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伦理学3 怎样制止虐猫的人?道德是不是客观的?

怎样制止虐猫的人?

举个例子,有人在网上直播虐猫,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行为不道德。但是假如虐猫的人提出抗议,猫是我自己买的,你凭什么说我不道德?我们好像也不太好反驳。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些事实,像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一样证明虐猫是错误的呢?还是只能诉诸情感,说“你看那只猫多可怜啊”。

这么看来,道德背后有没有客观事实其实非常重要。如果有,解决道德争端就会比较容易;而如果没有事实,那道德分歧就彻底变成了主观态度之争,类似于豆腐脑应该吃甜的还是咸的,这样的争论恐怕就很难有结果了。

学点伦理学3 怎样制止虐猫的人?道德是不是客观的?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认为道德规范背后有客观事实的,叫作道德实在论;认为没有客观事实的,就叫作道德反实在论。

相比起来,道德实在论好像更符合人们的直觉。比如,俗话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就像有某种自然规律一样的客观事实,在主导着人们的道德判断。

但是,自从哲学家大卫·休谟开始,道德实在论就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这里面的关键,就是休谟在“是”与“应当”之间做的区分,或者说“事实”和“道德”之间的区分。在休谟看来,任何道德判断都不能从关于事实的判断中推论出来。

听起来有点绕,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 你在路边看到了个衣服特别破烂的乞丐,随手给了他5块钱。你可能都没往心里去,休谟说,等一等,我们来分析一下,你为什么要给他钱?
  • 你可能会说:“这个乞丐这么穷,我应当帮助这个乞丐。”
  • “我应当帮助这个乞丐”是一个道德判断,这句话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应当”。有了这个“应当”,你才会有接下来的行动。
  • 但是,休谟就问,你前面说乞丐贫穷,贫穷是个事实,从一个事实,怎么就能导出行动呢?如果能导出行动,为什么就是我要帮助他,而不是我要走开这个行动呢?
学点伦理学3 怎样制止虐猫的人?道德是不是客观的?

如果想要从“是”推论出“应当”,这中间必然需要借助一个包含“应当”的前提,比如说“我应当帮助有需要的人”。

但是在这个时候,你其实已经做出了一个道德判断,而不是真的从事实推出道德规范。所以休谟认为,在“是”与“应当”之间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逻辑鸿沟。

正是因为发现了这道鸿沟,所以休谟主张情感主义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看到乞丐的悲惨状况之后,产生了同情,是人的同情感促使他得出了“应当帮助乞丐”的结论。

在休谟看来,认为道德背后存在客观事实,完全是人们将主观的情感投射到世界时产生的错觉。

“休谟的铡刀”

休谟的这个论证非常有名,也非常有力,人们称它为“休谟的铡刀”,甚至“休谟的断头台”,因为它彻底斩断了事实与道德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反实在论者最强有力的武器。根据这种理论,一切道德判断都是在表达主观的情感和愿望,比如人们说“不应当虐猫”,其实表达的就是“虐猫让我感觉好恶心啊!”这样的情绪,或者“要是虐猫不存在该多好啊!”这样的愿望。

这些情绪和愿望,没有真假之分。人们在表达它们的时候,只是希望别人也有同样的感受,或者按照自己的感受来行动,这就是道德的规范性。

学点伦理学3 怎样制止虐猫的人?道德是不是客观的?

对于反实在论者来说,所有的道德分歧,都是情感、态度上的分歧。那么想要解决道德分歧该怎么办呢?人们就不能靠理性的说服去解决,而只能用非理性的方式,去改变对方的情感和态度,比如使用比喻、描绘故事、树立榜样,等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道德反实在论好像更有道理?不过反实在论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这个理论会让解决道德争端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很难找到好的理由来说服别人改变情感和愿望。

假设虐猫的人是个道德反实在论者,他可能会说,你们看不惯,是你们的主观感受,虐猫本身并没有什么不道德的。面对这样的挑衅,我们总会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怎样为实在论辩护?

不只是虐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道德争端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说明道德规范是客观的,为道德实在论辩护呢?接下来,我就给你介绍实在论者的两种有力的回应。

首先,“事实”与“道德”之间虽然有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并不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情况:

  • 小王在网上选好了一台五千块钱的笔记本电脑,在支付界面选择了货到付款,第二天快递小哥给小王送来了电脑,小王开箱检查之后确认电脑没有问题。
  • 在这里,一共有四个关于事实的描述,小王选电脑,小王选择货到付款,快递小哥送电脑,小王检查电脑没有问题。
  • 那么从这些事实描述里,是不是可以推论出“小王应当付给快递小哥五千块钱”这样一个规范性的判断呢?小王如果拒不付钱的话,是不是就做了一件道德上错误的事情呢?
  • 你的反应肯定是“废话,当然啦!”
学点伦理学3 怎样制止虐猫的人?道德是不是客观的?

这样的例子其实在生活里有很多很多。

  • 再换一个场景,小张是一个消防员,这是一个事实;从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直接推论出,在执行救火任务的时候,小张应当灭火救人,如果他选择了临阵脱逃,就是做了一件道德上错误的事情。这些例子说明,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事实与道德之间,其实并没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逻辑鸿沟,一些看似描述事实的语言,本身就带了规范性。

其次,我们可以用更符合自然科学的方式去理解道德,认为道德背后确实有一些自然事实,但包含了这些事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像“道德”或者“不道德”这样的概念,不能被还原成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简单的事实。

比如说“道德”不能等同于快乐、欲望的满足、不造成伤害,或者功利计算。但是,这并不是道德概念独有的现象,一些明显的自然概念,其实也不能被简单地还原成可以观察到的性质。

实在论者特别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把“道德”和“健康”做类比。

健康显然是一个自然事实,但是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实,不能被简单地还原成血压、血脂、血糖、脉搏这些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指标,健康是指整个躯体功能运行良好,前面提到的那些因素,加上饮食、运动、睡眠等等都会影响到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判断。

“道德”和“健康”非常相似,它不能被还原成任何单一的事实,而是一个由很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复杂概念,快乐、欲望的满足、目的的达成、诚实守信、不制造伤害,等等,这些要素都和“道德”密切相关。就像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血压、血脂、血糖这些指标,来监测健康;人们也可以用快乐、欲望的满足之类的指标,来考察一个人的生活好不好。用这种方式,道德实在论者就可以把道德判断等同于科学判断了,把道德性质看作若干自然属性组成的复杂系统。

学点伦理学3 怎样制止虐猫的人?道德是不是客观的?

说完了两个支持道德实在论的理由,我们再回到虐猫的话题,看看怎么从这两个理由出发来证明虐猫是错误的。

首先,在我们的日常语言里,“虐猫”这个词本身就不是一个中性的词,“虐”这个动词本身,其实已经包含了明确的道德贬义,也就是“制造了不必要的伤害”这层意思;其次,我们刚才说过,“道德”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能等同于任何一个简单的自然事实。但我们会同意,在道德需要考虑的各种自然事实里面,应该包含“不要无谓地制造痛苦”这一条。不想遭受痛苦是每个人的自然本能,在看到其他生物遭受痛苦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地感到不安。这么看来,“不要无谓地制造痛苦” ,就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一样,都是一条不用证明的公理。

如果需要制造痛苦,我们一定要拿出足够的理由,来证明制造这些痛苦是必要的,比如惩罚犯人,或者在战争中杀死敌人。而像虐猫这种只为了极少数人的快乐,给猫和其他人制造巨大痛苦的行为,显然不能在道德上得到辩护。

最后,我想请你延伸思考一下,除了我在上面给出的两个理由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其他的理由反驳虐猫的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