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跑步6.5公里對膝蓋傷害大嗎?

Guiguo


每天6.5km,一個月差不多200公里的跑量,這個訓練量不能說低了,應該是很高了。差不多是深度跑步愛好者或者馬拉松愛好者的訓練水平。

既然你的訓練量很高,那就需要你的訓練水平來匹配了。你的跑姿、跑速,細緻一點的你的肌肉力量和控制,你的腳步落地是否平衡,你的熱身和放鬆是否充分,你的休息是否足夠。都是你是否會受傷的因素。如果匹配,就不會受傷,反之就會很容易受傷。


心智健身王克顏Nic


先上結論:對於大眾而言,每週跑量的上限約為90公里,所以,平均每天跑步6.5公里,簡單地把跑步與關節問題畫等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一、不是跑步傷膝,而是錯誤的跑步才會傷害膝蓋。



《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中關於健身與關節炎的研究顯示:健身跑者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但競技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也達到13.3%,總體來說,跑步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但過量、高強度的跑步可能會引發關節問題。


人體的關節也是一樣,經常運動,能讓關節軟骨經常受到適當的刺激,促進新陳代謝,這樣關節滑液才能在關節內到處流動,起到潤滑和提供營養的作用。

相反,如果長期不運動,關節內的滑液無法充分流動,起不了潤滑劑的作用,而且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會日漸萎縮。久而久之,關節就失去了保護,關節損傷的幾率自然會增高。

二、如果出現了跑完步膝蓋疼,應該怎麼辦?

跑步後膝蓋疼痛,往往是因為運動強度超負荷,引起關節的軟骨和半月板的損傷。在這種情況下,適當休息無疑是必要的,人體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輕微的疼痛和損傷,通過休息保養,自身會修復。


但是,如果長期超負荷運動,引起了關節退變,就需要專業的治療,並配合適當的康復運動,在運動中恢復關節的功能,而不是單純地躺在床上靜養。

三、哪些人跑步最容易傷膝蓋?

1、一些想要減肥的女性

不少女孩子為了快速減肥,就會去健身房裡拼命跑步,恨不得一夜之間把身上的贅肉甩掉。有些女性在跑步機上跑得時間很長,運動強度很大,結果傷了膝關節。

2、每年長跑賽事的一些參賽者

這類群體往往是為了比賽做準備,鍛鍊過度,導致膝關節損傷。

其實對沒有運動基礎的普通人而言,並不適合那種運動強度非常大的跑步運動。一個人如果平時沒有跑步運動的習慣,一下子劇烈運動,身體是難以負荷的,往往容易對膝關節造成損傷。

四、健身跑步的注意事項:

1、跑步之前補充能量

一般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早上起床去跑步,或者跑一個小時之久,所以跑步之前需要補充點能量,比如:全麥麵包、香蕉、能量棒等等。


2、選擇一雙合腳的跑鞋

一雙合適的跑鞋,不僅會讓你跑起來更加舒適,還會減緩腳部的壓力,降低出現運動傷的概率。鞋帶系的過鬆或者過緊,都會導致腳趾痙攣,腳後跟打滑,腳背疼痛等問題。


3、穿合身的運動服

跑步穿衣應該是舒適、貼身、排汗好的衣服,織料應舒適柔軟。襯衫、牛仔褲、西裝褲、皮帶……這些都不會是好的跑步伴侶,不僅會影響跑步姿態,間接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4、掌握正確的跑步姿態

正確的跑步姿勢應該身體稍微前傾,步幅不宜過大,腳掌中部著地,步子輕盈,全身放鬆,雙臂自然擺動。


5、跑步前後要拉伸

許多人一開始就直接跑,其實這是不科學的,跑步前拉伸可以熱身、防止受傷,跑步後拉伸可以放鬆肌肉,促進恢復。


6、鍛鍊時要循序漸進

尤其是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不要想著在短期內達到過高的目標,要根據自身情況,設定符合自己的鍛鍊計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超負荷鍛鍊。

五、提供一個強化膝蓋的動作

貼牆半蹲:雙腳與肩同寬,背部緊貼牆壁,小腹收緊,大腿持續緊張用力;小腿垂直地面,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應小於90度,雙膝不能超過腳尖。每次持續3-5分鐘,一天做10-20分鐘。


但是如果你已經出現了膝痛的情況,就要用下面這種康復訓練方法。


高位靠牆靜蹲:在保持膝關節微屈情況下做靠牆靜蹲是安全的,膝關節壓力也較小。保持30秒-45秒,完成2-3組。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三顆貓餅乾


個人關點,我以為跑步是最為簡單的運動,只要有時間就可以跑起來,每天跑五、六公里是最為常見的跑步計劃,但是因為流傳著跑步傷膝蓋的說法,不少人也有擔心自己的膝蓋會受傷,那麼我們就分析一下每天跑五六公里會不會傷膝蓋。

