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去權”、“增權”,“不吼不叫”,智慧父母這樣做

巧用“去權”、“增權”,“不吼不叫”,智慧父母這樣做

“媽媽,我這個假期能不能不要上補習班了?”“媽媽,吃完飯我能不能玩會手機?”“媽媽,我能不能把頭髮留長?”“不能,你上初一了學習最重要,其它的就不要想了。”歡歡剛上初一,媽媽把她所有的興趣班都給停了,並且事事為她“精心”安排。從小到大,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只知道學習。上初中後,看到別的同學很有主見,遇到問題能夠自己解決。歡歡感到很自卑,自己什麼都不會。上初一的娜娜很崩潰,她不想只會學習,她也想自己做主。因為她覺得自己大了,而媽媽習慣性的將她永遠看作是孩子。有一天她對媽媽咆哮:“我感覺很壓抑,能不能不要管我了?”而媽媽依然不為所動,“你懂什麼?你還小,不管你行嗎?”

在家庭中,孩子不管多大,在父母心裡他們永遠是小孩,需要父母嚴加管教。父母習慣性的掌控和命令很多時候不僅沒有達到管理和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適得其反。這種“自上而下”的家庭育兒模式,會阻斷孩子的思考,還會讓孩子的需求被壓抑,長期下去給孩子帶來的只有傷害。孩子的道路需要他們自己走,歡歡媽媽可以試著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放棄對歡歡的絕對控制權,適度給歡歡“增權”,歡歡也許會主動去上補習班、主動去學習。

父母適度的“去權”,給孩子“增權”,是對賦權理論的運用。


一、 賦權理論內涵

在賦權理論出現前,美國心理學家塞裡格曼提出了習得性無助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人如果缺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經驗,他便會產生自己的行動和努力不太可能有收穫的心理預期。那麼,他在學習的時候便喪失了學習動機,在學習上他也很少去思考,而是更多的表現為焦躁和沮喪。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一直是命令式的,不允許孩子反駁。長期下去,孩子缺少思考,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必然受到影響。不管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學校生活中,他們也都是被動的接受,而不是主動參與其中。

賦權,也被稱為“增權”、“培力”。它強調個體的發展,給個體空間,讓個體自主建構知識體系,挖掘個體的潛能,開發個體的能力,促進個體的自我感發展。這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精神內核,對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啟發意義。

賦權理論,注重對個體的發展,這可以很好的解決“習得性無助”。父母在生活中,懂得“去權”,給孩子一定的權力,便會豐富孩子的情境,讓孩子沉浸在美好的情境中主導自己的思想,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找到成功的生活體驗。

巧用“去權”、“增權”,“不吼不叫”,智慧父母這樣做

二、 “賦權型”父母的意義與價值

1. 讓孩子在自我思考和探索中建構知識體系

皮亞傑的建構理論,認為應該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

明明雖然才3歲,但是好奇心很強。他就是一個“十萬個問什麼”,而他的父母每次都是直接告訴他答案。有的時候,父母也不知道答案,但是耐不過孩子問個不停,他的父母就會搪塞過去。後來,明明的問題越來越少。父母總是以為他小,隨便給個答案就行。很多時候,答案並不是明明想要的,所以他的好奇心逐漸被打壓了。

其實,孩子在3歲的時候思維模式已經開始慢慢形成。自我建構知識,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在思考中獲得結果,並真正將知識內化。明明父母如果可以適度“放權”,讓明明參與到找答案的過程中,假如,父母可以通過具體情境,引導他思考,自己去尋找答案,明明的問問題的興趣更加高漲。他的自我思考和探索能力也會得到開發,這對他日後自我建構學習很有幫助。

2.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蒙臺梭利說:“孩子的內在驅動力是推動他們發展的根本”。

歡歡媽媽的絕對控制權力,讓歡歡的獨立性很差,也會讓她的內在驅動力被壓抑。歡歡不僅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是被動的。她並沒有真正參與其中,假如她的媽媽讓自己的權力變小,給歡歡適度的權力,她們能夠用商量的口吻解決問題,歡歡也會開心,媽媽也會讓看到一個積極的歡歡。很多時候,在孩子學習上,父母都是“沒得商量”。父母不妨,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多陪他們去一塊解決難題。這樣會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這樣比命令的效果好太多。

3.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肯定、信任、尊重與價值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得到肯定與讚揚,父母能夠為孩子賦權,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認可的。棟棟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自信、自律、學習好,可以說各方面都很強。和她的媽媽交流後,發現她的媽媽就不善於替棟棟做主,遇到問題,媽媽會了解棟棟的想法,然後兩個人共同商量。有的時候,媽媽不知所措的時候,棟棟竟然能夠給出建議。這樣棟棟很有成就感,適當的為孩子賦權,其精髓在於肯定、信任、尊重孩子,進而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4. 幫助孩子樹立合作型思維模式,培養孩子合作精神

“去權”、“增權”其實傳遞著一種合作精神,從家庭育兒來看,為孩子賦權就是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比如,棟棟媽媽和棟棟在以平等的地位進行探討交流的時候,其實也是一種小型的合作模式。相比父母命令這種單向的絕對權力模式,這種賦權模式更容易培養孩子合作精神。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解決問題,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來找到辦法,而不是去強硬的命令。

巧用“去權”、“增權”,“不吼不叫”,智慧父母這樣做


三、有效“賦權”的關鍵點

新課改提出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而是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在學校教育中,也開始為學生“增權”了。現在學校教育非常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且在新課改的思想下,不斷探索課堂教育的變革。當前,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探索“翻轉課堂+合作課堂模式”。這種模式對家庭賦權型育兒有著很大的啟示。

“翻轉課堂+合作課堂”,即課前讓學生預習,找出自己的疑難點和困惑點。課上,通過合作學習模式,重點讓學生對疑難點和困惑點進行探索並在教師的啟發下找到答案。

因此,對於家庭賦權型育兒可以從以下兩個關鍵點著手:

1. 做“翻轉”父母

做“翻轉”父母,就是不要給孩子對抗。在遇到問題前,父母可以先做“功課”。即關注孩子的個體情況,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通過觀察孩子的表情、肢體語言等讀懂孩子的心靈。然後,從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出發,對症下藥。比如歡歡的媽媽,在歡歡不願意去上補習班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先去了解下歡歡的想法,然後引導她去上,或者兩個人還可以找到一個雙贏的解決辦法。歡歡媽媽不經思索,一上來就是:“不可以”,顯然將矛盾激化。所以,在賦權的時候父母要先了解孩子,根據具體情況進行。

2. 以合作方式解決問題

賦權,目的在於培養孩子探索和自我感的發展。並不是說讓父母將絕地權力丟掉,孩子的見識和思想有很多地方不成熟。所以,父母可以和孩子可以以合作的方式來探索問題。父母也需要和老師一樣,學會做一個引導者,而不是控制著。以“合”的方式,讓孩子的“權”得到合理運用,是賦權的關鍵。

四、總結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促進孩子發展的重要基礎。父母在生活中,可以多觀察孩子的個體發展,適度給孩子“增權”,學會用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父母不是孩子人生的掌控者,而是引航者,孩子才是人生的掌舵者。大膽的讓孩子揚帆起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