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能”的學習機——用戶來信選登


“無所不能”的學習機——用戶來信選登

上世紀90年代,比較有影響力的電腦學習機廠商都開辦有自己的企業報刊,比如《小霸王人(小霸王報)》、《裕興電腦報》,以及《步步高通訊》。和現在的企業公眾號一樣,這些印刷媒介擔當著向用戶甚至社會大眾推送信息的角色,主要內容無外乎就是企業動態、產品資訊、服務指南以及用戶來信。翻閱了幾份報紙之後,發現用戶來信的風格非常統一,基本概括就是:童叟無欺、老少皆宜、甚至包治百病。

安徽省的某離休幹部趙氏不知道是否還記得因為自己五歲的小孫女被爸爸揍了一頓之後,他和老伴就把小孩接到了家中,靠一臺小霸王養了半年的事情?

“無所不能”的學習機——用戶來信選登

江蘇省的小學生小萌萌是否記得23年前曾給小霸王寫信問他們能設計出一種袖珍式的小霸王,連同打字在內的全套設備,能隨時隨地不受時間、地點、電源的限制,便可使用?

“無所不能”的學習機——用戶來信選登

山西省的老漢武氏是否又記得1995年曾經參加文化扶貧委員會、共青團中央、農民日報等單位組織的徵文比賽獲獎一臺小霸王學習機之後,春節裡大兒子、兒媳、二兒子、弟弟、妹妹、妹夫、外孫兒、外孫女、侄兒、侄女把自己家弄成了小霸王學習班的場景?

“無所不能”的學習機——用戶來信選登

這些用戶來信,都是實名刊登,並且還附有作者的家庭、工作單位或者就讀學校地址,真實度爆棚。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樸素情感,很符合那個年代大眾對電腦功能的簡單想象,能夠引發讀者在腦海中還原那個電腦尚未普及的時代,普通家庭用戶小心翼翼地熟悉鍵盤和練習打字的場景(當然更多時候是在使用手柄玩遊戲)。
如果說《小霸王報》的用戶來信走的是中規中矩的分享電腦學習的故事路線的話,那麼《步步高通訊》裡的用戶來信風格就要激烈很多,幾乎每一篇故事裡面都有作者的人生重要時刻(significant moment)。比如這兩則可以用“悲壯”來形容的故事:河北省的中學二年級趙同學的爸爸在幫他去買步步高學習機軟件的路上不幸遭遇車禍,不省人事,之後脫離危險住院療傷,讓他良心發現(先前的親子關係沒有交代),決心用優異成績安慰他爸爸,最後在步步高學習機的幫助下,成績平平的他“一躍至年級第二名!”再比如安徽的方氏,35週歲生日那天遭遇橫禍雙目失明,是步步高學習機讓他學會了一般操作和漢字輸入,還能“開著坦克和敵人決一死戰”,是步步高使他“重新充滿了希望”“帶來了‘光明’”。

當然也有稍微詼諧一點的,比如以下轉載全文的這篇《步步高治好了她的病》(上海,李用戶):

好友丹失戀了,他的男友移情別戀,棄她而去,丹整天精神不振,老是去翻昔日的照片,看著照片上她和男友相依相偎的影子,她不住的說:“他不要我了,我哪點不好……”,看她這個樣子,我從內心想幫她一把,幫她走出這種境地,但不管我怎麼勸她,怎麼安慰她都沒用。

那時,我正買了學生電腦,有一天,我在練習五筆字型打字時,忽然想到,丹是會計,她單位叫她準備去學習計算機,進行一些簡單的文字處理。對了,我有辦法治好丹的病了。

於是,第二天,我找到了丹,對她說:“既然你男友這樣無情,你還有什麼好留戀的,他能移情別戀,你也能呀,振作一點,別讓他看不起你……”。丹苦笑著說:“你還拿我開玩笑,人家都要傷心死了”。我對丹神秘一笑說:“聽我的,保你半個月就忘了那個無情無義的小人”。就這樣,丹將信將疑地被我帶到了步步高學生電腦旁邊、我用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說動丹,丹開始學用五筆字型打字。

兩天過後,丹竟然問我借步步高,過10天還給我,我沒想到丹會如此快地迷上電腦,說句心裡話,這時,我還真有點捨不得呢,但為了治好丹的“病”,也只好暫時與“步步高”小別幾日了。現在回想起那幾日還有一種無事可做感覺,自從“步步高”買回來之後,我每天都要和它接觸,用手指和它談話,忽然之間,沒“人”和我用手指談話,就像過一種無事事的日子。

時間在等待中度過,終於有一天又看到了朋友丹。
那天丹滿面春風的把步步高還給我,並一連聲說:“我也要買電腦,買步步高。”

我悄聲問她:“現在還想那個小人嗎?”

丹竟然誇張的問我:“你說什麼呀?哪一位小人呀,我現在想的就是到休息天去買步步高。”
丹的病已被“步步高”治好了,我在心裡說:“謝謝你,步步高,”是你治好了丹的“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