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艱難選擇:到底該不該裸辭,去做喜歡的事?

如果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當賽程已經過半時,你卻想去看看遠方的山,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選擇中途退場嗎?你會不會更換賽道,去攀登另一座山?

前幾天,我收到一封私信,來信的女生就叫小Z吧。

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小Z獨自一人在城市打拼,租房、生活壓力很大。不過,小Z有一個夢想——有一天,可以擁有自己的烘焙、餐飲品牌。於是,她開始嘗試在夜市擺攤,可是由於是臨時攤位,不僅收入一般,還總是被趕來趕去。

小Z沒有信心了,為了保證收入來源,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開始上班。就這樣,小Z一邊做著不那麼喜歡的工作,一邊想著自己遙遠的烘焙夢,反而更加焦慮起來。

在私信裡,她形容自己的生活簡直“一團亂麻”。

成年人的艱難選擇:到底該不該裸辭,去做喜歡的事?

如果提煉一下關鍵詞,小Z的問題就變成了許多成年人的共同問題:面對不喜歡的工作,要不要辭職,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道選擇題,看起來難以抉擇,但如果仔細剖析,其實只涉及一個問題:未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很簡單,因為“喜歡”和“不喜歡”是根本不需要選擇的,興趣驅動是最好的自驅力。如果做喜歡的事,可以立刻盆滿缽滿,那麼一定不會有人猶豫。偏偏,辭職有風險,選擇喜歡的事,未來未必可期,這才令人左右為難。

那麼,“熱愛”與“麵包”只能二選其一嗎?

其實不然,只要我們做到一句話:儘可能降低風險。

01 辭職前,我用兩年時間準備副業

辭職,和準備辭職,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上個月,我辭職了,沒錯,是裸辭。

我所在的行業還算朝陽行業,工作穩定、收入滿意、彈性工作、企業文化健康。按照主流評價標準,這應該是一份還不錯的工作。

我的辭職原因,聽起來也足夠任性——在靠近30歲的年紀,我依舊希望轉行,然後一邊準備考試,一邊自由職業。

今天,剛好是我開始自由職業的第50天。每天40%的時間用於工作,40%用於學習提升,20%用於生活,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生活節奏。

看到這裡,如果你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寫辭職報告,我可能要給你澆一盆冷水了——盲目辭職,尤其是裸辭,很可能面對或長或短的職業空窗期,給你帶來更大焦慮。

成年人的艱難選擇:到底該不該裸辭,去做喜歡的事?

接下來才是重點。

在辭職前的兩年時間裡,我一直在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做副業,也有一些相對穩定的合作伙伴,有工作中認識的朋友,也有朋友的推薦。

有了兩年的時間積累,裸辭後,雖然整體綜合收入降低了,但我有意識地壓縮了一天的工作時間,將一半時間用於備考,如果按照時薪來算,其實並不低,並且也沒有對我的基本生活造成影響。

所以,在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抵禦風險的準備,把不確定性降到最低。

有人曾經向一位演講達人求教,問他是如何做到在那麼多人面前演講,也絲毫不緊張的。

演講者只回答了一個字——練。

練,就是在做準備,只有做好最充足的準備,才將把自己放在更安全的位置。

回到開篇時小Z的問題。

如果是我,我可能永遠不會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切換賽道。

我會一邊上班,一邊利用業餘時間為夢想增加籌碼,多一分籌碼,就多一分勝算。

擁有個人品牌的餐飲店需要哪些準備?不妨儘可能窮盡地羅列下來:

① 好手藝

② 不斷積累的用戶

③ 口碑和品牌影響力

④ 行業資源和人脈

⑤ 供應商

⑥ 資金和穩定的現金流

⑦ ……

這些條件,目前是否都具備了呢?如果沒有,就馬不停蹄地準備起來吧。

舉個例子,小Z目前是沒有用戶的,夜市的客流量又不夠穩定,在業餘時間租賃固定攤位資金成本太高,不現實。怎麼辦?

