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孩子的“假努力”

一位網友私信我談及“我有一位高中男同學,學習特別好,一直唸到博士,娶了另外一位女博士生為妻,生下了一個孩子。孩子學習也特別努力,下課問問題把老師都問煩了,結果高考200分,你說這是不是智商問題?”


表面看,這個孩子有如此高知的一對父母,這麼認真的學習態度,結果高考四門課考了別人一門課的成績,好像的確說明這孩子智商有問題。當然,撇開這個家庭有可能出現的先天遺傳因素,就我的經驗來看,他們有極大的可能遭遇的孩子的“假努力”。

謹防孩子的“假努力”

我先說說什麼是“假努力”。“假努力”其實是某些孩子在高智商、高情商的條件下,為了掩蓋懶惰,逃避責任而對老師和家長主動實施的一種“示好”。先說個反面的例子:據我媳婦說,她從小就是個“直腸癌”,學習並不好,老師也不待見,主要是因為她——想不出來就一句也不說;哪道題不會就一句也不寫;周圍人都在打小抄,答案遞到她眼前她也不抄,把會寫的寫完,就爬桌上睡覺,結果考試不及格經常被老師批評。

她就是這樣一個“不變通”的性格,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但是說實話,她這前半生沒少吃虧,現在也經常吃虧,估計以後還有不少虧要吃。所以我常說她“品格很高”,但是“智商低”、“情商低”,可以作個好媽媽,但是工作中從不受領導待見,“不得煙抽”!

反觀我所教過的很多學生,其中有一類人:學習很差,上課幾乎從不聽講,作業也是一塌糊塗,基本來學校就是度假的。但是他們“臉皮很厚”,經常主動找老師聊天,性格也很開朗,我因為學習批評過他們之後,他們沒有怨恨,也沒有沉淪,而是在積極尋求改變,只是這種改變不是我所希望的。

例如:他們會問我這樣的問題——“老師,‘字典’這個單詞用英語怎麼拼?”——其實這是一個完全不需要問老師的問題,自己翻翻單詞表就能解決了,但是他還是一定要問,因為“愛問問題”是一個好學生的標籤,但是他們的水平又實在問不出又深度的內容,也確實不知道要問啥,所以就“人為創造一個問題”,來在老師跟前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感覺。

還有人會這樣問問題——“老師,你看我這道題做對了沒?”——然後他拿出一道很基礎的,他自己知道肯定正確的題,來讓老師看看。通過這樣的舉動,來告訴老師,他是積極向學的。

老師們其實對於這樣的學生並不反感,因為他們的動機是好的,想當“好學生”。只是著力點有問題,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認同,而不是真正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所以我說這類孩子是“跑偏了”,是“假努力”。但是有的時候,你還不能明著說他,哪句話說不對,他可能連這點積極性都沒有了。

謹防孩子的“假努力”

剛才說的是師生之間,家長和孩子之間也有這種情況。說說我的體驗:我兒子寫作業也有好動、愛走神、畏難的毛病,有一次我用戒尺狠狠地收拾了他一次。第二天我發現他放學回家的時候,主動說他有幾個字不會寫,他要再練練。我當時還竊喜,一位棍棒教育生效了,就去偷偷觀察他寫作業。結果發現,他把他已經會寫的那幾個字,反覆抄了一二十遍拿給我,然後說“爸爸,我聽你的話了,多抄幾遍記得牢!”,我就問他“那你為什麼不抄上次你聽寫錯的那幾個字呢?你為什麼不先抓緊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寫完呢?“

後來我想來想去想明白了,上次寫錯的字,這次再寫還要去翻語文書,太麻煩了。而那天數學作業是他最不想寫的三位數混合運算。他知道寫錯的字需要複習,但是因為懶惰,選擇了挑熟字寫;他知道不擅長三位數混合運算,但是因為畏難,而選擇迴避。但是“爸爸生氣了”,他無法獨立、無法擺脫我們的監護,只有想辦法彌合關係,而最不受罪的方法,就是“假努力”!

如果我本身不是老師,或是對他各科目的學習細節不清楚,我就

可能真的以為孩子“變好了”,孩子“懂事了”,孩子“開始認真學習了”,可事實真是這樣嗎?如果我經年累月得被孩子這種“假努力”、“真討好”欺騙的話,孩子不是自己把自己廢掉了?

謹防孩子的“假努力”

總結一下,這些孩子都並不笨,甚至太聰明瞭,有意無意的做出一些“努力”的樣子,其實他們很高興聽到老師和家長說他們學習不好是因為“智商低”或是“方法不對”,因為他們心裡清楚,“智商低”或是“方法不對”是可以被原諒、甚至被同情的,而“懶惰”、“貪玩”、“不好好學”是不能被原諒的。

所以他們寧願“兩害相權取其輕”,從“被審判對象”搖身一變成為“受害者”。

結尾用我經常跟家長們說的那句話:“現在的孩子營養豐富,哪有笨的?學習差99%都是因為不夠努力,只要功夫做到了,最差都是中游以上。

但前提是——小心孩子的“假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