽車鉅虧近93億,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問題在哪?

即便是沒有疫情的情況下,旗下工廠仍然處於半停工狀態,旗下經銷商也出現了無車可賣的情況。至今,眾泰僅行政部門、研究院和新能源物流部門復工,燃油車工廠仍未復工。

今年2月,在眾泰提出大額商譽減值60億之後,還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

花朵財經認為,類似的關注函,實則是在提醒投資人,注意上市公司可能產生的交易風險。

比如,眾泰在2017年收購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康眾泰”)100%股權,形成合並商譽 65.79 億元。在2018年就計提商譽減值3.2億元;但是在2019年商譽就需要計提60億元。

這就是說,不論眾泰汽車如何解釋,也改變不了3年之內收購的資產減值96%的局面。

眾泰汽車鉅虧近93億,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問題在哪?

▲圖片來源:iFinD數據 花朵財經 眾泰汽車與長安汽車研發投入對比 2015-2019

與此同時,在研發投入方面,眾泰做得也不到位。和其他車企早早準備好應對國六標準的車型不同。眾泰在國六標準推出之後,遲遲不發佈成熟的國六車型。當時其在售產品均為國五排放標準,除新能源車之外,均處於停產在售狀態。這直接導致了經銷商無車可賣的局面。

直到國六排放標準施行半年之後,眾泰汽車才發佈滿足國六排放標準的TS5車型,本來預期今年一季度投放市場。但是從市場環境和銷售渠道來看,眾泰的此款車型還沒來及“叫好”,就迎面遇上新冠疫情。

品控不好,花大價錢買了一堆垃圾,研發也跟不上。

眾泰,難。


3

2020 眾泰能否熬過艱難時刻?

2020年,車企面臨的局面更加複雜。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9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5%和 8.2%。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36萬輛和214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2%和9.6%。車市下滑對自主品牌的衝擊較為明顯。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品牌乘用車2019年銷量達840.7萬輛,同比下降15.8%。

眾泰汽車鉅虧近93億,高管離職、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問題在哪?

▲2018-2020年汽車月度銷量(單位:萬輛)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2019年出現明顯下滑。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這是我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能源汽車10年來,首次出現年度產銷負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眾泰已經錯過了進化的最佳時機。回過頭去看,眾泰在2016年和2017年處於最好的狀態,超出預期的銷量為眾泰帶來了充裕的現金流,如若當機立斷,加大製造體系的改進,而非是在資本市場上急功近利,那麼眾泰今明兩年本有希望更進一步。但現在看已經不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