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走进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

文苑︱走进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

记者、作家、艺评人主笔,开设“城事”、“生活”、“百家”、“艺林”、“文苑”、“镜头”六个栏目,打造“杂志型”的生活阅读新体验,欢迎点击右上方红色图标加关注,欢迎分享!

走进南阳网社区广场,转过两道弯儿,迎面一座雅致的庭院,青砖灰瓦,门两侧大红的灯笼,上有一匾,曰:白河书苑。推门以入,迎面一荷花池,小桥流水,梅兰竹菊,亭台楼榭依水而建。懵懂间,一曲丝竹如溪水潺潺波光粼粼,余音绕梁,蝶舞莺飞,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珠圆玉润,仙姿曼妙。春去春回,花谢花开,白河书苑匆匆了多少风流的女孩,沉淀了多少美丽的传说,我醉于“四大名旦”的惊艳才貌,流连于她们掠过的花影深处......

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涟漪

有时候,从一个人的文章里看不出他的年龄,比如梁实秋70多岁写的情书,其热辣缠绵的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一个热恋中的年轻人。但更多的时候,文章能够反映出作者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处世态度以及情愫感悟。从涟漪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一点。

作为一个65前的人,涟漪经历了文革、恢复高考、移民、从教等一系列过程,人间百味、世态炎凉无不亲身体会、感想丰富。她最早在网络上发表的是三首诗歌《相约小巷》、《春雨 无情》以及《山与水的爱恋》,在《相约小巷》中,“内心深处有一个小匣子,装着深刻的过往,锁住记忆的时光”,“匣中片片红叶,是我黯然的忧伤,是与你失之交臂的惆怅”。在《春雨 无情》中,“深夜 \\失眠 \\辗转反侧 \\床 \\早已没有了 \\温度\\冰冷\\透凉 \\ 一如\\寒夜的心”,“天花板\\白得刺眼\\窗缝中\\划过\\一串晕黄的光\\滴答\\滴答\\春雨\\敲碎了花的梦"。在涟漪的笔下,青涩的青春时光,波折的情感经历,美好的幻想,无奈的幻灭,在冥冥中交汇,在心头纠结,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都市成年女性的怀旧情结,这种怀旧是基于对现实的失落和怅惘,一种洗尽铅华的情绪的自然流露。然而,作者并没有在冰冷如铁的现实面前颓废,在《山与水的爱恋》中,“山之语:请给我更多的爱吧!让我听到你更多的欢笑;水之声:请爱我少一点吧!减少我日夜思念的煎熬”,“山之语:那高耸的挺拔,是我健壮的身躯,倒映你心中的,是我热情的心;水之声:那波动的涟漪,是我荡漾的心湖;牵着你的手, 一路欢歌,奔流不息”,可贵的是,作者依然在守望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依然在努力捕捉灰色现实里的一抹亮色,这或许就是我们心仪的那种纯粹的、朴素的、原生的、健康的人生方式。

文苑︱走进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

遗憾的是,随后的涟漪,诗歌消失了,也许她在当今社会诗歌曲高和寡的现实面前耐不住寂寞,失去了对诗歌——这种人类最古老文体的坚持?我们必须承认,时下写诗的比看诗的人多,否则我们可以有幸欣赏到涟漪更多的诗歌佳作。

