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弱者被情緒驅使,強者掌控情緒。”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你有沒有遇見過這些問題:

在跟老師溝通時,老師就論文的問題責怪你;

在跟領導溝通時,領導動不動就大發脾氣;

在跟愛人溝通時,愛人將孩子的問題歸咎於你;

在跟父母溝通時,父母不耐煩,指責你多管閒事。

面對以上批評和指責問題時,你的心情如何?是否感到沮喪、內疚、自卑和挫敗。該如何應對?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伯恩斯,是心理治療手段“認知療法”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他創建的“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焦慮、自卑、內疚和挫敗等消極情緒。

他認為,“負面情緒不是來自於不幸事件的本身,而是我們對於事件解讀的想法,這些負面情緒都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來化解。”

今天,我們就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來分析,如何應對批評之後的挫敗感。

我們會了解,

大多數人面對批評的三種心態,探討批評為什麼會帶來挫敗感?以及如何理性應對挫敗感的三種方法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01

面對批評: 我們的身體裡面有“悲觀、憤怒、樂觀”三個“小人”,哪個小人更牛,你就表現出哪種情緒

在一家單位的項目部裡有三位員工,分別叫小王、小李、小張。有一次,項目部負責人要求他們三人都儘快各自完成一個項目申報方案。

當他們都按時上交申報方案後,負責人並不是很滿意,在對方案提出修改意見的同時,也嚴厲地批評了他們。於是,從辦公室出來後,三人表露出了三種不同的狀態。

小王回到位子上,愣了一會兒神,滿臉失望地向周圍的同事抱怨:“我是不是能力有限啊,感覺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領導老是對我不滿。”

小李則把手裡的項目材料扔到辦公桌上,氣呼呼地說到:“他有本事自己改啊,每次都說我,還嫌我這不好那不好。”

小張呢,跟上面兩人都不同,他淡定的回到座位上,把手裡的資料仔細看了幾遍,並結合剛剛領導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在下班前又將方案跟領導對接了一遍。

以上這個例子分別代表,在面對批評後,不同的“小人”所表現出來的三種情緒:即“悲觀”、“憤怒”和“樂觀”

代表“悲觀”情緒的“小人”,情緒比較敏感,受到批評後,不去想問題的原因,只會自怨自艾,陷入抱怨、悲觀、自卑中,甚至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產生錯誤的自卑認知。

代表“憤怒”情緒的“小人”,脾氣極度暴躁,在受到否定之後,出於自尊心或面子問題,會表現出憤怒、沮喪的極端情緒,甚至可能會動手解決問題。

代表“樂觀”情緒的“小人”,最能得到領導認可。在面對批評後,不去發洩情緒、推卸責任,而是明白自己要做什麼,能夠保持理性的情緒,及時解決問題。

與其說是三種狀態,不如說,是不同的人在面對批評後,對挫敗感情緒的不同解讀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02

批評的本質:為什麼批評會帶來挫敗感

① 不同的思維方式,解讀不一樣情緒和感受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兩個秀才上京趕考,路逢一家辦白事的,正抬著棺材走過。於是,兩人對遇見棺材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一個秀才大驚失色,認為遇上晦氣之事,功名無望。而另一名秀才則喜出望外,認為路遇棺材,升官發財。就這樣,兩名秀才一個垂頭喪氣、一個鬥志昂揚的走進了考場。結果呢,你們可以想象。

以上這個故事,反映的就是情緒對人的影響,面對批評,也是一樣。有的人對批評不當回事,沒那麼上心,而有的人對批評卻是唯恐避之不及,難以接受。

再來看一個例子:

有一對雙胞胎姐妹,在一個不幸的家庭中長大,父親經常好賭、酗酒並毆打她們,然而兩姐妹對於這種原生家庭的看法卻不一致。姐姐認為,“父親好賭,還喜歡醉酒後打人,但即使生長在這樣的環境,我也要努力奮鬥改變處境。”而妹妹卻有不同的看法,“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我能有什麼辦法,這不能怪我,全是父親的錯。”於是,長大以後,姐妹倆擁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可見,不同的人,由於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對同一件事會解讀出不一樣的情緒和感受,甚至會決定未來的人生。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② 由 “臆想”帶來的情緒化推理

當你聽到對方惡劣的言語,看到對方激動的表情,你的大腦再將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就可能會產生這樣推理:“他是不是覺得我做的很差?他認為我的能力有很大問題,不會再信任我?他以為這件事是因我的失誤造成的?這讓我感到很沮喪和挫敗。“