首先科學進行跑步對膝蓋傷害很小,不正確的跑步方式對膝蓋傷害很大。每天跑五公里雖然說即使體質比較弱的人也能完成,在大多數人的負荷範圍內,但是長期下來對膝蓋也可能會造成傷害,因為天天跑,膝關節重複屈曲、伸直,對膝關節帶來的反覆衝擊(髕骨與股骨反覆碰撞)大,膝蓋長期過度負荷,容易導致膝關節勞損。只是相對來,科學的跑步方式對膝蓋傷害小,而有跑步姿勢不對、場地不對、跑鞋不合腳等錯誤方式,對膝蓋的傷害大。

1、每天跑五公里傷膝蓋的原因有哪些呢,跑步雖然有益於健康,但是不建議天天跑,像每天跑五公里,跑步次數過於頻繁,容易造成膝蓋等部位的疲勞,超負荷運轉,從而引發傷害。

2、每天在跑步前沒有充分熱身,身體的關節、肌肉等都沒有活動開就去跑,會容易導致膝關節韌帶拉傷;而且沒有充分的熱身,會導致膝關節不能分泌足夠的潤滑成分,在跑步時膝蓋磨損嚴重。

3、每天在硬水泥地,或是凹凸不平的山地上跑五公里,由於這些地方地面的彈性差,對膝蓋的衝擊力是很大的,很容易導致膝蓋受傷,在跑步後會出現膝蓋疼的不適感。

4、如果在跑五公里時隨便穿雙鞋,像拖鞋、皮鞋、高跟鞋,緩震效果差,會給膝蓋造成很大的衝擊,增加對膝關節的壓力,導致膝蓋受到損傷。每個人跑步的姿勢都是不同的,在跑步過程像步伐跨度過大、腳外八跑等姿勢比較容易增加對膝蓋軟骨的磨損,使膝關節承受更大的壓力,長期下來對膝蓋傷害是很大的。

5、跑步過程中用力過猛,如兩腳落地太猛,腳跟先用力著地,是容易對膝蓋造成大的衝擊,從而引發傷害。

6、本身體重過重的人群,在跑步時,膝蓋可能會其他人群要承受更多的壓力,也更容易出現受傷的情況。

每天跑五公里傷了膝蓋怎麼辦,在跑步過程中出現膝蓋受傷情況,要立即停止運動,避免膝蓋再度用力而加重傷勢,停止運動後要檢查傷勢情況。

冷敷能使得局部血管收縮,減少血循環,從而能降低組織新陳代謝率,抑制炎症的發生。冷敷的時候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塊,或是將浸過冰水的毛巾敷在膝蓋處,注意時間不宜過久。在24小時或48小時後,可以進行熱敷膝蓋,能夠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感。取熱毛巾或是熱水袋敷在膝蓋受傷部位,一次敷幾分鐘就好。然後對膝蓋疼痛部位進行按摩,一般在膝關節周圍會出現一些壓痛點,找到這些壓痛點之後,用拇指由輕到重進去按揉,有酸脹感為合適。

跑步中傷到膝蓋,可以做一些膝關節的恢復鍛鍊,具體如下:小半蹲對於膝關節、肌肉和韌帶都是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的,不僅能潤滑關節,還能營養膝關節,幫助膝關節的修復。雙手叉腰,兩腳朝前,兩隻腳之間留一個拳頭的空隙,蹲下去的時候膝關節也是一個拳頭的距離,身高往下矮十公分,主要表現出腿部彎曲,臀部下沉,腰背直立,持住不動,每次做10—30分鐘,多者不限。要注意始終將身體重心放在前腳掌上。跪著有軟墊的木凳上面,重心輪流落在單獨的一個膝關節上,另一個膝蓋稍微的抬起,就像跪著踏步一樣,對於緩解膝蓋疼有一定幫助。

怎麼跑步能避免傷膝蓋

1、不要天天跑。不管跑步對身體有多少好處,都不要天天跑,隔一天跑個五公里,一週保證3-5次的頻率就可以了。

2、做好充分的熱身。跑之前將身體的各個關節、肌肉部位都活動開來,做好充分熱身,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運動傷害,像扭扭膝關節、壓腿、高抬腿等,時間在5-10分鐘左右,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3、選擇合適的鞋子以及場地。跑步時建議穿專門的跑鞋,場地最好是在塑膠跑場或是泥土等彈性較好的場地上進行,能緩解對膝蓋的壓力。

4、佩戴護膝。在跑步時可以佩戴上護膝,特別是本身膝蓋有傷的人,可以減少膝蓋的磨損。

5、正確的跑步姿勢。運用上半身與核心肌群來幫助跑步,以及正確的重心轉換;運用擺臂來帶動雙腿,保持挺拔的上半身,不要彎腰駝背。同時,善用核心肌群的力量來維持身體的穩定,減少跑步時膝蓋負擔的壓力。

6、控制運動量。在跑步時要控制好運動量,強度不宜過大,一次跑個5公里就可以了,量力而行。


北京零零三大叔


傷害大不大,根據一下幾點自己分析一下:

一、是否是新手跑者

如果是新手,並且計劃每天6.5公里跑,不管速度快慢,你的膝蓋都會抗議,即使膝蓋不抗議,身體其他組織也會抗議的。對於新手跑者而言應當適當安排休息日在計劃中,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或者最好是不要從6.5公里開始,第一次跑不要設定目標,拿著手機記錄好時間和距離,感覺差不多了就停,看自己的身體能接受的距離和時間是多少,將數據記錄下來,之後根據初始數據安排後面的訓練量。