那就從線上做起,哪怕是從朋友圈開始。在《精益創業》中有一種很好的行動方式,就是“小步快跑”。在試錯階段,不要害怕嘗試,不要害怕出錯,先讓自己快速跑起來。

沒有用戶,就去積累用戶;手藝不精,就去不斷精進;沒有資源,就去和同行交流,即使還不能進入核心圈層,也可以先從他人身上學習經驗……

這些都是在做準備。

成年人的艱難選擇:到底該不該裸辭,去做喜歡的事?

02 建立鏈接比從零開始容易得多

在我剛剛大學畢業時,我曾經做過一年半的圖書編輯,後來,出於對品牌、運營的興趣,才決定轉行互聯網行業。

其實,從傳統行業轉行其實並不容易,但我當時的路徑還算順利,原因是,我並沒有讓自己真的“從零開始”。

當時,在決定換工作後,我在比較有名的幾個招聘網站上,搜索了許多互聯網品牌相關的工作,其中有一種崗位叫“內容運營”,這個職位和我之前從事的工作是有相通之處的——都涉及內容領域和項目管理。接著,我又搜索了內容運營的職業發展路徑,也是我比較喜歡的,於是就有的放矢地重新寫了簡歷。

在2016年,運營還算一個相對新的職業,許多內容產出缺乏的恰恰是紙媒的嚴謹和妥帖,於是,我的行業弱勢反而成了優勢。

如果現在的你,也在面臨職業的瓶頸期,希望跨行業尋找突破點,那麼我的建議是,與其從零開始,不如先尋找鏈接,從更容易的點切入,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常見的工作鏈接有以下三種:

第一,鏈接技能:

比如,廣告公司文案具備文字創作能力,互聯網行業的新媒體運營同樣需要這項能力,這就是技能上的鏈接。

第二,鏈接行業:

比如,傳統的K12領域老師,跨行業進入互聯網+教育平臺,就是垂直行業的鏈接。同樣,也可以尋找所在領域的上下游產業鏈,這樣,你的人脈、資源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第三,鏈接崗位:

這個比較簡單,但實踐起來難度反而更大一些。比如,知識付費領域的營銷人員,轉行進入化妝品行業繼續從事營銷。

為“夢想”減壓,降低難度,也是減少不確定是的一種方式。

成年人的艱難選擇:到底該不該裸辭,去做喜歡的事?

03 警惕“虛假熱愛”

有些時候,我們自以為更喜歡的工作,可能並不是真的喜歡,只是想要逃避現狀的藉口。

小時候,你沒有報過興趣班呢?

學跳舞,覺得基本功好累啊,還不如學鋼琴;學了鋼琴,覺得一首曲子每天都要重複練習,好枯燥啊,還不如學書法;學了書法,可是連最簡單的字也寫不好,還不如……

你是真的想學鋼琴嗎?不,或許只是因為不想再學跳舞;

你是真的想學書法嗎?不,或許只是因為不想在學鋼琴……

那麼,你是真的希望一生從事你喜歡的那項工作嗎?或許,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想要逃避開現在的工作而已。

很多時候,對於一個領域,只有深入瞭解,從入門走向精通後,才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真正喜悅。而頻繁變動,只能讓我們停留於皮毛,永遠置身於簡單、重複和瑣碎的工作中,更談不上喜歡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投入業餘時間,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願意長時間從事這件事,就變得更為重要了。如果連學習、準備階段都心浮氣躁,那麼很可能所謂的熱愛也僅僅是“偽熱愛”而已,及時止損,反而減少了一味衝動辭職帶來的風險。

有一句話是這樣調侃的: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我都要。

以熱愛為生,是一種很美好的生活方式,我們與理想生活方式之間,也並沒有隔山隔海的距離。只要一點一點為自己的熱愛增加籌碼,慢慢來,就一定不會被虧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