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鍼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今年評測局開通了「問爆局長的閉門號」,希望能直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關注私號


2016年,是廈門人住房幸福感的一道分水嶺。

之前,房子南北向採光做得不好,開發商還能操作"採光井"和"樓棟面寬"打補丁。之後新規的《廈門市城市規劃技術管理規定》,把兩塊遮羞布抽走,北向採光沒了『補光燈』,南向小天地只剩下『小』。

與此同時,攀升的地價和下行的週期夾擊,開發商尋求利潤突圍,『高低配』蔚然成風。排出了越多高利潤的洋房和別墅,就意味著越是把公共空間的人居幸福往死角擠。

這些變化直接致使2016年後大量新造的房子,一出生就是人居意義上的“終身殘疾”。

看樣板房、逛示範區,沒有生活場景,似乎遮羞布還在,客戶很難察覺到『缺陷』。但是住進去你才會明白,這樣的房子和社區,我們!無法接受!

|一|

廈門高層住宅的『行業病』

通常說一個項目不好,"沒辦法住"是很嚴厲的批評。

2016年,市場環境和客觀的建築規範發生了較大變化,可是很多開發商還是按照老套路造房子,導致到今天很多人交付搬家進去以後才發現"沒辦法住",叫苦不迭。

1

沒有隱私!

戶型裡這件事很奇怪,『隱私』對角線站著『全明』,很多開發商為了全明可以喪病地毀隱私。

①過去傳統T4中間戶,必然有個採光井,雖然可能出現鄰里視線上的尬聊,但至少能避免採光窗對向樓道的恐怖感。

②後來直接朝連廊過道開窗,是對隱私的反向升級。尤其是女主人常用的廚房、主衛,私密反而最差。在家中隨意穿著、忙著家務,卻和經過連廊的人對上了視線,第一次是尷尬,第二次是驚恐,三次及以後是神經衰弱。

如果你住過低樓層,有過『誰趴在窗臺下』後怕,就容易明白沒隱私的房子簡直是精神汙染。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③還有一部分清奇腦回路,不開窗=隱私。結果最需要通風的廁所做成了暗房。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2

陽臺小的可憐!

現在,我們往往看到市場上絕大部分銷售的樓型都是兩梯四戶(下稱T4),天生自帶居住體驗的缺陷,特別是中間戶型。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以中間戶型舉例,面積一般控制在100㎡以內,陽臺小、景觀功能沒法兼顧,不只看上去不高級,實際使用時也一團糟。這類陽臺缺失半開放和獨立屬性,曬了衣服沒辦法觀景,觀景沒辦法曬衣服。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是這次疫情,讓家裡有小孩的家庭,特別希望有一個大陽臺,那麼為什麼很多開發商沒能力造好陽臺?

無非幾個生意上的原因:

1、過去很少人會因為大陽臺多付錢,現在產品時代市場變了,卻只有少數人捕捉到客戶對陽臺的痛點。

2、產品創新投入低,只會在120、130平以上的造大開大合的產品。

3、即便以上兩點都克服了,小戶型要造大陽臺,也避免不了拆東補西,房間大一點或者陽臺大一點,在T4的中間戶型上幾乎沒有兩全的辦法。

3

公區被擠成巷道!

公共空間利益被擠壓搶奪,常出現在「高低配」的樓盤。這個樓盤裡原本屬於你的公共花園,現在都成了別墅業主的私家花園。而你唯一增加的是,樓棟拔高後更多等電梯的時間。

對於做「高低配」的開發商來說,一塊地中的高層住宅,哪怕是保本甚至虧本賣,那些低的疊拼照樣能夠產生利潤,他們就會竭力想辦法多排出幾棟低樓層。

一些極端的例子,僅用一點點土地做幾幢超高層住宅,做了誇張的『拉高拍扁』。結果整個社區沒有公區景觀,只有各種巷道,更談不上社區生活。所謂園林,不過是你回家到戶內之間,匆匆一抹綠。最可氣的是,這抹綠大部分還是在別人圍牆那頭。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這些先天矮一截的格局問題,對購房者來說,要麼忍,要麼換房。很多人都會想吼一句開發商,你差那些錢嗎,為什麼不做好?而開發商讓購房者『住的差』,不是不想追求更好,而是做不到!

地產行業是靠資金驅動,本質還是一件需要手藝和技術的硬活。

但是,這是一個幾乎全行業一起沉默的弊病,當房子蓋出來就不愁賣時,商人只會想怎麼多蓋房子,而不是把房子蓋好。

|二|

我們有時候得感謝2017下半年-2019年的慘淡,房子不好賣時,技術創新才有市場動力。雖然這是一場先從高端住宅市場開始自上而下的改進,待它滲透到一般住宅還有些時日。


但還是不妨我們看看,那些人居之痛如今如何結局。

1

房子的革命從T3取代T4開始

所謂Tx,是一種建築分佈形式,代表一棟樓,包含幾個戶型單元。

T3第一大優勢,就是面寬的限制被消除,三戶分享80米樓棟面寬和四戶分享,是本質的區別,北向面向過道開窗的隱私『行業病』,

被T3全房間南向採光取代——這個戶型,單單這一個面的優化,在太太眼裡就是革命。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有了足夠的面寬,邊套戶型的陽臺,也就high了起來,中海的邊戶統統南向雙陽臺,雙陽臺優勢不言而喻,房子採光double,小孩玩耍的天地和家裡洗護的晾衣場各得其所,媽媽輩看了只想買它,孩子看了更只想買它,在媽媽輩、小孩眼裡,這就是革命。

再點評一些令人佩服的細節:中海通過結構方案的多輪推敲,減少結構剪力牆對戶內影響,採用鋁模、免抹灰、砌築免開槽等新工藝提升品質。這是一種你看過的房子越多,才會讓你由衷喊"666"的產品。

2

社區的革命

這是近幾年極少見的大圍合設計,而高端社區可以做得更不計成本。

像舉例的社區,通透性體現非凡非凡氣場,極致中庭景觀,可以容納相當高密度的生活場景。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簡單列些參數:

它有奢侈的3.5萬平的景觀空間,但幾乎每個突出都做了圓倒角。


比如立體的景觀,廈門第一個立體的社區兒童區-雲上兒童樂園。從平面二維到三維,把藝術透視法在帶到建築,不僅讓公區活動面積增大,也帶來更多探索的樂趣。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雲上樂園效果圖


為了兒童車和輪椅安全,也為了排雨順暢,打造無障礙社區,每個坡度都要經得起推敲。

為大人小孩都能找到樂趣,現在的社區會所也做得更多樣化。它可以是一個社群平臺、下沉花園,是個圖書館、DIY廚房、樂高樂園,隨業主定義。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沒得選的普通人,在如坐針氈的房子裡,度過餘生

開發商

|三|

革命產品背後,看不見的致命革新

如果開發商有星座,做出這種住宅的大概是"處女座"。為了視覺上消滅鋁板拼合那道縫,借鑑工業汽車漆工藝,將鋁焊和原子灰打磨工藝首

他們不是專門去拉標語寫上『苦幹xxx天,革命行業』,而是自己為了極致的品控細節,在死磕設計、工程、造價、營銷的過程中,先革自己的命,順手革了行業的命。

無形裝X最為致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