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最有名氣的京劇演員孟幼冬正傳

孟幼冬,原名仇樂弟,民國八年(1919年)舊曆九月初四出生,北京人。生前身為赤峰政協委員、赤峰京劇團女老生演員。孟幼冬的名氣之所以大,是因為她和另一位京劇名伶孟小冬扯上了關係。眾所周知,孟小冬是與馬連良齊名的著名京劇餘派老生,和京劇大師、名列四大名旦之首的梅蘭芳曾有過一段暫短的同居關係,後來又嫁給了青幫大亨杜月笙當五姨太太。

赤峰最有名氣的京劇演員孟幼冬正傳


赤峰最有名氣的京劇演員孟幼冬正傳

由於兩個人名字相近、小時候又在一起生活過,所以有不少人都誤以為孟幼冬是孟小冬的胞妹(四妹),連一些搜索網站的“孟幼冬”條都是如此介紹的。其實孟幼冬根本不是孟小冬的親妹妹,而是她的乾妹妹。

孟幼冬年剛八歲就被父母賣給了孟小冬的姨夫兼師傅仇月祥了,連父母是誰,自已姓什麼都不清楚。仇月祥領她到北京學戲,住在孟家,又認孟小冬的母親為乾媽,和小冬拜了乾姐妹。小冬比幼冬年紀大。

一九三九年,孟幼冬拜鮑吉祥學老生戲,同時她又常陪伴乾姐姐孟小冬到餘叔巖家學戲。餘叔巖給姐姐說戲的時候,她在一邊旁聽,這樣她也直接學到了餘叔巖的真傳實授。一九四零年、一九四一年,經藝人丁玉堂引見,孟幼冬又拜譚小培為師。

赤峰最有名氣的京劇演員孟幼冬正傳
  • 孟幼冬像

不久孟幼冬去了東北,此後她就象遊食的吉普賽人一樣,輾轉流浪在瀋陽、長春、哈爾濱、丹東等各地演戲,直到一九五七年才在瀋陽落腳。

建國初期,國家某位領導人說過這樣的話:“今後不提倡男演旦,女演生”。孟幼冬正是女演生,並且還是流動演員,大團她進不去,小團她又不願去。在這樣困難的境況下,她只好為當地某藥店糊包裝藥盒,靠三十元的月收入維持生計。

一九五八年十月,昭盟(原赤峰市)京劇團派演出科長郭韻蓉到瀋陽將孟幼冬邀到赤峰演戲,月薪三百元。孟幼冬頭三天打炮戲是《空城計》、《四郎探母》、《打登州》。海報貼滿赤峰街的大街小巷。赤峰觀眾喜歡嘗新鮮,一看是著名餘派老生孟幼冬,竟把前兩天的戲票搶購一空。

頭天晚場《空城計》爆滿。原昭盟盟長烏力更、副盟長羅進、盟委秘書長王琪、宣傳部長曹萬高等領導人都到劇場來看孟幼冬的演出。頭一天演出圓滿成功。演出後,盟領導親切會見了孟幼冬,盟長指示團領導要照顧好孟幼冬,有什麼困難提出來。後兩場戲的演出,也同樣好評如潮。

在三個月的演出過程中,劇團給孟幼冬做了許多思想工作。合同期滿後,經雙方同意給孟定為文藝五級演員,於是孟幼冬於一九五九年一月一日正式加入了昭盟京劇團。

赤峰最有名氣的京劇演員孟幼冬正傳

參加赤峰京劇團後,孟幼冬努力克服舊時代養成的少數不良習性(如耍大牌),主動參演一些次要角色,併發揮老戲骨的傳幫帶作用,全身心地致力於培養後進的教學工作。她不僅多次積極參加團裡的義務勞動,還經常乘坐大膠車下鄉為農民兄弟演出。

隨著年齡的增長,孟幼冬的京劇表演藝術已漸趨成熟。她雖是女老生,但沒有雌聲(念、唱與男演員無異),音質寬厚養耳。至於她的身段扮相更是具有名家做派,令觀眾賞心悅目。一九六一年夏季,老舍、葉聖陶、梁思成、戴愛蓮等名家到赤峰訪問時,他們在觀看完孟幼冬表演的節目後,紛紛給與了極高的評價。

孟幼冬不光在傳統劇目的表演上造詣頗深,就是對現代戲裡的人物刻畫也很有功力。她在《蘆蕩火種》中扮演刁德一,在《沙家浜》中扮演過沙奶奶。在這兩出戏中不但唱腔優美,也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她在《奇襲白虎團》中飾演的崔大娘,把一位歷盡淪桑的阿媽妮演得非常成功,不溫不火,恰到好處。

赤峰最有名氣的京劇演員孟幼冬正傳
  • 孟幼冬飾《沙家浜》沙奶奶

孟幼冬在“文革”中被當做“牛鬼蛇神”,挨批挨鬥。一九六九年前被趕到紅山“五七”幹校勞動改造,從“五七”幹校回到市內,組織上才作出結論沒有問題。她得知這一消息,徹夜未眠,一高興,得了腦溢血,當即去世。終年五十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