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OPEC+馬上又要開會!一切都看墨西哥?油市減產大戲還將繼續……

墨西哥就是不同意!油市減產的大戲已經進入第四天了……4月9日,OPEC+緊急會議,初步達成減產協議;週五(4月10日),G20能源部長緊急會議;4月11日,OPEC+宣佈已達成減產協議,確認的減產規模1000萬桶/天,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聯合減產行動、不過4月11日凌晨結束的G20能源部長視頻會議公報最終沒有談及進一步減產。

4月12日,據最新消息,OPEC+將在當地時間12日下午(北京時間4月12日晚間或13日凌晨)召開會議,旨在解決沙特與墨西哥之間的僵局。

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指出,OPEC+將在4月12日晚些時候會談來解決沙特與墨西哥之間的僵局。據稱其他OPEC成員施壓沙特,令其接受墨西哥少量減產的要求。

OPEC代表稱,減產協議的磋商取得一些進展,OPEC+會議將討論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說的接受墨西哥少量減產的問題。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稱,阿塞拜疆能源部表示,OPEC+將在12日晚些時候召開會議。

除此之外,4月12日油市還有一個重磅消息:沙特第三次推遲宣佈原油出口定價!據報道,北京時間4月12日週日午後,沙特阿美宣佈再度推遲其原油出口定價的關鍵決定。這是沙特自OPEC+談判以來第三次推遲原油出口定價。

按照慣例,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一般於每月5日公佈下月原油出口價格,但本月初該公司表示,由於沙特與俄羅斯等國將就原油減產協議進行協商,公司計劃將原油出口價格公佈時間推遲至10日。

官方售價(OSPs)原定於4月5日發佈,然後兩次推遲,以使生產商有時間討論在疫情造成的需求破壞中減產。

由於影響著每天約1400萬桶的波斯灣原油出口,沙特阿美的價格是市場關注的關鍵指標。該地區的其他生產商效仿阿美公司為自己的運輸定價的方法。

3月5日時,沙特阿美曾宣佈其增產計劃,由於疫情拖累全球原油需求,當時國際油價出現暴跌。

如今,沙特阿美的出口定價依然被市場視作是沙特對全球原油市場的“殺手鐧”之一。對此,市場分析認為,沙特阿美如今繼續推遲5月的報價,意味著沙特依然在觀望OPEC+會議談判的結果。

墨西哥為何就是不同意!?

由於墨西哥的反對,OPEC+減產協議似乎懸念再起,因此市場期待G20能源部長會議上能夠達成明確的減產協議。然而,最終結果還是令市場失望了……

G20能源部長會議於當地時間4月10日下午召開,按照公佈的會議流程,整個會議將持續大約三個小時左右,然而會議時間遠遠超時。終於,當地時間4月11日凌晨,二十國集團能源部長會議公報正式發佈,其中仍未涉及具體的減產規模以及分配比例。

G20能源部長會議公報稱:“為了支撐全球經濟復甦,維持能源市場穩定,我們承諾互相協作,採取應對政策。我們認可一些原油生產國穩定能源市場的承諾,也意識到國際合作對於維護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作用。”

公報稱,G20承諾立即採取措施穩定石油市場,將成立特別工作小組來監控石油市場情況。對能源供需失衡抱以關切,將確保石油生產方和使用方之間的利益平衡。據媒體報道,在更早的一個公告草案中曾有“不惜一切代價(Whatever it takes)”的表述,不過在最終版本中被刪掉。

從G20能源部長會議的公報來看,由於未涉及具體的減產規模以及分配比例。當時媒體稱,接下來各產油國仍將對此進行討論。12日最新消息稱,OPEC+將繼續召開會議,解決沙特與墨西哥之間的僵局……

FX168此前曾報道稱,週四的OPEC+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減產。墨西哥拒絕參與減產,在未批准該協議的情況下離開了會議。在通過視頻進行了超過9個小時的會談後,這一突如其來的情況讓外界對旨在幫助石油市場從疫情造成的低迷中復甦的全球性努力產生了懷疑。

與會代表說,4月9日早些時候OPEC+就5月和6月減產約1000萬桶/日達成了初步協議。一位代表稱,同盟內最大的產油國沙特和俄羅斯同意各自把產量降到850萬桶/日左右,所有成員國都同意把供應減少23%。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加拿大等主要產油國可能把供應量進一步削減500萬桶/日,本有望加大提振油價的努力,不過墨西哥能源部長Rocio Nahle Garcia斷然拒絕OPEC+方案中對該國提出的產量要求令計劃被打亂。

在離開會議後不久,Rocio Nahle Garcia在推特上發文稱,墨西哥只准備減產10萬桶/日,遠低於OPEC+提出的40萬桶/日的要求。

據OPEC公開的協議減產細節,5-6月減產1000萬桶/天,每位成員減產23%;7-12月減產800萬桶/天,每位成員減產18%。注意,墨西哥只准備減產10萬桶/天,而不是OPEC協議中的40萬桶/天,這與基準相背離,導致協議陷入僵局。

有分析表示,儘管OPEC+目前仍在繼續協商,但是原油減產協議達成共識的時間拖得越久,因為墨西哥不鬆口而前功盡棄的可能性就越大。那麼墨西哥為何就是不同意呢?

