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面對肆虐的病毒,大多數人會下意識感到不安與惶恐。


但總有人,會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敢,找到機會,贏得幸運。


ID:iiidaily


資料來源@建築教師萬謙微博


今天要和大家講的,是一家四口在“被感染”之後,如何展開自救的故事。


萬謙是一名建築學教師。45歲的他剛剛踏入中年行列,每天和妻子、女兒、岳母住在一起。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萬謙的妻子是醫生。疫情之初,妻子正在醫院做抗病毒檢測工作,時刻準備著迎接這場風雨。


1月23日,妻子所在科室的主任為了防患於未然,當天要求全科室成員及其家人,必須做好核酸篩查。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不料,他們一家人先後被確診為陽性。


先是妻子和岳母,隨後是女兒和萬謙。就這樣,一家人全部被新冠病毒感染。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由於當時醫療資源緊張,床位不足。身為輕症病人的他們決定在家隔離,並按照醫囑吃藥。


全家確診,意味著病患沒辦法得到家人的悉心照顧,有時需要獨自面對;意味著身為家中頂樑柱的萬謙,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更意味著在和疾病鬥爭時,隨時萌生的自我懷疑。


可想而知,這該多麼煎熬和絕望。然而萬謙的表現,卻讓人出乎意料。


他和家人演示了一場“教科書般的自救”,此刻分享給你,願給你勇氣和力量。


一家四口感染,沒有病床,他們在家“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1月24日,除夕。


那時人們對新冠肺炎還處於摸索階段。網絡上的真相和謠言混沌交錯,未知和恐懼糾纏一起,彷彿細密的雨滴一般淋溼了每個人的生活。


這一天同樣是萬謙一家確診的日子,面對全世界的慌亂,他選擇了冷靜和剋制。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萬謙是一個堅守內心秩序的人,在他看來:“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護家人和其他人。”


該怎麼保護呢?


“保護自己,首先就是冷靜與理智。冷靜分析自己的病情,看待家庭的具體條件,分析各種應對方案的利弊,作出最合理的選擇。”


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先是盤點了家中的物資。早在確診前,身為醫生的妻子便準備了足夠的衛生紙、酒精、84消毒液、口罩、大號垃圾袋。


隨後,萬謙在心裡算了一筆賬:一家四口都是病人,誰的體能相對好一些?


多年來萬謙有個習慣,每週游泳4次,每次大約2000米。良好的運動習慣讓萬謙保持了不錯的身材、體能和免疫力。


責任自然落在萬謙身上,他主動負責全家的廚房和衛生間清潔工作。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此外,趁著輕症患者在發病早期尚有體力的時候,萬謙和妻子多未雨綢繆。


妻子打印了一個吃藥備忘表。


上面標記著每天的吃藥次數、時間節點、注意事項。每次吃藥,大家都要在上面打鉤。這對老人和小孩尤為必要,因為可以避免遺忘或吃錯藥。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萬謙也在想:如果全家人集中發病,體力最差的那幾天,該如何保證全家人的營養問題?


於是,他準備了一個大鐵桶,準備熬雞湯。這樣一來,只需將事先準備的半隻雞放進去煮,就能輕鬆解決做飯耗時費力的問題。


況且,到時候全家人肯定沒食慾,如果吃不下去飯,光是喝雞湯,也能補充基本的營養。好讓大家有體力去堅持下去。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非常時期,還要採用非常手段。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全家人決定分散居住。岳母一個人住在樓下單獨的房間,萬謙和女兒住在樓上(一開始妻子也在家隔離,後由於雙肺感染入院治療)。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每個人使用的臉盆、水杯、碗筷要嚴格區分,並且會用煮沸的開水燙一遍。手機也要早晚用酒精擦拭消毒。


哪怕是在家也要戴口罩,避免飛沫在空氣和物品上的停留。


雖然一家人之間隔著口罩,住在一個屋簷下也沒辦法見面。可萬謙每天都會和樓下的岳母視頻聊天,確認其身體和精神狀態。一家人面對面的交流減少了,可對彼此的關心卻絲毫不減。


雖然對於每個人來說,“全家感染”這件事就像天塌下來一樣無法接受。


可在萬謙和其家人身上,人們看到了輕症患者在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去周全一家人的隔離生活。他們堅守著正常生活的秩序,並且保留體力和病毒來一場持久戰。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隔離期間,萬謙問自己——

如何做一名好的病人?