戴維·伯恩斯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一書中,將這種負面思維稱之為“情緒化推理”,並將它和“非此即彼思”、“以偏概全”、“心理過濾”、“否定正面思考”等其他類型的思維共稱十大負面思維。

這種由大腦“臆想”所帶來的情緒化推理,很容易將我們推入各種負面情緒的深淵。

事實上,在面對批評問題時,我們的敵人並不是總是別人的批評,有時恰恰是自己的“臆想”。當我們的大腦受到批評時,總會根據沮喪、憤怒、委屈等各種負面情緒加工出言外之意,而正是這些“臆想”出來的言外之意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挫敗感。

因此,無論對方的批評言語多麼惡劣、傷人,只要你不被悲觀、憤怒的情緒所左右,不再用“臆想”進行情緒化推理,心裡便不會受到傷害。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③ 期待所有人都喜歡的“完美主義”

你是否有想過,別人的批評就一定是正確的麼?如果是正確的批評,那我們無話可說,只能選擇欣然接受並改正;而對於錯誤的批評,我們大可不必理會,以免徒增煩惱。可見,對於批評,我們可以先判斷批評是否屬實,再根據事實情況選擇性看待。

然而,對於一些優秀且自我價值感高的人來說,由於受自我“完美主義”因素的驅使,內心不太願意接受被批評的事實,畢竟,我們都期待所有人能夠喜歡自己。

心理學家阿瑟•帕克特曾說:“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連續統一體上只存在兩極,他們無法意識到還有一箇中間地帶。”

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向來追求的是,目標和結果之間毫無障礙的暢通之道,而不接受,過程中來自別人的質疑、批評和不斷的“試錯”,這會讓他們陷入深度的自我懷疑中。如果一直不接受來自外界的質疑和批評,過於關注別人的言語和情緒,而忽略了對事實的思考和自身的感受,則會陷入“過度希望別人認可”的誤區,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只有客觀看待自己的想法,才能決定是否煩惱,畢竟,你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喜歡你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03

如何理性應對批評後的挫敗感

那麼如何才能在面對批評後,還能堅定不移的保持樂觀的理性狀態?

第一:利用 “ABC法則”找到解釋事件與結果之間的合理想法,找到我們產生挫折的“理論誘因”

什麼叫“ABC法則”?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與阿倫·貝克在創建認知療法時提出了“ABC法則”,他們認為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即誘發事件,包括任何負面的事件;B(beliefs)代表信念和認知,即對負面事件的看法與解釋;C(consequences)代表後果,即面對不幸事件所產生的感受與行為。

埃利斯認為,“一個特定的結果,並不是由負面事件引起的,而是因為我們對不幸事件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解釋這才是造成特定感受與行為的根本原因。”如果信念和認知存在偏差,則會陷入到悲觀的消極情緒中。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ABC法則”在實際事例中如何運用。

我們將ABC分別梳理成三個部分,即不好的事,想法和後果,並練習捕捉自己的信念和想法,用紙和筆分別記錄下來。

第一部分:不好的事

這部分記錄事件發生的詳細情形,包括人物、時間、地點和發生的事件。例如,“我今天把項目方案拿給領導看時,他非常不滿意,於是責怪了我。”

第二部分:想法

這部分記錄對不好事件的解釋和看法,但要區別想法與感受。比如,“我不知道領導為什麼會發這麼大的火,以前也沒見過他發那麼大的脾氣。”

第三部分:結果

這部分記錄不好事件的後果,包括對不好事件的任何反應、情緒與感受。例如針對上面事件發生的結果,“領導讓我重新再交一份方案,如果還不滿意,可能會交給別的同事做,我對於自己的能力有點懷疑,感到內疚和沮喪。”

以上三部分就是一個完整的ABC法則的練習模式,在記錄時請確定每一種感受和行為都與自己行為所持的想法相關聯,真實的記錄你的想法與感受。這樣,通過不斷重複練習,你就可以找出解釋不好事件和行為結果之間的合理想法,從而避免陷入消極情緒之中。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第二:利用“反駁自我批評法”來反駁消極想法,真正找到克服消極情緒的“長矛”

戴維·伯恩斯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 一書中說到:“ 儘管我的演講一般都很受人歡迎,但還是在聽眾中發現有個人找我的茬。因此,我不得不想出這種“反駁質問法”,這樣我就可以用一種不得罪的方式讓質問者安靜下來,同時也可以讓其他的聽眾也有機會提問。”

