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年輕人進入體制後不想被提拔?體制內親身經歷告訴你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好好讀書,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考上名校就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可當我大學畢業之後,又要開始為找一份好工作而繼續努力。國考被大家形象的稱之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有那些少的可憐的幸運兒才能成功上岸。而我就是那些幸運兒當中的一個。剛剛得知自己考上的時候,心裡還是很開心的,不管怎樣這也算是對自己刻苦備考的一種肯定吧,再加上家裡七大姨八大姑一頓七嘴八舌誇獎,父母臉上倍兒有面子,心裡自覺為他們爭光了。進入單位後,一心想著通過努力奮鬥從此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可是在幾年的科員生涯之後,漸漸的丟掉了曾經的夢想,不再是“曾經的那個少年”,轉而成為了一個“無慾無求”的人。更可怕的是,這幾年我發現身邊像我一樣有這種心態的人越來越多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體制後不想被提拔呢?結合我自己親身經歷以及身邊同事經歷,我認為大概是以下幾方面的原因吧:

越來越多年輕人進入體制後不想被提拔?體制內親身經歷告訴你

1、 很多年輕人雖然在時間、精力等方面為單位付出了很多,但是晉升通道實在太有限了。那些奮鬥的日子,我顧不上家庭,顧不上休息,身體也越來越差。但是為了夢想依然在堅持著,但是工作幾年後發現,平時領導都誇踏實能幹,業務能力強,但是提拔的時候卻總是告訴我:“你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人在仕途,經得起幾次這樣的“等待”。可能有人不理解幾次不提拔就放棄啦,那說明你還對體制內的事兒不瞭解,政府部門內並不是每年都有提拔的,一個蘿蔔一個坑,你的領導不提上去你是沒有提拔的機會的,一般好幾年才會集中提拔一撥人。所以錯過幾次提拔,你都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

越來越多年輕人進入體制後不想被提拔?體制內親身經歷告訴你

2、 升職的誘惑力現在越來越少了。“升官發財”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人們都把當官作為光宗耀祖的資本。但是現代意義上的公務員早已不像以前,當了領導後雖然權力大了,但是相應的責任也更大了。特別是八項規定出臺、辦公用房整頓、督導考評、追責問責等措施讓體制內的工作人員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現在的公務員領導真的沒有那麼好當,我們單位副科工資只比科員多五百元左右,但是卻負有領導責任,對上工作幹不好要被領導訓斥,對下要心平氣和笑眯眯鼓勵下屬完成工作任務,回家還要被老婆數落整天忙工作不管家裡老人孩子。也許有人會說當官了工資那算啥,有很多灰色收入呀,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不敢說百分之百,但是絕大部分基層公務員真的一點灰色收入都沒有。一方面是國家現在反腐力度很大,另一方面一般的公務員不會為了那點灰色收入而丟了自己的飯碗,划不來。

越來越多年輕人進入體制後不想被提拔?體制內親身經歷告訴你

3、 越來越多的90後加入職場,他們這一代人比較有個性,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當他們選擇進入體制內,就做好了過安穩日子的打算。所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佛系”青年。他們只想認認真真工作,該上班上班,該回家回家,該旅行旅行,至於升職什麼的,都交給天意,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三無人員”(無關係、無背景、家裡無礦),不會“來事”,更不在乎榮譽、評優評先什麼的。再者,他們認為個人能力有限,即使將來當上了領導,需要揣摩幾十人、上百人的心思,要把別人管理的井然有序會很難。或者說他們發現自己根本不是當官的料,因此,也就對升職沒有多大的意願。

綜上,是我對越來越多的體制內年輕人不想被提拔的一點思考,只是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評論區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