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線上經濟”迎來高光時刻

買肉買菜專人配送、身體有恙在線問診、上課學習網絡直播……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大夥兒的生活帶來了諸多變化。疫情大考中,當傳統消費和產業受到較大沖擊時,互聯網行業依託其完善的基礎設施、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技術上的創新,在戰“疫”和保障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實現了成功突圍、逆勢增長,山西“線上經濟”迎來高光時刻。

根據山西省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糧油食品類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44.7%,菸酒飲料類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9.5%;一季度3家本土連鎖超市平臺交易額實現3.8億元,同比增長76.4%,比上年同期快54.0個百分點……

特殊時期消費者更傾向於線上購物 呂糧山豬線上銷量增長五成左右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宅在家的市民開始操心起“菜事”。

4月26日10點30分,家住省城長風街的張輝準時打開手機裡的生鮮APP,胡蘿蔔、西紅柿、青菜、茄子……張輝迅速且熟練地將一樣樣菜品放入購物車,然後點開呂糧山豬微信小程序,再買點兒豬肉這樣的“硬菜”,通過線上購物模式下單後,配送員會直接把商品送到小區門口,現在他已經習慣了這種日常消費方式。

疫情發生後,我省多家企業利用“互聯網+”模式開闢線上平臺,把交叉傳染的風險降到最低,“線上+線下”銷售模式成為企業利潤新的增長點。

呂糧山豬創始人師國棟介紹,2019年豬肉形勢大好,2020年若正常發展,線下銷售會穩步增長持續走高。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個規劃,由於防疫需要,呂糧山豬線下門店年後復工時間較往年推遲了近1—2個月,主要受眾群體的購買途徑也發生了變化,相較於傳統的線下購買,消費者在當下這種特殊環境下更多傾向於依託電子設備進行線上消費。

“目前,呂糧山豬線上銷售端有呂糧山豬微信小程序、美團外賣、餓了麼外賣三個平臺。”師國棟說道,呂糧山豬微信小程序是藉助當下使用頻率最高的社交軟件“微信”進行的拓展銷售,主要理念是集社交、消費、分享於一身,消費者不需要繁瑣地另外下載APP。聊天時可以點開呂糧山豬小程序,消費的同時還可以分享給親朋好友,順手就完成了購買。除此之外,消費者還可以關注呂糧山豬微信公眾號,通過推送了解呂糧山豬的文化及背後的故事。同時,在疫情時期,藉助美團及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充分拓展線上業務,在嚴格把控品質的同時,也讓消費者能安全放心地選擇產品。

踩對“風口”,線上銷售迎來高光時刻。師國棟介紹,由於肉制產品本身的特殊性,大部分消費者更傾向於根據自己的需求親自挑選,疫情前網上銷售僅能佔總體銷售的三成,但疫情期間,線下銷售停滯一段時間,線上線下權重有了明顯變化,線上銷量從之前的三成迅速增長為八成左右。

防控好才能更好地生產,那麼,呂糧山豬在生豬養殖、肉品銷售方面如何抓好疫情防控呢?師國棟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企業擁有養殖、屠宰、配送、售賣一條完整的閉環產業鏈,在防疫上從源頭開始嚴格把控,其實早在山西南山百世食安農牧業有限公司創立之初,就一直在執行入廠物品消毒、人員隔離、隔離後人員再次消毒才可進入豬舍。疫情期復工之後,企業嚴格把控,所有物品進入廠區都要進行24小時的臭氧消毒,廠區禁止進入任何肉製品和奶製品。建立三級洗消中心,建立二級轉豬站,安排固定運輸飼料的車輛。廠區員工復工後需單獨隔離14天,隔離場所每日消毒,隔離人員每天定時測量體溫並且做記錄。員工隔離結束後,在工作期間分批次用餐,宿舍從之前的每4人一間調整到現在的每2人一間。

“運輸上呂糧山豬採取隔天運輸,運輸人員每日進行體溫監測,物流車每日兩次消毒,全程冷鏈配送,以保證肉品的安全和新鮮。”師國棟說,呂糧山豬各門店銷售人員必須每日進行體溫監測,工作過程中必須統一著裝、佩戴口罩手套等,以確保售賣的安全。

太原市中小學全面開展在線教學 校外培訓機構也開始轉戰線上

原班級、原教師、原學生、原課表、原上課進度……2月10日早上7時55分許,太原市八一小學一年級的苗雨馨小朋友穿好校服,繫好紅領巾,準時打開iPad坐在書桌前,為即將開始的線上課做準備。就在這一天,太原市1.3萬多個班級、50餘萬中小學生通過“空中課堂”,在自己熟悉的班級群裡,與自己熟悉的老師和同學一起聽課、互動、作業,正式開啟了“在家上課”的學習方式。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計劃。為了保證每一個孩子及家庭的安全和健康,同時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影響,山西省教育廳於1月28日發出通知,推遲全省大中小學和幼兒園春季學期開學時間。1月29日,太原市教育局發佈通知,2月10日起,太原市中小學全面啟動“在家上課”行動計劃,開展在線教學。

然而,1.3萬多個班級的50餘萬名中小學生以及各科老師,一起湧向在線教育,是太原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無疑也是一場巨大的挑戰。