除了科學規劃了自己的生活,萬謙作為病人的自覺性也非常讓人敬佩。


身為病人,尤其是傳染病患者。他沒有在絕望的時候破罐子破摔,而是保持著應有的教養,避免讓傷害波及到無辜的人身上。


他非常重視對廁所的消毒。


因為那時有研究表明糞便中含有病毒,關於氣溶膠傳播的說法也甚囂塵上。家人每天會排出大量病毒,為了防止病毒擴散,萬謙會按照指南,對此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同時,一家人戴完的口罩和用過的紙巾,並不會隨意扔到垃圾桶。因為口罩和生活垃圾上會殘留大量飛沫,一旦有人接觸後果不堪設想。


一方面,萬謙要求全家人用完的口罩要噴灑84消毒處理。


另一方面會減少扔垃圾的次數,將和外人接觸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然後會把裝有生活廢物的小袋垃圾,打包好統一放在大的垃圾袋裡,並且在消毒20分鐘後才會棄置。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哪怕已經做到了事無鉅細,他還是會在垃圾袋上提醒環衛工人:已消毒,不要觸碰內部。


一個小小的舉動,嚴謹又貼心,也保護了太多人。


哪怕後期體溫已經穩定許多天,他依舊緊繃著弦。因為對於萬謙來說,自己不僅要保護好家人,更不能讓無辜的人因為疏忽而牽扯其中。


“即使體溫相對穩定了,體力恢復也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這時候你絕不能出門,一定要把你接觸過的東西都仔細消毒。因為你此時就是最危險的傳染源之一。


如果有出門的必要,一定要把自己充分消毒包紮嚴實了再出門,中途不要近距離接觸任何人。”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看,這就是身為病人的素養。

真的很敬佩。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總結一下萬謙家人發病的時間點:


1月24號確診,萬謙開始和時間賽跑。


他趕在發病最嚴重之前做好了準備和善後工作。分房安排、吃藥計劃、飲食籌備、消毒衛生.......在補充營養的同時,他堅持臥床休息。因為他知道這將是一場持久戰,自己必須保存體力。


1月28日,對於萬謙來說是最煎熬的一天。


凌晨開始發高燒,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身體有些不聽使喚,但意識是清醒的。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有人問他是否擔心高燒不退。他淡淡地說:我從來沒有這種擔心,因為我對自己的身體很有信心。


退燒後,他知道自己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1月29日到2月4日,病毒在和他的身體機能持續膠著。


體溫是忽高忽低、持續反覆的狀態。他穩住家人的心態,自己看喜歡的電影,女兒可以看動畫片,岳母臥床休息,妻子在醫院治療......他相信,只要按部就班過好每天的生活,就會有見到曙光的那一天。


2月4日,萬謙和家人的體溫開始恢復正常,雙肺狀態也得到恢復。這種正向的反饋持續至今。


自始至終,萬謙都在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對待突如其來的變數。


他不是沒有過崩潰的時候,這種崩潰更多來源於對自己的不信任。懷疑大腦裡的知識和常識,會被這場疫情全部推翻。可遲疑之後,他摸清了恐懼的本質。


“恐懼對於群體中的每個人,是最可怕的存在。在恐慌面前,你會喪失一切理性,只憑著求生的原始慾望隨波逐流聽天由命。”


“最重要的是心態,得病期間不要瞻前顧後。”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一開始沒有床位的時候,他也著急過,尤其是家中還有71歲的岳母。


可面對現實,他能做的只有給自己打氣,只有自己保持冷靜,家人才能有信心度過難關。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他告訴自己:


“希望永遠存在。醫療體系一旦緩過最初的過載崩潰狀態,在應對這場疾病的過程中能夠發揮正常作用,絕大多數患者就可以痊癒。”


隨著雷火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的建成,武漢的病床數量正在得到充分的釋放。


疫情也讓萬謙意識到:“只有病了,才知道能夠正常地吃下一碗飯、喝下一碗湯、走出一步路,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萬謙本以為:一家人多日體溫正常,加上身體機能的恢復,足矣證明他們康復了。不出意料的話,應該會陽性轉陰性了。


可命運還是和他開了一場玩笑。


就在2月15日,他們全家去醫院做核酸複查。結果依舊呈陽性,他們還是病毒攜帶者。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希望和失望交織的時刻,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穩住自己。


目前,萬謙一家已到指定隔離的酒店入住。他自己很清楚:“是否為陰性”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全家人的身體確實在朝著好的方向恢復。而在醫院治療的妻子,也即將康復出院。


所以他還是在按部就班地生活,一如既往地保持理性和剋制。


“早上起來,洗了個澡,剃了鬍子。

女兒還在睡。腳丫在被子外,給她蓋了回去。

窗外天氣晴好,又是一天。”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是啊,日子一天天地過。


抗疫醫生在一線治病救人,志願者維持著城市的運轉,環衛工人保持著道路的潔淨,快遞小哥將蔬菜送到小區樓下,人們待在家裡保護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在保護別人。


如今,武漢各個醫院釋放了更多的床位,治癒率不斷提高,確診率也開始降低,期待的拐點似乎已經出現,其他省市的人也開始復工。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讓生活回到正軌。


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回首今日,或許也會如他一樣感慨:


“我們是好時代幸運的普通人。但從整個人類的命運來看,我們也是倖存者。”


一家4口全被感染,丈夫決定自救……


是啊,一場大雪過後,武漢的梅花凌寒而開。就像疫情之下的人,冒著未知和風險,依舊堅持做著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也請相信,寒潮終將會過去。

待到櫻花盛開時,我們會如期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