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知名民間藝人筱金枝小傳

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在熱河北部地區,提起筱金枝的名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是皮影戲、二人轉和評劇界頗享盛譽的名角。

筱金枝原名叫胡振英,一九O五年出生於赤峰市喀喇沁旗牛營子鄉段家營子村的一個窮苦農民家庭。兩歲之時母親就撒手人寰,由九歲的姐姐拉扯長大。迫於生活的壓力,在她十一歲那年,姐姐便忍痛將她送到本鄉西山根村老王家作童養媳,嫁給比她大十一歲的王選為妻。王家的日子過得也很拮据,常常填不飽肚子。為生計著想,振英十五歲即開始拜於家營的宋貴為師,學習二人轉的演唱技藝。

赤峰知名民間藝人筱金枝小傳

在宋家班學藝的同門師姐妹有金葉、金鳳、金香、金花等,胡振英歲數最小,所以得了個藝名叫“筱金枝”。筱金枝不識字,學戲全憑死記硬背,在這種情況下,她學了三十來個地蹦子(二人轉)傳統劇目,其中的艱辛程度可想而知。因為和宋貴夫婦不和,一年後筱金枝又轉投錫泊河東岸著名的落子藝人王大傻子為師學戲,演技得到明顯的提升。

筱金枝出徒後自行組織班社唱戲。和她在一個班唱戲的人員有張哈拉子、李忠、揚冒春、吳振林、錢大均等。經常演出的二人轉劇目有《回杯記》、《過江》、《站花牆》、《古城會》、《王寶釧》、《秦雪梅弔孝》、《借女弔孝》、《紅娘》、《西廂記》、《挑袍》、《禪宇寺》、《寡婦哭墳》、《茉莉花》等七十多出。

當年赤峰一帶的二人轉藝人一般都兼演皮影戲,筱金枝也不例外,她白天唱二人轉,晚上唱皮影,業務忙得很。當時很少有女演員唱皮影,這樣筱金枝唱得皮影就顯得特別新穎,受到觀眾的熱捧。她演出過的樂亭皮影的影卷有《瓦崗寨》、《五女興唐》、《雙鋒劍》、《金藤玉柱》等。就這樣年復一年地在遼西、熱北、赤峰地區活躍了三十多年。

赤峰知名民間藝人筱金枝小傳

筱金枝的嗓音甜美、富有磁性,表演活潑可愛,深受廣大農民的青睞,剛滿十八歲就已名滿整個熱北地區,稱得上民間藝人中的姣姣者。無論在哪裡唱戲,一聽說有筱金枝,方圓二三十里的農民都紛紛趕來一睹為快。看完這個臺口跟到下個臺口,連看幾個臺囗還是看不夠。

筱金枝的名聲傳到了喀喇沁旗王府王爺耳中,王府請她來給王爺演戲。演出的時候,小王爺還親坐九龍口為筱金枝打鼓伴奏。筱金枝在熱北一帶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筱金枝在舊社會演出的二人轉都是傳統節目。解放以後,她還演出過《血淚仇》、《小女婿》、《劉巧兒》、《劉胡蘭》、《上夜校》、《小二黑結婚》等許多現代劇目。

赤峰知名民間藝人筱金枝小傳

筱金枝飾演《紅娘》中的鶯鶯

一九五五年,赤峰縣把流散的部分民間藝人組織起來,成立了“昭蘇落子班”,筱金枝成為該班的領導成員和業務骨幹。這一年,熱河省舉行全省文藝匯演。她和李忠演唱的《李逵奪魚》獲得大獎。之後,在“昭蘇班”的基礎上,組建了合作社性質的“百花劇團”。這個劇團後來以演唱評戲為主,從此,筱金枝又改唱評戲。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九六八年,百花劇團被解散,筱金枝返回原籍,到喀喇沁旗牛家營鎮敬老院安度晚年。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四日,筱金枝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