對於減產,墨西哥總統洛佩斯表示,在這場危機中,我們必須兌現原油減產承諾,墨西哥同意暫時減產。但洛佩斯表示,無法做到與其他國家一樣的減產幅度,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減產23%,表示同意減產10萬桶/日。

除此之外,墨西哥政府4月10日還表示,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干預下,其已經與OPEC +達成了減產協議。墨西哥將每日減產10萬桶,而美國將每日額外減產25萬桶,向墨西哥提供減產幫助。

據悉墨西哥已探明原油儲量為66億桶,居全球第18位,石油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十幾年來,墨西哥石油產量持續大幅下降,特別是2004年至2012年,日產量下降了40%。

墨西哥自2013年推行的能源改革成效並不盡如人意,國內原油產量繼續下降,已從2013年的250萬桶/日降到2018年的不足180萬桶/日。

在墨西哥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其一直希望推動本國的石油產業以提振經濟。2019年,墨西哥新一屆政府明確表達了對前期改革的不滿,又確立了新的改革思路和目標,計劃到2025年將原油產量恢復到每天240萬桶,即上一輪改革前的水平。

普氏能源資訊稱,墨西哥此前計劃公佈13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這將使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年底前的產量提升至200萬桶/日。另外,墨西哥總統洛佩斯也曾坦言,墨西哥的原油產量已經下降了14年,這就是抗拒減產的原因。

但是,對於抗拒減產的背後,有分析認為,墨西哥強硬的底氣來自華爾街:龐大的華爾街對沖措施使其免受低油價之害。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墨西哥從一小批投資銀行和石油公司購買了所謂的亞洲風格認沽期權,這被認為是華爾街最大的年度石油交易。

期權賦予墨西哥以預定價格出售其石油的權利。它們相當於保險單:國家銀行都從較高的價格中獲利,但享有最低下限的保障。因此,如果石油價格保持疲軟或進一步下跌,墨西哥仍將預訂更高的價格。

在過去20年的每次經濟衰退中,這種對沖交易都為墨西哥提供了庇護: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油價暴跌時,墨西哥在對沖中獲得51億美元的收益;2015年,獲得64億美元的收益;2016年,在沙特阿拉伯發動另一場價格戰後,又獲得27億美元的收益。雖然對沖並不是墨西哥堅持的唯一原因。但是,與自今年年初以來油價暴跌,預算遭到破壞的國家相比,這可以增強該國的實力,並使其在談判的時候不那麼急切。

即使墨西哥最終同意:OPEC+減產1000萬桶/天 如何抵消超過2000萬桶的需求減少!?

FX168此前在文中指出,儘管墨西哥拒絕OPEC+減產協議,但最終可能會有妥協方案出爐,但是必須認識到1000萬桶/天的減產規模仍不足以消除供給過剩。據IEA的與預測,原油需求可能下降20%,也就是2000萬桶/天,所以OPEC+減產計劃的奏效可能仍有待需求的回升。

瑞銀集團大宗商品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也表示,鑑於本季度需求可能下降20%,他認為雙方達成的減產協議不足以阻止未來幾周石油庫存大幅增加。

高盛也表示,令市場擔心的是,相對於每天2000-2500萬桶的需求銳減,目前全球1000萬桶的減產規模依然遠遠不夠。高盛認為,總體來看,儘管目前市場對達成協議的樂觀情緒可以在未來幾天支撐原油價格,但是這一趨勢不會長久,預計WTI的目標價是20美元/桶。

高盛強調,最重要的是,需求的萎縮是未來油價進一步下跌的基礎。

諮詢公司首席原油分析師Energy Aspects則稱,需求的下降比產量降幅大得多,預計4月份需求可能減少2500萬桶/天。其並表示,隨著需求的急劇下降,儲油空間也將耗盡,屆時產油國將被迫停產。OPEC+現在想減產的幅度僅僅只是將來他們無論如何都要被迫削減的幅度。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重創原油市場,市場普遍估算全球原油的需求下降了20-30%,即2000-3000萬桶/天。減產有利於減輕全球原油的庫存壓力,但減產的幅度顯然不足以抵消2000萬桶/天以上的需求下滑幅度。

加拿大皇家銀行全球大宗商品戰略負責人Helima Croft說,如果OPEC與夥伴國未能達成減產協議,油價可能降至每桶20美元以下。即便達成減產協議,在疫情消退之前,油價仍將處於低位。“減產協議對關上’水龍頭’是重要的,讓潛在的油價反彈成為可能。但由於疫情帶來的需求破壞之大,油價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出現快速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