如果是跑步老司機就另當別論了。

二、跑步姿勢

首先我說一下,跑步,不是每個人有雙腳就會,你能跑和你會跑是兩碼事。這個無論新手老手,如果跑步姿勢不正確,對膝關節傷害是非常!非常!非常直接的,常見的髕股關節痛、半月板損傷、滑囊炎等,也有機械性疼痛,也有化學性疼痛。總而言之,跑步姿勢是每一位跑者都必須重視的。

三、跑後整理放鬆

這個也是尤為重要的,一定一定不能省略的步驟,千萬不覺得我跑完步已經很累了,不想再放鬆!跑完步必須花足夠多的時間對身體進行放鬆,特別是雙下肢(大腿、小腿、腳),這是避免疲勞性損傷、疼痛出現的關鍵,常見的放鬆有泡沫軸、靜態拉伸等。


熙熙寶寶的體能教練


你這個問題,前置條件太少,所以不好回答

對於長跑健將來說,6.5公里可以算是剛剛熱身,基本上沒有任何感覺,對於膝蓋的保護來說,真正的長跑健將都有自己一套保護的心得和做法,肯定不會至於膝蓋傷害

對於剛開始進行跑步的人來說,首先要養成和保持好的正確的跑步姿勢和要領(這些要領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在頭條和抖音裡面都可以搜索到,我在這裡就不在贅述),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跑步習慣,膝蓋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跑步的公里數,同時跑步前後,做好熱身和拉伸的工作,讓肌肉和關節先燃燒起來

對於體重過胖的人,不建議通過跑步來改善體質,

另外在跑步的時候,一定要跑幾天,休息一天,讓肌肉和關節得到充分的放鬆

我還有一個建議,每天臨睡前,把腿用被子或者枕頭墊起來,讓血液從腿部儘快的進行迴流,長期堅持下來,肯定會有你意向不到的效果

跑步是最經濟,最有效,沒有特定場合和時間限制的一種有氧運動,希望能夠堅持下去,唯有堅持,才會出效果,預祝成功


摩天言


每天堅持6.5km的跑步不僅不會讓你的膝蓋受傷,反而會讓你的膝蓋壽命更長!科學的研究表明,適量適度正確的跑步不僅不會讓膝蓋受傷,反而會減少關節炎的發生,延長膝蓋的壽命,承受衝擊的能力更強,讓膝蓋更不容易受傷!

  護膝在沒有運動損傷的情況下不要戴,戴著會讓肌肉不能正常的工作,都讓護膝代替了,時間長了,肌肉會萎縮能力會下降的。就算是膝蓋部位有損傷,需要戴護膝進行恢復性訓練,也要選擇專門的跑步護膝。但是不要長時間依賴。是不是要跟其他運動穿插進行,主要靠自己的興趣。能加些力量訓練或者其他的有氧運動更能讓身體適應不同的運動形式,光想跑步的話就跑步就好。其次要在開跑前儲備一定的運動基礎知識,如熱身、拉伸、傷痛恢復、飲水、心率、跑姿、跑鞋、衣服等,再結合自身的基本情況,循序漸進,讓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充分地環繞膝蓋關節,促進關節液的分泌,讓膝蓋裡的十字韌帶更有韌性。減少膝蓋拉傷,軟骨受傷,半月板受傷的風險!大家對膝蓋一定要重視,膝蓋可是一輩子的事情,一旦受傷了,後悔真的沒有用!希望大家都能夠合理健康,正確的跑步!說這麼多,再回到每天五公里這個問題。人體的關節和肌肉都有一個磨損和自我修復的過程,年紀越大,恢復的速度就越慢,這個誰也逃避不了。如果沒有恢復就再去磨損,只能累加損耗,如輪胎一樣,總有一天會碰到那條報警線,到那時後悔就代價大了。


東哥的北漂生活


很高了,我媽今年40歲,也是跑步愛好者,跑了三次全馬,每天都是10公里,現在膝蓋疼得受不了,運動也都停止了大半年了,你要是想跑步,我建議每天3公里已經很足夠了,跑多了對膝蓋傷害真的很大,要是不過癮你還可以常識別的運動,瑜伽,游泳,都是對身體傷害很小的運動


嘰裡咕嚕拉魯


鍛鍊要結合身體狀況,制定計劃,否則適得其反



華佗之徒


本人1米67,現跑步一年多,體重從78公斤降到現在72公斤,並不需要每天跑步,我是間歇性一週2-3次,跑步前一定要進行拉伸訓練10分鐘,比如壓腿、深蹲,目前 膝蓋沒有任何問題


深圳老羊


跑多少公里是沒有影響的,問題在於你跑的姿勢正不正確,你的股4頭肌肌肉有沒有一定的力量來保護?

因為你的提問,我不確定你是男性還是女性,你之前有沒有進行一定的力量訓練,還有一些拉伸等等,只能說我簡單的講一下,大概的這個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