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AD.Pro 教程


一、理論介紹


印度規範中關於地震作用的規定是參照美國規範的體系制訂的,這裡不做詳細介紹。印度抗震規範《Criteria For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of Structures》IS 1893: 2002規定可以使用底部剪力法或其他動力計算方法( 如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來計算地震作用,本文通過對結構底部總剪力的計算來介紹印度規範底部剪力法在STAAD中的實現方法。


印度規範的計算公式為VB = AhW,VB為地震基底剪力,Ah為水平加速度反應譜值,W 為建築物地震重量。Ah的表達式為:

鋼結構計算分析軟件 | STAAD.Pro 教程

式中: Z 為區域係數,I 為重要性係數,取決於結構的功能用途,R 為結構響應折減係數,取決於結構的延性,Sa /g 為場地的平均反應加速度係數,按下式計算:

鋼結構計算分析軟件 | STAAD.Pro 教程

式中: T 為結構自振週期。


下圖是印度規範5% 阻尼比時不同場地土的Sa /g 取值曲線,當阻尼比不是5% 時,按規範乘以一定的比例係數。

鋼結構計算分析軟件 | STAAD.Pro 教程

二、STAAD實現方法


1.建築物地震重量

通過荷載預定義中的參考荷載來添加建築物地震重量,並在地震參數中引用,此處僅預定義,不計算。


2.水平加速度反應譜值

通過荷載預定義-地震定義-地震參數來考慮水平加速度反應譜值,此處僅預定義,不計算。


鋼結構計算分析軟件 | STAAD.Pro 教程


3.水平地震作用

通過荷載工況詳細信息-荷載工況-地震荷載來添加一個地震荷載,此處主要將上述兩項信息進行代數運算,並考慮方向和修正係數,所有信息真正參與計算。


鋼結構計算分析軟件 | STAAD.Pro 教程

三、算例與驗證


1.條件

圖示三層混凝土框架,每層地震重量100KN以節點力形式施加於圖示節點,各地震參數(括號中為對應STAAD輸入信息)如下:

  • 區域係數 Z = 0.36 (ZONE 0.36)
  • 重要性係數 I = 1 (I 1)
  • 結構響應折減係數R = 5 (RF 5)
  • 場地土條件= 堅硬 (SS 1)
  • 結構類型為混凝土框架(ST 1)
鋼結構計算分析軟件 | STAAD.Pro 教程

2.手算過程

結構總高度h=9m

根據規範7.6.1,結構自振週期 Tax =Taz =0.075h0.75=0.39

根據規範6.4.5,譜加速度係數[Sa/g]x = [Sa/g]z = 2.5

根據規範6.4.2,水平加速度反應譜值Ahx = Ahz = (Z/2) × (I/R) × [Sa/g]x = 0.36/2 × 1/5 × 2.5 =0.09

根據規範7.5.3,基底剪力VBx = VBz = Ah × W = 0.09 × (3 × 100) = 27 kN

根據規範7.7.1,層剪力分別為Q1x= Q1z=1.929KN,Q2x= Q2z=7.714KN,Q3x= Q3z=17.357KN


3.STAAD計算結果


3.1 基底剪力

鋼結構計算分析軟件 | STAAD.Pro 教程

3.2 層剪力

鋼結構計算分析軟件 | STAAD.Pro 教程

STAAD計算結果與規範手核保持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