當我們需要理性分析自己悲觀、沮喪的消極情緒時,可以嘗試用“反駁自我批評法”,來找到自己處理問題的狀態。

“反駁自我批評法”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即抓住想法,反駁自我,理性回答

那麼我們如何進行反駁自我批評呢?來看個例子。

你帶孩子出去玩,不料孩子在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褲子蹭了個大洞,膝蓋也蹭破了皮。你的愛人回家看到後很生氣,大聲責怪你:“你是怎麼帶孩子的?你怎麼這麼笨,帶個孩子都帶不好?”於是,你被指責後,感到十分內疚和自責,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什麼事都做不好。

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要開始注意自己的悲觀情緒了,可以這麼做。

首先,當你意識到“自己真的很笨,什麼事都做不好”時,就要立即抓住並停止這種自我貶低的想法。

接下來,對這個想法進行自我反駁:“我是真的很笨麼,連孩子都看護不好?我一直都是這樣粗心大意麼?”通過對自我反駁式的提問,來消除內疚和自責的情緒,從自我貶低的視角中跳出來。

最後,思考並理性回答自己的問題:“我這次是有點粗心大意,但我並不總是這樣,這次孩子受傷是個意外事件,老公他不應該不問原因就直接責備我。”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我們就能清楚地梳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更加理性的看待問題,保持穩定的情緒。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第三:坦然接受別人的質疑,有理有據的回應對方 ,讓別人的質疑“自我消亡”

法國作家拉勞士福古曾說:“敵人對我們的看法比我們自己的觀點可能更接近事實。”

《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的作者戴維·伯恩斯說到:“如果受到別人的批評,他們的評論或對或錯。如果評論是錯的,事實上沒什麼可煩惱的;就算批評是對的,你仍然沒有理由受打擊,你並不期望完美,只需要承認錯誤,採取力所能力的步驟改進就行了。”

在面對批評或質疑時,我們先要判斷,批評是針對個人還是事件?批評是對的還是錯的?然後才能結合實際情況,有理有據的回應對方。

若批評是針對個人來說,那你可以溫和地反問:“為什麼會覺得我做的不好?”並提出一個具體問題讓對方解答。這樣,將批評的角度轉移到具體事件上來,也避免了雙方因爭論個人問題而陷入尷尬的情景之中。

若批評是針對事件來說,你可以就具體問題直接提問:“請問是哪一部分做的不夠好呢?”這樣,可以儘快拋開情緒的影響,引導雙方分析事實,更容易發現其中的問題。

如果批評是有事實依據的,經過雙方討論後,發現確實是由於自己某方面的疏忽,導致做的不好,那麼你可以選擇欣然接受,並對別人的批評表示肯定,這樣,還能顯示出你胸懷大度。

如果批評是沒有事實依據的,你可以真誠地說出你的想法和感受,並解釋清楚問題的原因,希望能得到對方的認同,也能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歷史上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被稱為“最能接受批評的皇帝”。有段時間,唐太宗在朝堂之上十分嚴肅,大臣們都不敢發表意見,他發現問題後去問魏徵,魏徵聽了後說:“有的人雖心懷正直,但由於懦弱而講不出來;有的人由於怕你而疏遠你,並不敢講;還有的人覺得講了對自己不利,就不講。”

唐太宗聽了以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立即召集大臣廣開言路,鼓勵納諫,並虛心接受批評,同時也要求大臣都能接受批評,形成了良好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風氣,由此開創了國富民強時代。

總之,面對質疑,我們要保持客觀理性的情緒,以具體的事實和溫和的態度,有理有據的回應對方


被批評後難受的想哭?巧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積極應對挫敗感

04

結語

今天我們通過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分析挫敗感後,認識到,影響我們情緒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於事件解讀的想法。

首先,我們瞭解到,大多數人面對批評的三種心態,即悲觀型、憤怒型和樂觀型。然後,探討了批評帶來挫敗感的三種原因,即不同的思維方式會解讀不一樣情緒“臆想”會帶來負面的情緒化推理,以及期待所有人都喜歡的“完美主義”。最後,提出了理性應對挫敗感的三種方法,分別是:

第一:利用 “ABC法則”找到解釋事件與結果之間的合理想法,找到我們產生挫折的“理論誘因”;

第二:利用“反駁自我批評法”來反駁消極想法,真正找到克服消極情緒的“長矛”;

第三:坦然接受別人的質疑,有理有據的回應對方 ,讓別人的質疑“自我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