在這期間,太原市教育局聯手阿里巴巴釘釘直播、山西聯通等公司以及各個學校,推出“釘釘課堂”,包括免費的課堂直播、線上會議、校園通知和疫情上報等多項剛需服務,利用新一代的“5G+智慧教育”服務,從場景、技術、平臺等多維度賦能在線教育,推進智慧化在線課程模式的創新,實現學生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師,確保“疫時教學”安全有序。

2月17日是我省高校延遲開學期間開展在線教學的第一天,17所高校按原開學時間開啟在線教學模式。全省高校共有7萬餘名師生在“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課程聯盟”網站上線,同上《高校在線教學第一課》。當天,17所高校線上共開設課程3636門,有4630名教師線上組織教學,線上學習學生達23.4萬人次。

此外,原本主打線下培訓的諸多校外培訓機構開始轉戰線上。省城某培訓機構主打英語和幼小銜接培訓,原本有一個客戶端,用於佈置作業、家長交流等,但一直不溫不火,家長們主要還是通過更方便的微信進行交流。此次受疫情影響,這個客戶端的利用率一下子高了起來,數千人同時在線聽課,下載率也翻了番,該機構不得不加大技術團隊維護客戶端,儘量在直播上課中不出現卡頓現象。

“我們的線上課與線下課內容都是一樣的,很多家長陪孩子一起上課後反映,通過網絡‘親歷’了課堂,發現老師教得確實不錯,一點沒耽誤學習進度,所以續課時費時,每位家長都特別爽快。”該培訓機構管理層李老師表示,不少家長還給機構介紹了新同學,新學期以來,已有不少孩子加入到機構的線上教育中。

山西省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1—2月我省規模以上教育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3%,比2019年快6.5個百分點。

快遞行業成重要“民生通道” 保障百姓生活正常運轉

4月20日,山西省郵政管理局公佈了我省一季度郵政行業運行情況,1—3月,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8200.26萬件,同比增長28.35%。其中,2月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同比增長44.40%,3月同比增長53.41%,增速明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快遞行業成為重要的“民生通道”。

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市民停下了外出消費的步伐,而既可以滿足居民生活所需又能降低人員聚集風險的網購則愈加火熱。生活用品、蔬菜水果、孩子的學習書籍等都在線上購買,快遞送到家,這是近段時間來許多市民的生活寫照。

“最近一段時間,我是我家買菜的主力軍,每天在全球蛙、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等各個生鮮電商平臺上搶當天的新鮮水果和蔬菜。”“90後”原維傑說,自己在手機上定了好幾個鬧鐘,搶了不少特價蔬果,老媽直誇他。

而“80後”耿丹也手把手教會了媽媽網購,“我媽和她身邊的幾位‘50後’閨蜜最近聊的都是拼多多、蘇寧樂拼購,今天拼個抽紙,明天拼個拖把,每天都有短信提醒取快遞。”

雖然“宅”在家裡,但“網購”卻讓百姓生活基本保持著正常的運轉節奏,只要打開手機下個單,就會有辛勤的快遞小哥將其送到你面前。

“疫情期間我們沒有休息,1—3月業務量同比增速125.7%。”山西順豐快遞小哥梁浩,每天戴著口罩穿梭在省城街巷,把包裹送至顧客指定地點。“印象最深的是今年除夕那天,營業點收的件翻了番,來自個人、網店的訂單像雪花一樣飄過來,快件堆了一地。”

同時,中通快遞也於2月10日全面恢復正常運行模式。一季度,日均派件量120萬件,收件量22萬件,同比增長了50%。

此外,防疫期間,各大快遞公司第一時間響應需求寄送物資,太原郵政共受理海外寄遞防疫包裹13000餘個,包括口罩、手套、防護服、中成藥等物品;臨汾郵政向海外郵寄防疫物資8600餘件;陽泉郵政承擔起100箱總價值2萬元的“僑愛心防疫包”的寄遞服務。

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診療” 開闢我省抗疫“第二戰場”

抗疫防疫期間,互聯網醫療平臺迎來發展新機遇。我省重點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診療”,幫助實體醫院實現除面診和檢查環節以外的院內全業務流程互聯網化,同時還減少患者去醫院感染風險,打破醫療資源地域限制,成我省醫療抗疫的“第二戰場”。

山西晚報記者瞭解到,太原市人民醫院在健康山西平臺開展了免費的線上諮詢服務,進一步減少群眾盲目就醫,避免交叉感染。醫院第一時間整合醫療資源,充分藉助互聯網平臺,現已有190餘名醫護人員開通了在線問診,涵蓋了所有臨床科室,患者通過健康山西即可在線問診。

“首先,患者找到需要問診的科室及醫生,點擊在線問診,將病情進行描述,上傳相關檢查圖片,點擊就可在線免費問診。醫生會第一時間收到患者的問診短信,及時進行病歷診斷,給出治療方案。”太原市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梅慧敏提醒,患者如遇到急重病,或者病情發生變化,請及時到醫院現場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山西省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省重點互聯網醫療平臺實現交易額5.1億元,同比增長148.9%;全省醫藥類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190.3%。

疫情期間,在公共服務領域,我省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打造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城市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在疫情防控中,圍繞鐵路、航空、教育、三大電信運營商等大數據,開發上線“湖北入晉人員管理APP”,動態掌握由湖北來晉、回晉、途晉人員情況,降低輸入型疫情。建立疫情防控遠程會診系統,集中全省頂級醫療專家團隊,對16家定點醫院病患進行會診。(許晶晶 郭燕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