庆幸的是,涟漪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又回归到理性、知性、独善其身的人生状态。在《花殇》中,涟漪用唯美的笔触寄花言情,诉说了对生命的依恋、自由的向往:“我将她托起,风似知我意,柔柔而来,携她轻盈而去。我望眼寻她时,她早已匿放如雪香瓣堆中”。在《行云流水》中,我们看到的是爱情、婚姻与物欲的碰撞,流水对爱情的期盼、对自由的向往令人动容。《蓝莲花》里,记录了一群张扬个性、追求自由的驴友形象,在冰妆玉砌的雪域高原,那盛开的蓝莲花化为一种象征,一种爱情、信念和自由的图腾。《阳台》里,女人用死亡的代价释放了压抑的生命,用大红旗袍的美丽演绎了短暂的人生,滔滔的黄浦江成为她永远的自由归宿。《雨中赏荷》中,涟漪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出画一般的人间仙境:“一阵风儿吹来,仿若悠扬的乐曲,绿色的舞娘们翩翩起舞,清新淡雅者,艳如晚霞者,娇媚袭人者,雍容华贵者都在那里忘情地舞着。如痴如醉!忘了身在何处?真想和她们的一并起舞…”在涟漪的世界里,我时时感觉到的是“自由”的人生命题,挣脱世俗的羁绊,投入到如诗如画的人间荷境:“听着背后依山古寺悠扬的钟声,面对眼前碧波千倾荷塘,贪婪的嗅着那缕缕荷香,久久的、久久的不愿归去……”

关键词:一个理性、知性的女人,洞察世象的内涵,沉静如水的节奏,诗一般的语言,用心凝成的文字,冷却了世间的一切浮躁和无知。

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翰墨凝香

翰墨凝香,真正的文学科班出身,河南大学中文系才女,绝对的校花。俗话说“深山出俊鸟”,这一点在来自桐柏的凝香身上得到了印证。端详凝香的网络头像,竟发现与徐静蕾有几分相像。

凝香的文笔无疑是一流的,就她的现代体诗歌和散文诗而言,目前在南阳网络可以与之相比的不多。在凝香的《女人四季》、《男人四季》系列里春夏秋冬已不再单纯是时间的概念,它们已经化为作者信手拈来的表达人的情绪的载体,一种以时间来命名的表达方式或者道具:“春/这样多汁的清晨/微风摇过桃李/那些花/少女的红颜/站在春天的胸口/嫩阳下/只消低头一笑/便醉了/遍野的青草”“夏/其实/所有的等待/都在于这怒放的灿烂/乱红都飞过了/如何点燃/一触即发的饱满/热阳吻过/拓印在脸上的红颜/成了这个季节/最眩目的色彩”“秋/这一季/孤清长亭下/眼角额头/网状的心事/层层阻断/不再轻弹的泪/我已经走到桥中间/回首/怎么也无法定格/即逝的灿烂”“冬/雪是最终的守候/一如我头发的白/那时只想在温暖的炉火旁/与你静静的对视/所有前尘/包括最绮丽的往事/都化为杯中清酒的传说”(《女人四季》)“春/垂柳下/双双对对/期待的回眸/穿越时空/搜寻千年的爱恋”“夏/多雨的季节/最难将息的是/被遗忘的爱恋/骄阳下船工的号子着背负行囊/你的背影/可是这个季节的风景”“秋/无情的手/扫落了片片枫叶/仿佛/是离人的泪/成熟的梅林/硕大的果/写在夕阳下高昂的/头”“冬/一片枯叶孕育着一个绿幻/催生着一个崭新的芽孢/肃杀中/你的威严/有些许泪光/来年/新的希冀和梦想/春风中/将为谁绽放”(《男人四季》)

文苑︱走进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

凝香眼中的四季,寓意了女人的一生。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串起了女人一生的四个时段。“站在春天的胸口”的少女,“低头一笑”醉了“遍野的青草”;夏季“最眩目的色彩”,是“热阳吻过拓印在脸上的红颜”;“世俗的秋水,怎一个望穿了得”;冬季的“黄昏”,“我的白发与雪一起慢慢消融”。少女“春天般”的羞涩、青春女孩“夏天般”的狂热、成年女子“秋天般”的无奈、老年女性“冬天般”的落寞——与其说“女人四季”,倒不如说“女人四季人生”更为贴切。

