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東吳在海中找到的夷洲是哪裡?

公元230年,三國時期東吳皇帝孫權登基第2年,開始探索海上疆域,他希望能找到傳說中的夷洲和亶洲!

於是選擇衛溫、諸葛直兩人,率領百艘艦隊,士兵一萬餘人,攜帶各種物資,在東南的海洋中尋找夷洲和亶洲!

我們今天都知道“夷洲”,其實指的就是臺灣。

三國時期的東吳在海中找到的夷洲是哪裡?

亶洲就是秦朝嬴政派徐福找不死藥的地方,現在叫日本,也不知徐福是否找到,傳說他是日本的祖先。

大海茫茫,天氣惡劣,2位將軍能否在大海中航行呢,其實不用擔心,東吳戰艦在三國裡可是首屈一指,水戰也很強,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曹操就輸在東吳的水軍上面!

但路途遙遠,要到達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衛溫他們千辛萬苦,經過數月的航行,最終找到了夷洲,但沒有找到過亶洲!

三國時期的東吳在海中找到的夷洲是哪裡?

當時戰艦上的沈瑩在《臨海水土誌》中記錄了曾經臺灣的模樣!雖然失傳了,但有一部分記錄到了宋代的《太平御覽》裡,而這部分文字就是關於臺灣最早的文字記錄,一直以來就是證明臺灣和祖國是不可分割的最有力證據。

當時島上居民還未開化!他們在臺灣住了一年,才回到了東吳。最後去的一萬餘人,只剩數千人!期間還打了一次,俘虜了一些夷洲人。

衛溫、諸葛直給當時的臺灣人帶去了先進的工具和技術,促進了臺灣發展。自此之後,臺灣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同大陸聯繫逐漸密切,直至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衛溫、諸葛直等人沒有尋找亶洲,因為太遠了!可是東吳皇帝很生氣,認為他們損兵折將。以“違詔無功”將衛溫、諸葛直入獄殺掉!

三國時期的東吳在海中找到的夷洲是哪裡?

可是千年以後,我們可以說“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有衛溫和諸葛直曾經到過!

衛溫他們這次海上遠航,不僅開發了大陸通向臺灣的海上路線,還帶回了數千名當地人,但對後世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