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吃越瘦的“負能量食物”?減肥妙計不是你想的那樣

如果你曾經在網上搜索過關於減肥的內容,那麼很可能就看到過“負能量食物”的說法。按照網上的描述,“負能量食物”進入人體之後,提供給人體的能量還不如人體消化它們所消耗的能量多,所以負能量食物讓你越吃越瘦。常見的“負能量食物”包括芹菜、菠菜、青椒、咖啡、綠茶、蘋果等。

越吃越瘦的“負能量食物”?減肥妙計不是你想的那樣

這樣的“負能量食物”簡直是為減肥人士量身打造的“靈丹妙藥”,有了這樣的藥方,立志減肥的人們再也不用體驗節食的痛苦,也終於可以和令人疲憊不堪的運動說再見了。而且由於是純天然的食物,也不必擔心會產生什麼副作用。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完美。只是這樣的“負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嗎?

我們都知道食物會給我們提供日常活動所需的能量,同時我們的身體吸收這些食物的能量也要消耗能量:咀嚼、吞嚥食物時,肌肉運動要消耗能量;消化吸收這些食物時也要消耗能量。

我們來分析一下消化吸收食物時人體要消耗多少能量。食物中能提供給人體的營養素可以分為7大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微量元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是用來提供能量的三大營養素。

越吃越瘦的“負能量食物”?減肥妙計不是你想的那樣

粗略地算,1克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4大卡能量,1克蛋白質可以提供4大卡能量,而1克脂肪可以提供9大卡的能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我們的身體選擇用脂肪來儲存能量是非常合理的選擇,因為脂肪的能量密度最高。

這三種營養素都是以大分子形態存在的,人體想要吸收它們,必須先把它們分解成小分子—蛋白質分成氨基酸,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單糖。

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過程,需要身體投入額外的能量,這叫做食物的熱效應。在以上三大營養素中,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最大,相當於蛋白質本身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熱效應為5%—6%;脂肪的最小,為4%—5%。(脂肪真是儲備能量的好選擇)

越吃越瘦的“負能量食物”?減肥妙計不是你想的那樣

我們吃的各種食物中,三大營養素的比例各有不同。然而一般來說,食物的熱效應大約佔食物所含能量的10%。如果你吃掉了能量為1000大卡的食物,會消耗100大卡來吸收它們,剩下的900大卡的能量都會被你吸收掉。傳說中的“負能量食物”代表芹菜,其食物熱效應為8%左右。芹菜吃得多了,照樣讓你變胖。

既然“負能量食物”是不存在的,那麼要怎麼吃才能減肥呢?首先,節食是不可取的。我們的大腦很聰明,一旦它發現能量攝入在降低,它就會指揮身體控制能量消耗,節食帶來的效果很容易就被抵消掉了。僅靠節食來減肥,不僅很難堅持,而且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體重會非常容易反彈。

越吃越瘦的“負能量食物”?減肥妙計不是你想的那樣

正確的減肥方法只能是在適當減少能量總攝入量的同時,儘可能維持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營養結構的均衡。同時也要加強運動,使身體消耗更多的能量。只有“雙管齊下”,才能保證“減肥大業”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