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2018年12月31日,羅胖羅振宇如期舉行了第四場“跨年演講”,從第一場“跨年演講”結束之後,他說要舉行20場,這一場,是自己的倒數17場。

之前我們每年跨年基本上都是看演唱會,無非是很多娛樂圈中明星聚集在一起,給觀眾帶來歡樂,而以邏輯思維、洞察多元思維模式演講形式的跨年,也越來越符合大眾的潮流。

而羅振宇在這長達4個小時的演講到底講了什麼呢?

1.


開篇以“加油吧,大豆君”例子來表達目前大多數個體企業狀態是“原地打轉,等待信號”,一艘航船在海中失去方向,一直原地打轉,作為船長,等待信號,一旦信號發出,堅定的走出去。

回顧2018,我們知道離開了那麼多的面孔,是因為,從這一年開始,我們出現大眾媒體,這才讓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的名人,並不是今年離開我們人格外多,大眾媒體讓我們緬懷這些名人曾經帶給我們生活的道理,是曾經我們跟這些人不管是在電視還是小說中那一點不解的緣分。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仍然熱愛它。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今年來,餐飲項目比較火爆,甚至是很多餐館上市了,上市的原因是資本介入,我們回過頭去想這件事情,是什麼原因讓資本介入到餐館行業中去?為什麼之前很少聽到過餐館可以上市呢?

移動支付,讓餐館上市,按照這個邏輯去推算,是因為移動支付,讓餐館的每一筆帳都能顯示的清清楚楚,資本家在這盤棋局中才有的可玩。移動支付作為信用的數據化基石,不但可以記錄每一筆賬單,還可以根據客戶的點餐特點,利用大數據分析,挖掘出人們點餐的喜好,從而更好的推薦給用戶,這是利用大數據挖掘,分析人類慾望底色,讓餐館的營業額突飛猛進。

移動支付的底層邏輯,又是來源於哪裡呢?

答案是正是4G的普及,才有能力作為移動支付的基石。這條思維邏輯的源頭,我們暫且找到4G普及停止,從4G的普及到餐館上市,成功帶出了正常“跨年演講”的主題——小趨勢。

小趨勢不是大趨勢的小時候的樣子,小趨勢是影響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

。我們聽起來非常的拗口,下面舉幾個例子。

2.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這張圖,是北京一家餐館的老闆,這家店的老闆,在2013年看到一條信息,4G來到我們生活中,而他未雨綢繆,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開始將“外賣”引入到自己店中,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壯大,2018年8月份,美團正式上市,美團市值翻了好幾倍。

美團的成功,我們毋庸置疑,這家互聯網公司有10000名算法工程師,每日2000萬訂單,精確算出每個人的愛好,從而推薦給自己的用戶,我們個人根本難以抵擋在每個APP背後強大的算法,更何況,美團推薦給我們的也正是我們愛吃的,在這個背後,有時候,人工智能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人工智能依據強大的數據平臺出現在我們手機每個APP背後,正在挖掘每個人慾望的底色。

阿里巴巴在雙十一利用鹿班系統,雙十一當天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喜好,設計出淘寶APP不同的畫面,號稱“千人千面”,5億張圖片,人類是短時間無法完成的。

從以上例子中,我們看出,人工智能依據發數據平臺分析、挖掘用戶潛能,是時代的大趨勢,而這樣的大趨勢,並不是我們每個人能夠去抓住的,對於普通的個體,我們也沒有能力去抓住這樣的大趨勢。上面我們提到餐館的老闆,利用外賣平臺,實現年營業額6億

餐館老闆,抓住了時代的小趨勢,也能實現最終的目標。

小趨勢,是事情結果背後最原始的那股力量,4G的到來,利用外賣平臺實現6億的營業額,就是個體的小趨勢。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抓住這個小趨勢,看似簡單明瞭的窗戶紙,卻很難捅破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很好見證年,2019年,5G就要來臨,我們能洞察什麼樣的小趨勢呢?小趨勢沒有末班車,在這個社會中撲面而來。

5G時代,清空檯面,再來一局。

大潤發創始人說:

我打敗了所有的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個體企業甚至國企企業,每個人都如履薄冰,面對時代的發展,我們不可能一勞永逸,社會每天都在變化,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原地打轉,等待信號”,我們要不斷強化我們洞察小趨勢的能力並抓住它。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要問自己這5個問題。

3.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我們能看清事情的事實嗎?

來看這樣一個例子,羅胖作為得到APP的創始人,去年曾經想利用春晚給自己打廣告,於是,他就找到央視策劃負責人,負責人對他愛答不理,羅胖認為,很正常麼,人家可是春晚廣告總負責人。羅胖仍然不放棄,軟磨硬破的,這個負責人跟他說了實話,“要想在春晚上打廣告,必須日活1個億,不然,你的服務器不夠用”,從這個事情的結果中,這個負責人還是很負責的,春晚中標結果出來之後,正是阿里巴巴,人家那個用戶量,何止1個億,像雙十一這樣的都不在話下,阿里巴巴在春晚那天,將自己的服務器擴充雙十一的3倍。

等春晚的結果是:阿里巴巴的服務器爆了。

這件事情的事實我們看到了嗎?據統計春晚的用戶是雙十一的15倍,現在的年輕人很少看春晚了,雙十一的流量營業額每年不斷創薪高,這件事情的事實是,春晚的用戶仍是雙十一的15倍。

小趨勢決定個體的命運。

4.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我們能感知“非共識”嗎?