我在思忖,孑然一身的凝香,何以洞察男性的内心?期间既有对男性理想化或者说概念化的理解,也有对男性赋予了很多女性化的元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油画《蒙娜丽莎》,有许多达芬奇自画像的味道。春季男人“期待的回眸”,叹“落花无情”“流水有意”;夏“多雨的季节”,“最难将息的是被遗忘的爱恋”;秋季男人“采撷着一个梦想”,“收获爱情”“抑或是枯涩”;冬季“苍茫的白”“洁净的白”“凝成一个永恒”,“暖阳如血”“如一个宽大的双肩”“承载着女人的爱恋”。客观的说,凝香对男人的刻画,远没有她刻画女人的饱满、凸出。她更多的是在凭自己的感觉和才气,而非生活的体验。这就好似研习书法,线条质量弱,远不及线条扎实、力透纸背可比。我想这一点,喜爱书法的凝香是容易理解的。

凝香曾经有过一场长达7年的刻骨铭心的爱,带给她的是痛苦的深渊和至今仍然无法走出的心理阴影."自己触动自己品味/习惯一个人的天空追寻生命足迹”“有过风风雨雨/跨过爱路奔波/五彩斑斓的梦也渐渐用感觉把它消隐”(《随缘 随心 随意》)“寂寞是生活赐予我们的特殊礼物/品味寂寞/就是咀嚼生活中的另一种滋味”“一份寂寞 一份无奈/是世事沧桑写下的一个又一个问号/当慵懒的思绪被和风吹拂而萌芽的时候/最后总是会有一个小小的微笑浮上你的嘴角”(《品味寂寞》)凝香具有美丽女孩浪漫的情怀,和才智淑女矜持的气质。生活中的凝香,有太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你或许读懂她的诗,却无法读懂她的内心。

关键词:她,齐肩的碎发,即使在冬日依然一袭短裙,一双高跟长筒皮靴,一件随风飘逸的风衣。她,也许不属于这座城市,却美丽了这座城市的风景。

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纳兰健身

在纳兰的作品里面,基本上都是在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情感故事,应该算是小品文。如果你了解了纳兰走上社会后的生活轨迹,你就会发现纳兰的作品写的是那么的真实,如果你读懂了她的作品,你就读懂了纳兰的心。

从文艺分析的角度说,自古到今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在反映作者本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客观世界,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只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角度以及程度不一样。从作品的真实性这一点来说,纳兰无疑更加纯粹。

文苑︱走进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

纳兰的家乡在邓州,17岁的时候走进一家工厂,从而踏入了社会。在她的《上帝是个老顽童》《怀念一个人》中,清楚的记录了那段日子。我在想,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纳兰所在的工厂破产,结束了纳兰滋润的小白领生活,使纳兰茫然的第一次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们今天见到的仍是那个坐在厂广播话筒前的纳兰,也许她已经为自己勾画好了努力的方向——工会干事、女工委员、工会主席,也许我们今天就不会见到那个用脚尖和笔尖跳舞的精灵。

没有哪个女孩愿意选择漂泊,作为纳兰来讲,她宁愿放飞心灵作一次精神的旅行,也不愿拖着疲惫的身体游走在或陌生或熟悉的地域。在她的《再会,桐柏》、《我与七里河》、《别了,武汉》里,我可以看到她的困惑、迷茫、失落,也看到她的淡定、选择、坚守,多舛的命运磨砺了纳兰的性格,于是,《从开始到现在》,纳兰《不再迷失》,《累,并快乐着》,当她想清楚《沉默,不是妥协》后,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在纳兰的作品里,“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天下父母同心,都把一生奉献给了子女,到了老年,他们需要同样的爱时,我们在哪里呢?”(《父亲》)“这一生,一定要为人母,作为女人,不曾付出这样的爱,人生将是一种残缺”(《我的幸福,因为有你》)“无论是什么状态下的爱,我们都会哭泣,会有不甘心,不安,甚至绝望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乖,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友情是亲情和爱情不能替代和弥补的,没有友情的人生定然是充满孤独和乏味的”(《写给我的朋友们》)也许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纳兰表达”爱“的方式直接、真实而简洁,她笔下的“爱”也不仅仅限于两性之爱,而是扩展到了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自然之爱。读着纳兰的文字,你会仿佛置身于缓缓的钢琴曲之中,在弥散着香茗的空气里,倾听一个女孩讲述她的故事。

关键词:一个用脚尖和笔尖跳舞的精灵。我一直在想,在舞蹈的“动”,和文学的“静”之间,她是如何美妙的切换、华丽的转身?

