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關於歷史題材的小說,應該注意哪些?

樂燦燦的vlog


歷史題材的小說,我寫過兩本。一本已經出版。

關於寫歷史小說的經驗,你可以去找一些這方面寫得好的作家的訪談,看看他們怎麼說。

比如現在很火的馬伯庸。他的小說確實寫得很好看。目前,我正在看(聽書)他的小說《長安十二時辰》——已經改編為電視劇,很火的一本小說。

我也看了馬伯庸的一些創作訪談。

按照我個人的經驗,寫歷史小說,當然首先要去查閱你要寫的這個朝代的歷史資料。從中篩選出你要寫的主人公。馬伯庸說,他就是從唐代資料中選了一個很少有人知道,資料不多的“張小敬”作為《長安十二時辰》的主角。

我那本出版小說《亂世紅琰—蔡文姬》也是在閱讀漢代歷史時發生興趣,然後作為主人公寫出來的。

然後根據主人公的基本故事梗,寫出一個大綱。故事要寫出主人公在歷史進程中的命運,當然要有起伏跌宕,最好有各種懸疑,然後一層層推進,一個個破解。


其次,要對你寫的那個朝代的的社會,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比如官場,比如社會。人們的語言,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去查資料,不能隨心所欲亂寫。

即使是寫架空歷史,也要有個朝代作為參照。

再者,要寫出正能量作品無論寫官場還是民間,主角必須是正面人物,必須有所進步或進取。不能寫成吊兒郎當的小混混。

另外, 還要注意不能涉黃。這是最基本的底線。

多看成功作家的好書把。他們的作品就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寫。

祝你寫作成功。


虞思桐


僅關於人物命運的描寫。歷史題材的小說,容易讓人陷入一種漩渦級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主義的歷史觀。這是許多作者的通病,應該遵循毛澤東主席提出的那種原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英雄。個人的作用在歷史中畢竟是有侷限性的,任何偉大的歷史人物都是與整個人民的力量和祖國的命運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這就是說的時勢造英雄。把個人的功績和他的作用放到宏大的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去。才是正確的歷史觀,把個人的形象語言和行動進行細微的描寫和雕刻,使人物更有血有肉的表現出歷史的真實性更貼近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