“非共識”並不是“反共識”,梁寧說:創新的本質就是“非共識”。

什麼是創新,創新是創造出來新鮮事物,並且能夠對社會、人們生活帶來價值的。創新很難。

每個成功的創業者,在創業前期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傻子窗口”,這段時間,你對自己想要乾的點子,在自己腦子中勾勒了無數遍,當你跟你身邊人說出你的想法的時候,大多數人會認為你是神經病。

最後的結果成功,成功意味著對社會帶來價值,人們在使用、體驗的時候,隨著時間推移習以為常,那麼你就是創新,而當初你那個被認為神經病的點子,就是“非共識”。

那麼我們如何感知非共識?

他給我們的答案是“往回走”,將我們被忽略,被遺忘的事物利用現在的方式再次呈現出來。

“非共識”必須經歷從邪端異常到偉大革命,最後到稀鬆平常的過程,才可稱之為創新。

5.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你的時間夠用嗎?

在河北一個高速公路售票員在朋友圈文章火了。她說:

我都36歲了,這個時候辭職,我什麼都不會幹,下半輩子我可怎麼辦

活到100歲的老太太說:我特別後悔在60歲沒有學小提琴,要不然,現在我就有40年的演奏經驗了

姜淑梅在60歲的時候開始認字,75歲開始寫作,今年81歲,已經出版了4部小說。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從以上對比中,我們很容易得到答案,時間夠用嗎?

當然夠用。

2018年,治療癌症藥物稅減為0,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可以得到治療,我們人類很有可能活到100-120歲。面對百歲人生,我們在生活發生巨大變換。

在我們60歲的時候,我們才是人到中年,我們80歲的時候,我們父母一帶人可能100歲,我們看起來是一代人。我們可能面對四世同堂,我們的生活、婚姻、與家人相處、職業規劃等都會發生改變。

現在,人到中年,我們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在35-40歲之間,很多人說:

人到中年,崩潰的無聲的。而對大多數人來說,人道中年,連崩潰的資格都沒有。

面對百歲人生,在人生新座標下,我們時間當然夠用。

6.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我們的力量從哪裡來?

這裡提到信用飛輪,讓自己的信用飛輪轉起來。

我們都知道順豐這家公司,順豐的老闆對自己的快遞員員工特別的好,從前年順豐快遞員被打,背後老闆站出來撐腰,到現在順豐快遞員不管是從員工福利到員工薪資待遇,都是一流的。

正如我們發現,當我們有重要文件、物品需要郵寄的時候,我們都會發順豐,因為,在人們心中的底層,我們是信賴順豐的。順豐正是利用信用飛輪,老闆就做了對員工好這件事情,讓員工在這家公司裡有安全感,有依賴感、有自豪感、有幸福感。當快遞員與客戶接觸過程中,能夠感知這家公司的文化底蘊,能夠非常信賴這家公司,順豐的信用飛輪就轉起來了。

王衛抓住了事情的本質,一家快遞公司最重要的快遞員,只有快遞員與自己忠實的客戶打交道,也是通過快遞員的行為舉止,語言表情傳遞給客戶整個公司的文化,順豐目前是我們最信賴的快遞公司。

人的良知,是最好的感知和判斷工具。

7.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時間願意跟自己做朋友嗎?

年輕人目前最火的工具就是抖音了,這個APP就是一個時間黑洞。我們都知道抖音與今日頭條是基於數據挖掘算法軟件,它很好的根據用戶的需要,無限的給你推薦喜歡的短視頻,每段視頻的時間不長,但是一直誘惑你刷新下一條視頻,不知不覺中,時間很快過去了。

抖音不光作為一個娛樂短視頻軟件,同時,它還是一款學習的工具。在成為自己學習工具之前,你要不斷的馴化它,與抖音背後無數算法工程師做鬥爭。

在你註冊抖音的時候,算法知道你是男生,開始不斷給你推薦美女,如果,你一直掉進這個陷阱,那麼往後的推薦視頻中,全部都是這類視頻。如果抖音給你推薦的視頻你不看,你去看學習PS視頻,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就是在馴化這款軟件的過程,真正的把抖音當成一款工具。

那我自己抖音號為例,推薦視頻的前3是PS、excel等等使用。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我自己有時候看10個視頻就感覺頭疼,因為這些新事物不斷到注射到大腦中,短時間內,大腦不消化不了,所以說,看一段時間就不想看了,時間充分得到利用,也學習到新鮮的工具,何樂而不為。


羅胖“跨年演講”講了什麼?一文幫您總結


拼多多,今年也上市了,發現了人的邏輯,利用互聯網工具,不斷的拼團,以最低價購買喜歡的產品,這裡不在過多贅述。

8.

最後呢,羅振宇在《奇葩說》中對成長這麼定義的: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的教育是對於青少年整體思維構架不斷建設的過程,在上完大學時候,對世界整體認知已經健全,這也就是很多父母在面都自己孩子時候出現詞窮的狀態,最後實在辯解不過,就以一句,你到了我這個年齡懂了。當這個孩子意識挫折,困難的時候,實際上是成長中的人們掉進了底層邏輯中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中的鴻溝,你爬上來了,就是成長,掉進去了,就是挫折。

其次,他還有四句話,送給正在成長中的我們:

  1. 目的清晰,尋求方法去行動
  2. 做大概率會贏的事情
  3. 訓練自己的表達與溝通能力,表達力就是我們對待事物認知透過自己身體轉化給世界的界限,也是自己存在的界限。
  4. 如果找不到態度,就真誠,真誠是一切事物最美好的底色,將事實包裹在真誠中行走江湖。沒有任何一條道路可以走向真誠,因為真誠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