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諸葛亮能夠不出房門全知天下事,可是他卻沒有劉備識人的能力

諸葛亮亮本來是一個隱士,是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他,當他下定決心要輔佐劉備以後,就一心一意的匡扶劉備。在劉備臨終託孤之後諸葛亮明知劉禪沒有堪當大事之才,還是遵從劉備的意志,他本來是擁有自立為王的能力和條件的,但是因為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沒有這麼做,他這一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很多人都覺得奇怪,明明諸葛亮這麼聽劉備的話,那為什麼劉備叫他不要重用馬謖,可諸葛亮沒有照做呢?劉備在臨終之時說過,這個人如果不死的話,蜀國一定會滅亡,可惜的是諸葛亮把這句話全都當作耳旁風了,那麼到底是誰這麼重要,對蜀國的江山起到了如此重要的影響?

臥龍諸葛亮能夠不出房門全知天下事,可是他卻沒有劉備識人的能力

諸葛亮劇照

馬謖失守街亭,辜負諸葛亮信任

諸葛亮一直都是公私分明的,哪怕是對於自己的學生馬謖,諸葛亮也是公正不阿。很多人覺得馬謖跟戰國時期的趙括很相似,兩個人都只會紙上談兵,到了真正的戰場上,難以發揮任何作用,在《三國演義》一書中,關於馬謖最重要的篇章應該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馬謖作為諸葛亮的學生,諸葛亮為什麼要至學生於死地呢?要知道,諸葛亮也不是那種心狠手辣、殘忍弒殺之人,只是因為馬謖太不爭氣。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的時候,本來是處於優勢的。

臥龍諸葛亮能夠不出房門全知天下事,可是他卻沒有劉備識人的能力

馬謖劇照

那個時候蜀國的軍馬已經攻陷北方三郡,甚至直逼魏國首府了,之後魏國讓遠在東吳的前線部隊趕緊回來援助,當時蜀國已經攻下了街亭這個重要的戰略地點了。蜀國的兵馬面對來勢洶洶的魏國軍隊,諸葛亮需要派遣一位有能力自己有信得過的人去鎮守街亭,他想到了自己的學生馬謖。

其實當年劉備就曾告誡過諸葛亮馬謖這個人是萬萬不能用的,事實證明劉備還是很有前瞻性的,通過街亭之戰的結果就可以知道馬謖這個人的真材實料了。馬謖當時帶著兩萬軍隊去鎮守街亭,結果被敵軍打的七零八落,之後街亭失守了,魏國三郡全部都被敵軍給奪了回去,這一戰也成為了諸葛亮北伐失敗的轉折點。

臥龍諸葛亮能夠不出房門全知天下事,可是他卻沒有劉備識人的能力

劉備劇照

當年劉備在自己臨終之前就已經說過不要用馬謖,但是諸葛亮卻當作了耳邊風,還讓馬謖去鎮守如此重要的街亭。諸葛亮這麼做不是用人唯親,事實上馬謖還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對於戰事的分析是非常精準的,對於兵法也是手到擒來。

馬謖被劉備看不上的原因

馬蘇如果真的這麼有才,可是為什麼劉備看不上他呢。當年劉備之所以不喜歡馬謖,是因為他害怕馬家的勢力太過於龐大了,他害怕馬家會威脅到劉氏的江山。諸葛亮和劉備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兩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用人上面諸葛亮和劉備大相徑庭。

臥龍諸葛亮能夠不出房門全知天下事,可是他卻沒有劉備識人的能力

馬謖死後,孔明痛哭

諸葛亮再怎麼說都只是一個臣子,他對一個人要考慮的只有這個人的才華,只要他是能夠發揮才能的,諸葛亮就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身為君主的劉備不是這樣考慮問題的,他有自己的忌憚。

當時馬良在蜀國就已經是身居高位了,如果自己再重用馬謖的話,那樣的話,馬家在蜀國就一手遮天了,所以劉備並未重用馬謖,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馬謖沒能累積多少實戰經驗,對於一個武將而言,熟讀兵法並不是最重要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終究是沒辦法在戰場上把兵法融會貫通的。

臥龍諸葛亮能夠不出房門全知天下事,可是他卻沒有劉備識人的能力

馬良劇照

其實諸葛亮在選擇馬謖鎮守街亭的時候,也是有過擔心的,為了能夠加大勝率,諸葛亮還派出了王平作為馬謖的副將,不僅如此,他還讓魏廷領了5000守衛在街亭的犄角之處守著。

這足以可見諸葛亮也是不放心自己的這個學生的,但是畢竟自己的學生熟讀兵法,諸葛亮又是一個萬全之人,所以才做了這麼多的準備。但是即便諸葛亮做了這麼多的備選方案,馬謖還是把街亭給丟掉了。這也充分說明了,馬謖這個人真的沒有什麼真才實學!

馬謖失街亭對諸葛亮的影響

因為街亭一戰的失敗,損傷了蜀漢的士氣,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有能力的將領。為了給蜀國的軍隊一個交代,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諸葛亮的這個眼淚也是有兩層意思的。第一層諸葛亮損失了愛徒所以很難過,掉出了眼淚,足以見得諸葛亮對於馬謖的看重。

臥龍諸葛亮能夠不出房門全知天下事,可是他卻沒有劉備識人的能力

白帝城託孤劇照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給了你機會,可是你並沒有好好把握,這樣的話,沒人教的了你。除此之外,諸葛亮這一哭可能還是為自己的北伐事業而哭,為了北伐諸葛亮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哪怕自己臨終之時所牽掛的還是北伐。但是馬謖這粒老鼠屎,把自己的北伐事業搞臭了,所以諸葛亮才難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