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講述】楊必中:祖國實現統一是必然


【壯麗70年·講述】楊必中:祖國實現統一是必然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週年。為充分展示70年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光輝歷程和成就,三湘統戰聯合中新社、湖南日報、紅網、新湖南、時刻新聞推出“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講述】欄目,通過統一戰線各領域代表人士的親身經歷和感想感悟,管窺70年來的歷史鉅變,感受祖國發展偉大實踐。今天推出第四期,聽聽臺胞楊必中老人的心聲“祖國實現統一是必然!”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也恰好是楊必中定居湖南的第40個年頭。這兩個數字關聯不大,但自40年前楊必中作出一個決定後,他便與新中國緊緊地相連在一起了。

楊必中1948年出生在臺灣,父母都是湖南人,或許正是這種無法割捨的情繫,楊必中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回到祖國的懷抱,一直留在湖南大學任教,曾擔任過湖南省臺聯副會長。

【壯麗70年·講述】楊必中:祖國實現統一是必然

祖國日新月異進步,海峽兩岸不斷密切交往,兩岸血脈親情相牽相連……回憶種種,楊必中思緒湧來,感慨良多。

春風習習:中央出臺文件、臺聯組織成立

40年前,改革開放的號角拉響,祖國大地到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定居大陸的臺胞們也感受到陣陣春風暖意。

1981年,中共中央下發文件,不僅對定居大陸臺胞給予公正客觀的評價,還明確提出“一視同仁,並在各方面優先照顧”的政策。相關的落地措施,隨之很快湧來。

“首先是1981年12月22日,全國臺聯成立,相隔不到一個月湖南省臺聯也成立了,接著各地臺聯組織紛紛湧現。”楊必中介紹說,成立臺聯組織目的是為了廣泛聯絡臺灣島內、港澳及海外臺灣同胞,增進鄉親情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他清晰地記得1982年1月湖南省臺聯成立時的場景。那天長沙天氣寒冷,在九所賓館外的一個招待所裡,大家坐在一起開會討論,場面十分熱鬧。

楊必中說,省臺聯成立之初,成員並不多,但隨著各項惠臺政策出臺,越來越多的臺商來到湖南發展,省臺聯的隊伍也不斷壯大,成為凝聚在湘臺胞以及聯絡島內、海外鄉親的“臺胞之家”。

交流頻頻:海峽兩岸一家親

近年來,省臺聯通過開展“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兩岸婚姻家庭湖湘文化創業研習營”“兩岸作家參訪交流”“臺灣少數民族參訪交流”“臺灣教師團來湘參訪交流”等活動,促進了湘臺兩地人民心靈契合,擴大了湘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看到湘臺兩地人民走得更近、更親,楊必中感到欣慰。“海峽兩岸一家親, 同宗共祖脈相連,我們的根在哪兒,這個不能忘。”楊必中說,兩岸同胞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始終心心相印、守望相助,這些年祖國大陸在經濟、社會、科研等多個領域取得重大發展,有很多經驗值得島內學習。

事實上,在新中國壯麗發展的故事裡,臺灣同胞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湖南為例,目前在湘定居臺胞1000餘人,在湘工作、創業和學習的臺灣同胞6000餘人,他們為湖南的教育、醫療、科研等獻計獻力。在湘投資的臺資企業2600多家,品“上島咖啡”、吃“羅莎蛋糕”、喝“旺仔”牛奶是許多湖南人的共同記憶,成為湘臺兩地人民“兩岸一家親”的生動寫照。

期許深深:祖國統一是必然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40年來,兩岸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告臺灣同胞書》的許多主張變成生動的現實。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我們立足新時代、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深刻昭示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大勢。

“祖國統一沒有商量的餘地。”楊必中認為,臺灣不僅離不開祖國,而且未來更需要祖國,祖國實現統一是必然。

“希望省臺聯繼續發揮溝通、團結、聯誼、服務的作用,深入做好兩岸民間交流工作,爭取更多臺灣民心。”楊必中充滿了期待,希望在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能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