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丹江冰

如果说涟漪是一个优雅、知性的都市才女,翰墨凝香是才貌双全的“蒙娜丽莎”,纳兰健身是灵动在文学和舞蹈之间的“精灵”,那么,丹江冰就是淅川大地孕育的一株文学奇葩。

丹江冰来到白河书苑是那年的4月,她在白河书苑发表的第一篇文字是小说《忘年之恋》。《忘年之恋》是丹江冰的网恋题材之一,也是她的代表作,她的个人签名——美国作家玛格里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里的名言“我以为我在写作,但事实上,我从来不曾写过;我以为我在爱,事实上,我从来不曾爱过”,就出自于这篇小说的男主角“海边木屋”。

文苑︱走进南阳网络“四大名旦”的情感世界

在《忘年之恋》中,女主角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跃然纸上——“每当黄昏来临/平静的心总会激荡起爱的潋滟/亲爱的/企望与你一同打开心扉/走进彼此心底最柔软的一角/你是上帝的恩赐/是我的娇娃/生命中拥有你才算完美/无数次幻想着在绿树林中亲吻你/在温柔的夜晚拥抱着你/在你的耳旁诉说着我的爱怜/如今我只能象苏武牧羊般/守着那个神往的等待/盼望有春的使者到来/与你携手未来的时光”“与其在荒崖轮回中展览千年/与其等到一朝红颜褪尽/徒增白发/朋友/我恳请/携二人之力/在扶桑、若木圣洁的光辉中/在宇宙所有的万物神灵前/祈求赐予我们一个美丽的相遇/可以把灵魂深处储藏的所有眷顾和甜蜜/都在这一瞬间绽放”女主角对感情的大胆追求使人为之动容!

丹江冰,这个豫西南大地养育的美丽女子,她的小说,大半以她的家乡为背景,以亲情为主线,突出了浓郁的乡土风情。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豫西南乡村的风俗,人内心的挣扎,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命运的交锋。无论是《魂断丹江河畔》的小姑和周帆表叔的生死之恋,《我的外婆》中外婆的命运多舛,还是《你的生命如此美丽》中冷血绝情的“父亲”、勇敢追求爱情的“我”,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与丹江冰的交流中,我时时觉得这是一个内心丰富、感情细腻的女性。她就像是一杯恬淡的绿茶,每次的口留余香都有不同的回味。在她平静的外表和从容的气质后面,隐藏着人生的困惑、感情的交错,甚而自身也常常陷入内心的痛楚而不可自拔。我不知道生活中的丹江冰是否孤独,但是当我读下她的那些残阳如血般的文字时,我感到起码她的内心是孤独的。

丹江冰大多使用的文体是小说,这在社区的女性作者中是不多见的,也许这种扩展性强的文体更适于隐藏她的生活真实,而可以无限放大她的思想和感情空间。《沉香三柱》是她很偏爱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描写女性感情幻灭的小说,如果说小说的女主角为感情而存在,感情可以视为她生命的话,那么这部小说,就见证了她生命的生长和死亡。我不知道这部作品里面是否有丹江冰自己的影子,否则我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份感情如此炽烈如此压抑如此荡气回肠。也许丹江冰注定与悲情结缘,也许她的生活境遇使她别无选择,也许她惯于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审视着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即使在她的作品里面曾经有一抹亮色一闪而过。

关键词:我没有见过丹江冰封的情景,但我可以感觉到下面水的流动。在她冰冷的外表里面,我时时感觉到一团燃烧的火。冰在融,雪在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